06.21 夏至养生重在养心,有心脑血管病的尤其要注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节气,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热在三伏”。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还在继续积蓄。

夏至养生重在养心,有心脑血管病的尤其要注意!

中医认为,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虽然夏季阳气聚集体表,但也很容易损耗,所以应该在养护阴津的同时,也把阳气护好。此外,在五行理论中,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养生需特别注重养心。

养好心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晚睡早起

夏季可以稍晚一点入睡,早一点起床,在户外运动一下,时间不宜太长,10点钟以后太阳出来,气温升高,在户外活动时容易中暑。结合夏天昼长夜短的特点,中午还可以小睡一会,补养心脏阳气,让心神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缓解疲劳。

2、饮食调养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夏至养生重在养心,有心脑血管病的尤其要注意!

3、中午睡个午觉

夏至正午恰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人体出汗最多、心情最易烦躁,中午小睡,不仅可以避免中暑,还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调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其原因与午睡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白天的血压高峰出现一段低谷有关。

4、注意补水

天气炎热时,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身体会比平时失去更多的液体。有慢性疾病或心脏方面疾病的人群要注意补水。特别是正在服用某些心血管用药,例如β受体阻滞剂、ARB、ACEI和利尿剂等,这类药物可能会对人体内的水钠代谢和电解质水平产生影响。电解质平衡对维持正常心脏电活动及心脏节律非常重要。遇上高温天气,就使这些高危人群更难以抵御心血管疾病危害。

5、保持心态平和

天气炎热,人的情绪很容易烦躁,因此容易伤心 。养心就要令心不怒,心静自然凉,以平和的心态,精神饱满地投入生活和工作中。

夏至养生重在养心,有心脑血管病的尤其要注意!

6、多吃养心的食物

夏季天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们心烦,血管和心脏的压力也会增加,所以中医有春养肝、夏疗心的说法。从阴阳五行来说,红为火,入心,补气补血。夏季养心护血管,红色食物最适当,如:

胡萝卜:胡萝卜向来有“小人参”之称,含有多种维生素,对养护心脏和保护血管,功效远超你的想象。

红豆:红豆养心的功效,自古就得到医家的认可,五色配五脏,红豆颜色赤红,红入心,故李时珍把红豆称之为“心之谷”,强调了红豆的养心功效。

红枣:红枣中的环磷酸腺苷,可以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能使血中含氧量迅速增强,这样供给心脏的氧气也会随之增加,加速新陈代谢。

这三种食物,对于我们夏季养心、降压、保护血管,有很大的帮助,年过45、有高血压、想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朋友,都不能错过哦~

泓华医疗,让健康更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