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夏至養生重在養心,有心腦血管病的尤其要注意!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節氣,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或22日。此時,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俗話說,“不過夏至不熱”,“熱在三伏”。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但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還在繼續積蓄。

夏至養生重在養心,有心腦血管病的尤其要注意!

中醫認為,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雖然夏季陽氣聚集體表,但也很容易損耗,所以應該在養護陰津的同時,也把陽氣護好。此外,在五行理論中,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後養生需特別注重養心。

養好心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晚睡早起

夏季可以稍晚一點入睡,早一點起床,在戶外運動一下,時間不宜太長,10點鐘以後太陽出來,氣溫升高,在戶外活動時容易中暑。結合夏天晝長夜短的特點,中午還可以小睡一會,補養心臟陽氣,讓心神得到充分休息,有助於緩解疲勞。

2、飲食調養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夏至養生重在養心,有心腦血管病的尤其要注意!

3、中午睡個午覺

夏至正午恰是一天中最熱的時段,人體出汗最多、心情最易煩躁,中午小睡,不僅可以避免中暑,還能很好地恢復消耗的“精氣神”。調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時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其原因與午睡時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與白天的血壓高峰出現一段低谷有關。

4、注意補水

天氣炎熱時,血管擴張,出汗增多,身體會比平時失去更多的液體。有慢性疾病或心臟方面疾病的人群要注意補水。特別是正在服用某些心血管用藥,例如β受體阻滯劑、ARB、ACEI和利尿劑等,這類藥物可能會對人體內的水鈉代謝和電解質水平產生影響。電解質平衡對維持正常心臟電活動及心臟節律非常重要。遇上高溫天氣,就使這些高危人群更難以抵禦心血管疾病危害。

5、保持心態平和

天氣炎熱,人的情緒很容易煩躁,因此容易傷心 。養心就要令心不怒,心靜自然涼,以平和的心態,精神飽滿地投入生活和工作中。

夏至養生重在養心,有心腦血管病的尤其要注意!

6、多吃養心的食物

夏季天氣乾燥,容易造成人們心煩,血管和心臟的壓力也會增加,所以中醫有春養肝、夏療心的說法。從陰陽五行來說,紅為火,入心,補氣補血。夏季養心護血管,紅色食物最適當,如:

胡蘿蔔:胡蘿蔔向來有“小人參”之稱,含有多種維生素,對養護心臟和保護血管,功效遠超你的想象。

紅豆:紅豆養心的功效,自古就得到醫家的認可,五色配五臟,紅豆顏色赤紅,紅入心,故李時珍把紅豆稱之為“心之谷”,強調了紅豆的養心功效。

紅棗:紅棗中的環磷酸腺苷,可以擴張血管,增強心肌收縮力,能使血中含氧量迅速增強,這樣供給心臟的氧氣也會隨之增加,加速新陳代謝。

這三種食物,對於我們夏季養心、降壓、保護血管,有很大的幫助,年過45、有高血壓、想保護心臟和血管的朋友,都不能錯過哦~

泓華醫療,讓健康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