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发育迟缓和小儿脑瘫有什么区别?


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从时间上,脑瘫可疑病因常划分 为产前、产时和产后三个阶段。产前因素包括父母近亲结婚、有智力低下家族史、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母亲孕期用药史、射线暴露史、孕期感染、多胎妊娠、先兆子痫 等;产时因素包括异常分娩、胎儿窘迫、出生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过期妊娠、低出生体重、巨大胎儿等;产后因素包括新生儿期非感染性疾 病、感染性疾病、意外受伤、吸吮无力、喂养困难等。

脑瘫的诊断目前缺乏特意性的诊断指标,需满足在除外进行性疾病的情况下自婴儿期出现的运动发育落后或各种运动障碍,主要依赖于临床诊断。 脑瘫在 1 岁以内,因症状不明显,诊断较为困难,1 岁以上临床表现逐渐典型化,异常姿势、异常反射、肌张力等有明显变化,较易诊断。

以前认为脑瘫是难以治愈的,目前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是非进展性的,但异常的肌力和痉挛造成的变形是会进展的。 目前的治疗手段矫正不平衡的肌力及畸形,而不能解决脑神经的损害。 在患者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患者的肌力不平 衡及畸形会逐渐加重。 脑瘫的治疗目标是帮助患者增加肌力和运动功能,降低功能障碍,使其回归社会。


中华医学科普


  性质不同:发育迟缓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顺序异常等现象,发病率在6%-8%之间。脑瘫指出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之内发生的慢性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一个是发育速度出现问题,一个是脑损伤,性质不同。

  持续时间不同:发育迟缓是患儿在短时间的症状,日后是可以恢复的,脑瘫患儿如果不能及时的得到治疗,就是终身疾病,给患儿本身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表现症状不同:发育迟缓的表现分为多种,包括体格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心理发展落后等。脑瘫则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临床上轻者多剪刀步,走路时脚后跟不能着地(也称尖足),重者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

  形成原因不同:发育迟缓的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的生长变异,占80%-90%,一般跟遗传和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一种是病理性原因,如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征、特纳综合征)、代谢性疾病、骨骼疾病(骨软骨发育不全)、慢性疾病、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引起的生长迟缓。

  发育迟缓与脑瘫二者有所不同,但也是有相关联的,临床上对2岁以前的患儿医生很难武断诊断脑瘫,也许患儿天生说话走路较晚,在此背景下医生更习惯用神经发育迟缓作为结论。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可导致后天脑瘫的发生,两者之间是互相的。

  如果您有其他关于孩子健康成长发育的疑问题咨询,请添加微信号:children_61或直接拨打电话:021-66613789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一对一专业解儿科医生解答哦。



你好,发育迟缓和脑瘫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脑瘫出生后就会有异常表现,尤其是伴有宫内缺血缺氧的病史、生产时颅脑受伤、出生时各项生理性指标都不正常。而发育迟缓在出生时较为正常,后来因为各种因素和疾病导致智力、身高、体重、语言等各方面发育迟缓。可以表现为一方面也可以表现为多方面的症状。

专家建议:家长应该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有发现孩子有任何异常的表现应该要及时的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检查,尽早的干预治疗。




发育迟缓和小儿脑瘫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脑瘫的孩子不一定发育迟缓,可能在体重增长、体格的生长都是正常的。但是脑瘫的孩子表现在一些动作不协调、或者僵硬、或者瘫痪,还有就是行为认知的问题。


而发育迟缓的孩子,主要表现在体格发育的迟缓、体重增长缓慢,比同龄的孩子相比稍显不足,但是智力是正常的。在平时的玩耍中,平衡、协调、行动上未见端倪。


澳优袋鼠妈妈


目前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是非进展性的,但异常的肌力和痉挛造成的变形是会进展的


bjzy166


发育迟缓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在正常的内外环境下儿童能够正常发育,一切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发育,从而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

哪些原因最容易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呢?

1.正常的生长变异

在发育迟缓病例中约占80%~90%,如家族性矮身材、低出生体重性矮小以及体质性发育延迟,这些与先天遗传因素或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其生长速度基本正常,基本不需要特殊治疗。

2.病理性原因

如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征、特纳综合征)、代谢性疾病、骨骼疾病(骨软骨发育不全)、慢性疾病、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引起的生长迟缓。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育迟缓呢?

这里有一个口诀

“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

三玩手、五抓手、七换手、九対指、一岁乱画”。

是根据婴儿正常的生长规律总结出来的,与现代医学理论基本相符,也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如果发现宝宝到了这些时候仍然不能进行相应的活动,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导致宝宝发育迟缓。

如果无法排除病理性因素导致宝宝发育迟缓,那么就要警惕小儿脑瘫了!

所谓脑瘫即脑性瘫痪,是指小儿在大脑尚未发育成熟之前,因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出现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从目前的临床研究发现,

如果脑瘫患儿在一岁之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那么往往还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因为人类的脑组织在一岁之内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仍处于迅速生长期,处在此年龄段的脑瘫患儿的脑损伤还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可塑性较大,代偿恢复能力较强,在正确的诊断下,早期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儿推拿李波2019.5.23


小儿推拿李波


您好,我们先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是指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

据了解,宝宝发育迟缓的发病率在6%~8%之间。一般来说,在正常的内外环境下,儿童是可以正常发育的,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很多,且这一切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发育,从而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有的系自然过程,有的属遗传因素,有的则属疾病,其中,80%~90%的生长迟缓儿童属于正常的生长变异,如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发育延迟以及低出生体重性矮小,这些与先天遗传因素或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其生长速度基本正常,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二、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但脑发育迟缓是脑瘫的前兆病症,有脑瘫的小孩一定脑发育迟缓,脑发育迟缓的小孩不一定有脑瘫。轻度脑发育迟缓孩子在7个月前属于脑瘫疑似儿,这种孩子要到7个月后诊断是否患有脑瘫。严重的小孩直接诊断为脑瘫。



脑瘫患儿的一般症状均有发育迟缓的情形,即不能像同年龄的儿童一样学坐、学走,连学说话都有明显困难、严重者甚至有吸吮能力差、流涎现象,以致体形瘦小,发育不良,而且合并有多发性残障的情形,正常的孩子1个月会微笑,2个月会发出声音,3个月俯卧位时会仰头,4个月时会控制头部不后仰,5个月会伸手拿取物品,会翻身,6个月会用力移动身体,7个月能坐得稳,8个月会爬行,9个月会扶着支持物站起,10个月会用手抓取食物,11个月开始学步行,12个月能够站立片刻,15个月会爬楼梯,18个月会掷球,玩3~4块积木,2岁学会骑三轮车,3岁会跳跃,会自己脱衣服,4岁会扣衣服,穿鞋子,5岁会画图,自己刷牙,6岁会数数、接球。而脑瘫的孩子因动作不协调,迟钝、异常,无法维持正常姿势,身体不能自主平衡,有异常反射出现。



以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绿色健康妈妈帮


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和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的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生长发育迟缓(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发病率在6%~8%之间。在正常的内外环境下儿童能够正常发育,一切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发育,从而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及反射异常。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觉及听觉障碍等


听觉有道周村验配中心


脑瘫在 1 岁以内,因症状不明显,诊断较为困难,1 岁以上临床表现逐渐典型化,异常姿势、异常反射、肌张力等有明显变化,较易诊断。


仁爱堂国医馆客服


发育迟缓是正常生理的一种特殊情况。小儿脑瘫属生理的一种不正常情况。父母要慈悲于孩子,爱心养育,多行善事,将功德回向于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