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任何一個偉人的離開,都讓在世的人們感到無所適從的恐慌和不安。

這是他偉大之處,被從未打過照面的人們依賴。

——Nathen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據外媒綜合報道,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

聽到這個消息,一時之間不敢相信。作為一名90後,對霍金最初的印象停留在中學課本上——他坐在輪椅上,藉助儀器艱難地同這個世界交流,疾病和輪椅侷限了他的身體,但是他的思想卻可以在宇宙間肆意遨遊,比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類還要自由和灑脫。

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時間刻度在霍金身上應該是停止的,他應該永遠年輕,永遠在思考的疆域裡盡情地探索宇宙真理,他不會變老,更不會離開。

霍金逝世的消息傳遍網絡後,一時之間他的微博評論裡有幾萬人點起了蠟燭,為他祈禱。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小湯包:一顆全世界最貴的腦袋,帶著宇宙的秘密悄悄走了,感覺整個世界一下子變笨了o(╥﹏╥)o

@自然:他只是告別了地球,飛向了群星。

@溫溫LHH:有一種不敢相信的感覺,一路走好啊

@寶財:我真的從小就覺得他不會死

@甜老頭兒:不肯相信的不止我一個吧

@不鹽焗的小火苗:對於年少的我,他是超人一樣的存在了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難過?像霍金這樣偉大的人物,我們幾乎不可能有機會和他接觸,並沒有什麼情感的交流,但他的去世卻讓全球民眾陷入了悲傷。

因為,雖然和他相隔甚遠,但至少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他的每一次思考、每一次演說,都在改變著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軌跡,說白了,我們每個人都在被霍金影響。無論是他的精神、事蹟,還是他的學術成就。

我們難過,是因為在無形中,我們有著關乎人類命運的共同意識。

有人說:最接近外星人的地球人去世了,這是全人類的損失。一代科學巨匠隕落,輪椅太小,但恰好宇宙夠大。擺脫了這副束縛他的皮囊,他終於可以遨遊宇宙了。

霍金的子女在訃告中寫道:“我們對父親的突然離世感到痛心,他是一位偉大而傑出的科學家,他的勇氣、堅持以及他的傑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霍金的貢獻有多大?

他思考一秒等於我們思考一年

霍金出生與1942年,在他21歲被確診為“漸凍症”時,醫生斷言他只能存活兩年,但是他一直活到了今天。

在病情加重的數十年裡,他逐漸全身癱瘓,1969年被迫坐上了輪椅,並逐漸失去了說話、寫字的能力,最後只能通過手指、臉頰肌肉與外界溝通。

即使受限於狹窄的輪椅,但他在研究宇宙和黑洞時,思緒跑得比地球上任何一個人都要遠。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

身體的問題沒有阻止霍金成為物理界的超新星,霍金曾和英國數學家彭羅斯共同提出了“奇點定理”。他們成功證明了,如今廣袤巨大的宇宙一定起源於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之中。

他還提出了“無邊界宇宙模型”——在主流宇宙大爆炸模型中,宇宙必須要有個開端,但科學家們又無法說清楚這個開端,便只好稱“上帝創世的時刻”是宇宙的起點。

但在霍金的無邊界宇宙模型中,宇宙沒有開端和起點,因此也就不需要上帝來創造,直接從根本上駁斥了神創論。

1974年霍金宣佈發現“黑洞輻射”,這也被稱為“霍金輻射”,過去人們認為黑洞引力極高,任何物質都不能從中逃逸。但霍金提出:黑洞的邊緣,其實在一刻不停地向外產生粒子對其中帶有負能量的會被黑洞吸收,帶正能量的則可能從黑洞逃逸。

這個理論,直接刷新了人們對黑洞的認識,從“霍金輻射”到“信息守恆”,再到“沒有黑洞”,他的每一次發聲都能引發物理界的震動。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1979年,霍金任盧卡斯講座數學教席——數學界最重要的一項教授名銜。在他之前,只有巴洛和牛頓等科學巨匠才有資格擔任。

1988年,霍金出版了《時間簡史》,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這本書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譯成40種文字,暢銷全球。

不僅如此,霍金一直關心著人類的發展,他認為由於地球資源有限,人類在未來務必要發展星際航行技術,移居到其他宜居星球,在輪椅上的他不只是動動嘴皮子這麼簡單。

在2016年,他和俄羅斯投資大亨尤里·米爾納共同啟動了“攝星計劃”,希望以1/5的光速將飛行器,送至半人馬座α星。以此讓星際航行變成現實。

在去年的11月,霍金還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

他肯定還有好多話想說,但是卻都沒有機會了。

霍金最後一條微博回覆王俊凱

“我們該如何保護傳統文化”

兩年前,2016年4月12日,霍金啟用了新浪微博賬號,中國網友迎來了這位宇宙無敵大咖級別的微博好友。

當天上午10時12分,霍金髮出第一條微博。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發出第一條微博才一天,霍金就收穫200萬粉絲,實力證明“知識才是碾壓一切的力量”。不少中國網友激動地表示:“媽媽,快來看!我拿到霍金的聯繫方式了!我在和他聊天呢!”

截至今天(2018年3月14日)中午,霍金的新浪微博共有446萬粉絲,兩年間共發佈了20條微博,最後一條中文微博是2017年11月24日回答TFBOYS成員王俊凱的一個提問。

視頻中王俊凱向霍金提問:“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在我們探索未來和發展科技的同時。”

霍金回答說:“王俊凱的提問讓我看到了中國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對未來的思考和好奇心。我希望,當你們追求科學以及其他創意時,如此的好奇心和自信可以延續下去。”並錄製了視頻,回應了這個問題。

霍金對於王俊凱的提問明確表示:“我不相信傳統文化將會消失,我認為我們的藝術和音樂是面向人類的,對外來物種無任何意義。”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霍金的三次中國緣

在長城獨處流連忘返

除了微博上的互動,霍金還曾三次來到中國,並兩次登上長城。

每次來華,他都會在中國掀起一股“霍金熱”。

第一次訪華是1985年4月28日,43歲的霍金首站來到了安徽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做了兩次演講,一次關於黑洞形成的理論,一次關於“時間為什麼總是向前”。

“當時,整個校園都沸騰了!”據《解放日報》2002年的報道,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一位姓汪的老師回憶道,“能親耳聆聽這位傳奇大師的講演,成了那幾屆科大學生的人生幸事。”

離開合肥後,霍金還前往北京,並在北京師範大學作了演講。之後,霍金還首次登頂長城,體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情。

第二次訪華是2002年8月,

因肺炎而動了穿氣管手術的他,已無法用自己的聲音闡述宇宙的奧秘,只能依靠輪椅上的語言合成器與人交流。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霍金第二次登上長城

霍金這次來華是參加一個名為“弦理論”的會議,其中還在杭州進行了一場題為“膜的新奇世界”的公眾演講。當天,3000學子在浙江大學跟隨這位“在頭腦中思索黑洞”的科學巨人一起感受物理學科的無窮魅力,分享《果殼中的宇宙》裡描述的“膜的新奇世界”。

據描述,3000多人的會場直到演講結束之時仍然座無虛席,人們用長達5分鐘的熱烈掌聲來感謝霍金為推廣科學的普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結束杭州的活動後,霍金隨後來到北京停留了約一週時間,在北京期間,霍金時隔17年之後再次登上長城。

據《京華時報》當時的報道,2002年8月21日,八達嶺管理處為霍金登長城特意改裝了登城纜車,在到達山頂後,霍金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自己面對長城獨處了許久,在工作人員的不斷勸說下才不情願地離開。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霍金第三次來中國是2006年6月。先於6月12日起在中國香港進行了為期6日的訪問,其間,他在香港科技大學主持一場以“宇宙的起源”為題的公開講座。

隨後,霍金前往北京參加了當年的國際弦理論大會,並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

據《京華時報》報道,霍金這次訪華還來到中國古代皇家祭祀園林天壇,並在皇帝祭天的圜丘上環繞一週,默默感受中國“天人合一”的傳統哲學。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霍金:我們可以理解整個宇宙,

正是這樣使我們特別

霍金的思緒時常在宇宙的真理和生命的意義之間自由馳騁,關於「生命有意義」,霍金曾發出這樣的提問——

生命有意義嗎?

在這脆弱珍貴的世界裡,我們的存在有何來由嗎?

究竟活著的意義為何?

思考的意義為何?

作為人類的意義為何?

甚至探討現實本身的極限……

科學讓我們得知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人類的大腦遠比意想中更為錯綜複雜,但若並非如此,你也不可能意想任何事。

我們該如何找出生命的意義?霍金認為答案非常清楚,意義本身不過就是每個人在大腦裡建構的現實模型中的一部分。

“大腦不只是掌握我們感知的現實情況,還包括我們的情緒和意義——愛情與榮耀,對與錯,都是我們心中建立宇宙的一部分,就像一張桌子,一顆星球,或者一個星系。

我們的大腦,基本上就是依據物理定律動作的眾多粒子,竟擁有這種奇妙的能力,不僅能感知現實世界,更能賦予它意義。

那麼生命的意義為何?全由你來選擇。意義只能存在於人類心智的架構內,如此一來,生命的意義就不在外面某處,而是在我們的腦海裡。正如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所說,我們是宇宙對自己的省思。”

曾經,霍金在確診為ALS時,醫生認為他只能活兩年。然而,他又多活了53年,已經是一個奇蹟。

今天,他真的走了,很多人都不相信。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被很多從未打過照面的人們依賴著,冥冥之中受他牽引。

霍金出生的那一天,是伽利略逝世300週年的紀念日;

霍金離開的今天,是愛因斯坦139年誕辰。

兩個巧合的時間點,把三位科學巨匠相連,也許是平行時空的召喚,不管怎麼說,他的離去,對人類而言的確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有人說,伽利略把科學交給了牛頓,牛頓把科學交給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把科學交給了霍金。宇宙無窮,希望有更偉大的物理學家繼承霍金這把神聖的科學交椅。

如今,靈魂衝破了肉體的束縛,願你在宇宙的邊際自由遨遊。

參考:

1、《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人類為什麼這麼崇敬他?》,微信公眾號INSIGHT視界

2、《霍金的中國緣:三次訪華兩登長城,開通微博兩天吸粉三百萬》,澎湃新聞

3、《生命的意義》視頻來源Stephen Hawking's Grand Design、學者薈

4、新浪微博@史蒂芬霍金_StephenHawkin

霍金:別難過,輪椅太小,我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審稿|小水 建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