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兩家在華日本汽車遭遇經銷商“造反”

6月,兩家在華的日本汽車品牌遇到了麻煩,一個是斯巴魯,一個是鈴木。

两家在华日本汽车遭遇经销商“造反”

先說最新的一個:鈴木

彙集各方消息,本週,昌河鈴木解體已成定局,長安鈴木也傳出“即將解約”……因此,“鈴木汽車是否會退出中國市場”被再次擺到臺前。

據長安鈴木官網上的經銷商信息,長安鈴木在全國共有授權經銷商240家;另據網絡公開數據,長安鈴木今年1-5月累計銷售21058輛,同比下降46.95%。如此算下來,平均每家經銷商的累計銷量不足88輛,單月的平均銷量更是不到18輛,再考慮到不同經銷商的差異、單車利潤低下,各店經營狀況可想而知。

两家在华日本汽车遭遇经销商“造反”

經銷商自然不會只抓著長安鈴木這根“稻草”等死。

今年5月底,有媒體爆料稱,一家位於北京南四環的長安鈴木的核心經銷商最晚8月閉店退網。理由是:經銷鈴木汽車,“還不如把這個展廳租出去,一年收個上百萬的房租來的省心”。

6月20日,記者在位於北京南三環的一家長安鈴木4S店時發現,該店在“兼職”出售北京現代和君馬汽車兩個品牌的產品。

两家在华日本汽车遭遇经销商“造反”

當地時間6月19日,日本NHK援引鈴木公司相關人員消息稱,“鈴木將從中國的本土化生產中撤離,與長安汽車的合作也將取消”。

两家在华日本汽车遭遇经销商“造反”

如果鈴木退出中國後,將向何處去?答案是:印度。

受限於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落後等原因,印度人民偏愛小車。如果鈴木將發展重心轉向印度,能風生水起。但世界在發展,印度市場也沒理由止步不前,一旦印度市場也颳起消費升級颶風,鈴木又將何去何從?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分析道:“鈴木退出中國,將是一個巨大的危險。因為微型車和經濟型車的電動化是不可阻擋的一個趨勢,如果鈴木不加速產品向電動化轉型的話,未來其燃油車也將在世界市場面臨節能減排的壓力。”

鈴木在華已是“危如累卵”,而一旦失去中國市場,其發展前景和在世界汽車工業的地位將一落千丈,鈴木在中國市場是去是留,想必很快便能見分曉。

两家在华日本汽车遭遇经销商“造反”

接著我們再來說說第二個日本汽車品牌:斯巴魯。

6月初,中國經銷商們抱團向斯巴魯主機廠公開了一封題為“致中國斯巴魯經銷商全體同仁書”信件,痛陳斯巴魯在中國市場的當下窘境——“2017年銷量遭受了有史以來的嚴重衰退,只達到了3萬臺……絕大多數經銷商出現了嚴重的虧損……無奈之下只能陸續關閉了一些虧損嚴重的門店……”在經銷商們看來,積重難返背後,是主機廠的不作為,以及對中國市場的缺少本地化策略而導致的“水土不服”。

两家在华日本汽车遭遇经销商“造反”

斯巴魯在中國“水土不服”,主要是斯巴魯不重視中國市場的原因:

其一:有了新產品,斯巴魯會迅速地向美國市場導入,但遲遲不導入中國;

其二:斯巴魯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極為親民,即使較競品貴,差價也在1000美元左右。但在中國,十年前的價格體系,現在仍在延用。絲毫不考慮較斯巴魯低2-3萬元人民幣、且有不少數量的競品。

其三:斯巴魯不願放棄利益,錯過了SUV暴漲的黃金年代。

其四:日本企業有一個明文規定,一位管理者在一個地方工作兩年至三年,必須調換。這使得斯巴魯中國的很多日本高管不熟悉中國市場,中國經銷商提建議,他不理解,只用其他成熟市場的經驗管理中國市場,硬性用成熟市場的經驗去定價、去指揮品牌宣傳和營銷。

两家在华日本汽车遭遇经销商“造反”

在中國經銷商的“逼宮”下,6月14日,斯巴魯總部決定,拿出2億多元人民幣給中國的斯巴魯經銷商作為補貼,一半用於去年銷售的補助,一半用在今年的補貼,具體金額為賣一臺車補3300元。

两家在华日本汽车遭遇经销商“造反”

在主機廠補貼的同時,又恰逢中國降低關稅,斯巴魯決定把降稅之利讓給消費者。

有了“降稅+補貼”這兩個利好,斯巴魯中國經銷商似乎可以放手一搏,讓斯巴魯重新恢復光芒,但是,市場在趨緩,競爭日趨激烈,作為來華14年的進口品牌斯巴魯,在品牌、經營等方面,仍需以最快的時間本土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