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币,要不要买入迎牛市?

亲爱的Jamie,

您好!我是Chain.com的创始人AdamLudwin,近些年来,我一直在从事加密货币领域的工作。

上周,您就比特币发表了一些您自己的看法。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币,要不要买入迎牛市?

这个图片里面的8句话,都是您说的:

(1)这是我最后一次谈论比特币。

(2)如果你是一个犯罪分子,比特币就是一个“伟大的产品”。

(3)政府喜欢控制经济和货币。

(4)早晚有一天,政府会打压比特币。

(5)“谁在乎比特币?”

(6)购买比特币的人很愚蠢。

(7)我不能够理解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东西的价值。

(8)我并不在乎比特币。

我相信也有很多人,跟您的观点一样一样的。所以,我很有必要对此做一点纠正。

请注意,不是加密货币,是加密资产!

我既不赞同:“加密货币本身没有任何内在价值,政府一定会对其进行打压。”

也不赞同:“比特币会彻底颠覆银行、政府和硅谷巨头现有的地位。”

这两个极端的观点都不对。

希望您能耐心看完我的这封信,听我好好跟你说说加密货币到底是什么。

首先,请允许我先抛出我的观点:

  • 现在的加密市场过于狂热,这是不太合理的。
  • 不少骗子也趁机发行加密货币,企图捞一笔
  • 在利益面前,不少人通过炒作来混淆视听
  • 没有多少人知道当前加密货币的真实状况,很有可能我也不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并且:

  • 银行和政府不会消失。
  • 传统软件也不会消失。

总之,各种各样的声音,鱼龙混杂。而就在这样的吵杂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一个新的信号正在传递。要想找到这个信号,我们首先需要对加密货币进行定义。

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定义,我们将会迷失方向。那么,加密货币到底是什么?

我给出的定义是:加密货币是一种新的资产形式,一种能够帮助实现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网络资产。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加密货币自身的价值,取决于去中心化应用和当前软件模型的价值,而与传统货币或证券基本上没啥关系。

我注意到,您在公开场合谈论比特币时,会将它与美元、欧元和日元等法定货币进行比较。实际上,这种比较不仅不会帮助人们理解加密货币,而且会让人对加密货币产生误解。加密货币,更准确的叫法,应该为加密资产。

所以,我再强调一次:加密资产是一种新的资产类别,一种能够帮助实现去中心化应用的网络资产。

像其他任何资产类别一样,加密资产作为一种机制而存在,它将资源分配给特定形式的组织。尽管一些目光短浅的投资者一直致力于加密资产的交易,但加密资产并不仅仅是为了交易而存在。

为更好的理解加密资产,我们列举一些其他资产类别,以及它们为谁服务,帮助您进行理解:

  • 公司股票为公司服务
  • 政府债券为国家、州、市政府服务
  • 抵押借款为业主服务

同样的:

  • 加密资产为去中心化应用服务

去中心化应用(DApp)是一种新的组织和软件形式,也是一种新的模式,它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去中心化方式对软件服务进行创建、融资和操作。它并不会比现有的软件或软件公司实体更好或更差。不过,去中心化应用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软件和组织形式都不同。

那么,什么是去中心化应用(DApp)?

去中心化应用创建的是一个没有中心管理实体的组织形态。

为什么我们需要去中心化应用呢?让我们回到去中心化应用的诞生初期,来看看它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2008年11月,金融危机到了最低谷。

一篇匿名人士的雄文横空出世,指出:如果没有Chase、PayPal或美联储这样的中介,我们是否还能进行电子支付。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提出,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做支付。

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 《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这就是去中心化应用的第一次尝试。

去中心化支付,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我直接给您一美元,这是去中心化的。可是,如果要通过网络来相互转账,没有可信的中介比如银行,来进行验证,凭什么相信这个转账是真的呢?

《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这篇文章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在一个点对点的网络中,将每一次交易进行全网记账。您可以在公告中指出要花费的具体资金,用于密钥对公告进行密码签名,然后向所有人公开宣布自己的交易,这样所有人都知道了这笔交易属于您。

这个网络基本上就可以运行了。另外,如果您在网络上播出两条相互竞争的公告(也就是说如果您两次使用同一笔资金),我们还需要一种方法来保证只有一笔交易有效。

这时候,比较糟糕的解决方案就是:指定一个可信中介对交易进行时间标记,只标记最先进行的交易。这样一来,我们又回到了原点——我们得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中介。

还有一个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就是:让网络节点相互竞争,成为“时间戳”!一个值得信赖的第三方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避免让每一个或每批交易使用同一个中介。

“让网络节点进行竞争。”这听起来有点像市场经济。等等……是不是少了点什么?获胜者是不是得奖励呢!对,这是一种激励、也是一项资产!

我们将这种奖励称为“比特币资产”;将为最新一笔交易盖上时间戳的网络节点称为“矿工”。有了这些开放的代码和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到这场竞赛中。

这篇文章也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找到由网络生成的随机数,对其进行标记,就可以得到奖励。这个随机数真的很难找到,唯一能够找到这个随机数方法就是:需要大量的计算和电力。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币,要不要买入迎牛市?

比特币挖矿

为什么要进行一场复杂而昂贵的竞争来为网络做一些简单的时间戳交易呢?因为如果他们找到随机数,并成为指定批次交易的指定时间戳而赢得比赛,他们就不会利用该特权进行恶意操作(如审查交易)。相反,他们会遵守所有的规则,仔细扫描每一个待处理交易,消除用户用同一笔资金进行重复交易的尝试,并将经过验证的交易广播到网络的剩余部分。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的遵循规则,就会得到奖励......

换句话说,矿工能够遵守规则,这是因为做正确事情恰好符合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

就像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

我们的晚餐,可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商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

“看不见的手”

加密资产是互联网上“看不见的手”。

比特币是一种纯粹的资本主义,每个人应该都会喜欢它!

由于这些矿工需要支付电费等债务,他们可能会在市场上公开出售新赚取的比特币,以此来换取一些实际货币偿还债务,剩余的部分则是利润。现在,比特币也在流通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购买。

没错!这就是一石二鸟:用来取代那个可信中介、激励时间戳真实性的奖金,与在这个无中心化的电子支付网络中流通的数字凭证资产一样,都是资产。

现在,您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比特币,那么,我们可以将比特币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去中心化应用。

总的来说,即便是没有可信的中介,使用去中心化应用,您也可以做一些事情了(比如支付)。

这儿有另外一个例子:用户可以使用去中心化应用Filecoin将文件存储在计算机的对等网络中,而不是存储在像Dropbox或AmazonS3这样的集中式服务器中。在这里,加密资产也被称为Filecoin,它用来激励网络实体共享多余的硬盘空间。

数字文件存储并不新鲜,电子支付也并不稀奇。真正有新意的是它们能够在没有公司组织的情况下运作。这就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叫做“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应用,它是一个用来发行去中心化应用的平台。您肯定听说过ICO和“通证”,其实大部分都是在以太坊上发行的。比起像比特币那样从零开始构建的去中心化应用,在以太坊上,您可以更加轻松地构建一个去中心化应用,原因有二:a)网络已经存在了;b)以太坊不是为某个特定应用程序而设计的,而是一个能够构建任何应用程序的平台,您可以在上面执行任何代码,它是“无特性”的。

以太坊的协议激励着实体为网络贡献计算资源,这样网络实体就可以赚取以太坊的加密资产——以太币(Ether)。这使得以太坊成为这种新型软件(去中心化应用)的新型计算平台。以太坊并不是云计算,因为以太坊本身是发散的,这就是为什么V神(以太坊创始人)将它称为“世界电脑”的原因。

总之,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发明了一种没有中央运营商的软件服务——去中心化应用,它们启用了加密资产,激励互联网实体为服务贡献所必需的资源:处理,存储和计算。

我们应该承认这是一种奇迹。仅仅拥有互联网、开放协议和新型资产,我们就可以创造出一种网络组织,动态的将各种服务所必须的资源汇集在一起。

并且,很多人都认为,这种去中心化模式是所有软件的未来,它最终会向互联网巨头和风投发起挑战,并颠覆这些巨头……

这里,我也要泼一盆冷水:去中心化应用,有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几乎在所有方面,去中心化应用服务的性能表现都远远比中心化服务差。

  • 中心化服务更慢
  • 手续费更昂贵
  • 可扩展性更差
  • 用户体验更差
  • 管理更不稳定、更没确定性

这些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新技术。我相信,它们也不会随着更大的区块、闪电网络、分片、分叉、自我修正分类帐或任何其他技术解决方案的出现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为,其设计目标就是要牺牲性能,以达到去中心化。

那场为网络标记时间戳的“复杂而又昂贵的竞争”,是以牺牲吞吐量为代价的;用户需要在交易公告上进行“密码签名”,与普通密码相比,用户需要更加安全的保存这些私钥;而且,暂时也没有更好的方法来管理(或做决策)这个“没有单一中心实体管理”的网络。

当然了,举个例子,您可以用一个可信任的中介集中管理密码签名密钥(即控制用户的货币),使去中心化应用更高效,对用户更加友好。可是,这样一来,这不又回到了可信任的中介这个原点了嘛。这个时候,不如干脆用集中式服务好了。

因此,最好不要将比特币描述为“去中心化的PayPal”。说实在的,这是一个效率极低的电子支付网络,但是,作为回报,我们实现了去中心化。

既然性能这么差,为什么还要用这种去中心化的方式?因为,去中心化的方式,有一个极其牛逼的能力——抗审查性。

这就是我们在嘈杂之声中所找到的一个新的“信号”。

抗审查性是指去中心化应用是开放且不受限制的,任何人都不能阻止这些交易。

也就是说,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将比特币发送给任何人,也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在以太坊上执行代码,更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在Filecoin上存储文件。只要我有网络,支付了交易费用,我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如果比特币是一种纯粹的资本主义,它同样也是一种纯粹的自由,这就是自由主义者迷恋它的原因。)

如果不想只听我的一家之言,至少可以看看Adam Back(哈希现金创始人)和Charlie Lee(莱特币创始人)是怎么说的:

Adam Back:在别的支付方式都不可行的时候,去中心化的支付却能给予支持,这才是杀手级的应用。

Charlie Lee:去中心化支付是一种不可审查的支付方式,绝非PayPal 2.0。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币,要不要买入迎牛市?

所以,虽然我们不能说:“对于每个人来说,比特币都要比Visa好”,但对于一些用户群来说,比特币确实是其唯一的支付方式。

去中心化应用的抗审查性

那么,到底谁对比特币这种支付方式尤为热衷呢?到底是谁这么需要抗审查,以至于宁愿放弃中心化服务的高速、低成本、高度可扩展性以及体验优势,来尝试比特币?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币,要不要买入迎牛市?

虽然没有足够多好的数据,但去中心化应用的实际用户似乎可以分为两类:

1.那些无法入网的人:即在那些传统运营服务受限的国家(公用输电网、煤气输送网、自来水网等受限),但互联网没有受到限制。

2.希望远离网络的人:即不希望交易受到审查的人。

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再提出三个问题:

  • 对于谁来说,比特币是最佳(或唯一)的支付方式?
  • 对于谁来说,Filecoin是最佳(或唯一)的存储文件方式?
  • 对于谁来说,以太坊是最佳(或唯一)的计算代码方式?

这些问题就是该技术的价值核心。

到目前为止,相对于传统服务来说,大部分去中心化应用的用处很小。

但暗网交易(毒品、非法枪支等交易),或按照勒索软件要求进行转账,成为比特币使用场景的重灾区。当然,这很难拿到相应的数据来证明。

以太坊“抗审查性”又应如何理解呢?

由于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平台,那些想要开发金融产品却没有相应资质的开发者和初创企业,可以基于以太坊来创建金融产品。

由于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其价值最终还是取决于上面应用程序的丰富程度。换句话来说,我们想知道太坊到底价值大不大,只需要看一看以太坊上创建的应用是否真的有刚需——这个有刚需主指的是能充分发挥出抗审查这个特质。比如说,抗审查的市场预测应用,抗审查的棋牌游戏,抗审查的YouTube或Twitter 类似应用,看看它们到底是否有用。

现在,以太坊上有730多个去中心化应用,它们似乎都没有什么用。但我们回望,哪怕是互联网开始的第一年,我们也有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应用被广泛使用。以太坊上的杀手级应用,将是什么呢?

鉴于去中心化应用与我们所熟悉的应用有很多不同之处,在不久的将来,任何人都可以真正用上去中心化应用吗?它们会成为经济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吗?这很难预测,因为这不仅取决于技术的发展水平,更取决于整个社会对此的反应。

比如,加密消息原本主要是被黑客和间谍使用,不过,如今在硅谷和纽约等地,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加密信息。WhatsApp就使用了端到端的加密方式。毫无疑问,技术的使用门槛越来越低,但真正想要普及开来,还得是靠社会的推动。

如果有一天,非常多的去中心化应用都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密资产的才会变得极有价值。所以,我们不妨从现在开始,下注一些加密货币,没准你真能砸中未来的杀手级应用呢!

我来总结下我的观点:从长远来看,加密资产的价值是由它所支持的去中心化应用来决定的。虽然时间尚早,但高估值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即使现在大规模使用的可能性很小,加密资产未来的影响一定很大。这个我们走着瞧。

可是,应该如何解释比特币在2017年催生的狂热呢?

加密货币的狂热从哪来的?

比特币在2016年-2017年一年内上涨了5倍,以太坊则上涨了30倍。截止2017年8月,所有加密货币的总市值约为1750亿美元,远高于一年前的120亿美元。这是为什么?

为了理解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来看看买家和卖家的心态。

作为买家,如果早点投资比特币或以太坊,现在你就会有大笔的意外之财,就好像在玩“庄家游戏”,这就是著名的赌场盈利效应。你会觉着自己非常聪明,并且愿意用这笔意外之财承担更大的风险,然后你可能会把这笔钱放到其他加密资产中。

如果你没有买入,恐惧感就会随时间持续增加,直到你买入时恰好是该死的最高点。也许刚开始,你认真了解了比特币,但并不明白它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您遵循了巴菲特的建议:不要投资您不了解的东西。当你看到一些朋友已经赚了一些钱后,你仍然无视它。但是你又认真了解了下以太坊,虽然也不明白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在这时候你下定决心买入了以太坊,这时候,你发现朋友竟然正在卖出。然后,你在历史至高点进场了……

再来看看卖家的心态。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并不是指那些出售现有加密资产的人,而是指发行新加密资产的那些人。

这些项目大致是这么操作的:项目会提前预售一定比例的加密资产,以便支持应用的开发费用。项目创始团队也会持有一部分加密资产,这就意味着:a)加密资产不具有摊薄性,因为它不是股权;b)加密资产不是债务,后续是不必向任何人还债的。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免费的。

这对企业主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哪怕90年代的网络热潮,也没有谁能碰到这等好事。人们恨不得项目都还没开始,代币就已经发出来。因为,ICO在项目启动之前就可以退出了。

现在,市场普遍支持企业家创造新的加密资产。作为一个创始人,在您的网络发布之前,通过向用户出售资产,您就创造了“福音”——让他们成为社区早期的用户和促进者。否则,如果没有金钱鼓励让用户参与到您的社区中,那么您将不会拥有这些资源。

这种模型的问题在于,它将早期投资者与早期用户混为一谈。购买您的加密资产的人与真正想要使用您正在构建的服务的人,二者之间重叠的可能性非常小,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狂热期更为如此。它会产生一种“产品—市场匹配”的错觉。没错,人们正在购买您的加密资产,但那只是因为想一夜暴富而已。。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币,要不要买入迎牛市?

当然,“这也很好”。

毕竟,每个人都在赚钱。

但是,现在的理性是不合理的。

随着这条蓝线的不断上升……(如上图所示)

只有当潮水退去后,您才会发现谁在裸泳。

因此,我不会对加密资产做赌注。

试想一下,加密资产的总市值每隔几年就会增长一个数量级。等到了2022年,总市值会达到多少?可以肯定的是,今天发布的很多(绝大部分)加密资产都会挂掉。2013和2014年发行的大多加密资产(那时候称为“代币”)同样免不了会挂掉。

总结

话说回来,Jamie,我写这封信到底想说什么?

我总结一下吧:

  • 加密货币(我更喜欢称之为加密资产)是一种新的资产类别,一种能够帮助实现去中心化应用的网络资产。
  • 去中心化应用已经开始支持现在已经有的服务,如支付、存储或计算,这是没有中心服务商的。
  • 去中心化应用这个软件模型对于需要抗审查的人群非常有用,他们往往是不在网内或想离开的群体。
  • 大多数人使用普通应用程序会更好,因为除了抗审查性,传统应用程序在其他方面的性能要比去中心化应用高10倍,至少现在是这样。
  • 社会对新技术的态度(接受或拒绝)目前难以预测。
  • 从长远来看,加密资产的价值上升还是下降,主要取决于去中心化应用使用价值
  • 在短期内,由于受到人们各类情绪波动影响,比如FOMO(害怕错过)与FUD(恐惧、不确定性和虚假信息)、真懂与不懂,贪婪与恐惧,加密资产的价值会出现极大的波动。
  • 大多数购买加密资产的人都要在门口徘徊了很久,以此来验证自己的判断。
  • 许多发行新加密资产的开发商实际上并没有创建去中心化应用,而是因为市场的过分狂热。这并不意味着去中心化应用不好,而是说,不少人正在利用人们的困惑发横财。当然,发币者有可能自己也是懵圈的状态。
  • 从长远来看,不要小看了加密资产:在《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发布10周年之际,去中心化应用很可能会找到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其他形式的组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