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我们到底该不该跟孩子谈死亡这个话题?

我们到底该不该跟孩子谈死亡这个话题?

高考已经结束了,但是考生跳楼的事件却屡屡发生。

到底是教育制度问题,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还是考生自己心里素质的问题?

在替这些孩子惋惜的同时,作为妈妈也不由的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怎样跟孩子讨论这些话题?怎样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荷兰妈妈和女儿的故事。

女儿因为搬家,到另一座城市上高中,非常不适应。在学校没交到朋友,还因和一些女同学谈不来而被孤立。她每天上学都觉得很煎熬,放学后,就和以前的朋友在社交网络上聊天,聊到很晚导致生物钟被打乱。一个多月下来,身心不堪重负,想到了死。

女儿眼泪汪汪地蜷在床上跟妈妈说起了“自杀”,甚至谈到了一些实施的步骤,但也提到了对死的犹疑和恐惧。

她妈妈当时整个心都往下沉,手脚发凉。她想搂住女儿,说家人爱她、需要她,可她意识到那没用。因为,女儿是知道家人爱她的,但这种爱,在此刻解决不了她的沮丧。

妈妈坐在女儿身边,表达了对女儿的理解,并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宝贝,我感受到了你在学校受的冷落。这让我想起自己中学时,也想到过死。当时,我特别喜欢看一些哲学书,思考人生的价值,觉得身边的同学一天到晚谈论化妆和穿着蠢透了。晚饭时,和你外公外婆聊我的想法,他们一副兴趣索然的样子,让我很失望,越来越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不知道是因为那些书,还是青春期时不稳定的荷尔蒙,我真的做好打算,在你外公外婆和舅舅不在家的一个周六,把房子烧了自杀。”

“妈妈,烧房子不也会伤到邻居吗?女儿完全进入了母亲当时的角色。

“宝贝儿,你可比我有同情心,我那时可没管那么多。”

“后来你怎么打消念头了?”

“说来好笑,有天晚上我和你舅舅一起看电视,看到一个好帅的男演员。我就想,周六要是我自杀了,再下周就看不成这个男演员演的电视剧了。之后,我为了追他的剧,把‘自杀计划’一延再延。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连那个计划都几乎忘记了,也完全不想死了。”

“就这么简单?”女儿有点啼笑皆非。

“嗯,就这么简单!”

女儿爆发出一阵大笑,凝重悲伤的气氛烟消云散了。

妈妈继续说:“是啊,现在回头想想,生和死看似遥远,但有时也就是一念之间。一个跟我毫无关系的帅哥,居然让我忘记了当时自以为是的人生定义,就这么活了下来。不过,我还真庆幸能有之后的日子,遇到了爱情,生下了你和妹妹。要是死了,可就无法经历这些美好了。”

女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也觉得我现在的同学没那么糟。其实,我可以试着和她们多聊聊。”

“我们都会遇到逆境,好像所有的人、事都和我们作对,看似无路可退。但如果我们用死来解决,就意味着终结了一切机会和可能性。做错了事,还能重来,也有后悔的权利。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也看不成帅哥啦!” 女儿开心起来,也能打趣了。

这个风波算是过去了。

在这个故事中,这位妈妈很好的让孩子得以倾诉,分享自己曾经类似的经历,并且加以引导。让孩子意识到困难只是暂时的,或许还有很多更好的解决方法。

当然首先得排除由于病理原因而导致的自杀想法!

在现实生活中,死亡的话题往往会被当做禁忌的话题。刻意地去回避,而让孩子将痛苦埋藏在了心里。

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将死去的世界描述的过于美好,而让孩子误以为死亡是件美好的事。

心理学曾说过:对待死亡的态度,就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和孩子谈及“死亡”这个话题时,无论是美化还是回避,都是错误的做法 —— 这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认知、进而影响他们对生命的理解。

当然对于不同的年龄的孩子,谈论死亡的方式也不一样:

0-4岁的孩子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一些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将玩具拟人化,玩具坏了,不能玩了,就是死亡了。

4-7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时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生命是很脆弱的,死亡是一件危险的事,同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

7-13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这时,家长就不能拐弯抹角,应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让他们知道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了解到生命的唯一性,懂得敬畏生命。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死亡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

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和苦难都经历过以后,才能毫无遗憾地去越过那道门,因为不能回头。

关于死亡的绘本推荐:

《爷爷变成了精灵》

《活了100万次的猫》

《长大做个爷爷》

《我永远爱你》

《獾的礼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