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从宅基地搬进小区,生活负担越来越重,是心理作用吗?

很多村民都想着哪天可以住上城里的小区,拥有舒服、干净的居住环境。很多地区也纷纷开始新农村的建设,征收村里的宅基地,把村民安置到小区里。

刚开始,大伙还挺开心的,可后来,就有不少人觉得,自从住进了小区,每个月的开销越来越大,这是心理作用吗?

从宅基地搬进小区,生活负担越来越重,是心理作用吗?

从平房到楼房,消费模式能发生多大变化?

一个人的开销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以往住平房的时候,活动场地有限,无非就是去地里刨刨土或者跟邻居家大妈唠唠嗑,能够产生开销的场所并不多。

而搬进小区以后就不一样了,小区周末全都是吸引消费的广告,甚至很多大商场会开着巴士来接你去购物,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家庭花销自然就多了起来。

从宅基地搬进小区,生活负担越来越重,是心理作用吗?

即使什么也不买,生活成本也早已不同

在农民菜可以吃自己家种的,水可以喝自己家井里打的,而住楼房以后,这些省钱的方式都行不通了,每个月电费、水费、物业管理费少不了,加上柴米油盐以及上网的费用,必然会比住农村要高出不少。

@陕西卡拉

在农村老俩口门口随便有个小菜园子,绿色食品,还不用花钱,基本上就可以应付一顿饭了。住楼上,没有什么不要钱的。

@我没饭吃了

在城市里,喝口水都要钱。

@土豆129

我又回老家了,村里消费低。

@一缕清风片叶不沾身

即使啥也不消费,住小区里也比家里多了物业费,垃圾费,取暖费。

@范尔登

以后农村会越来越好,你可以买房买车但一定不要把户口从农村转到城市。转出去容易转回来几乎不可能。

从宅基地搬进小区,生活负担越来越重,是心理作用吗?

对于大城市的拆迁户来说,一次拆迁可以获得很多赔偿款,或者能够分得几处房子,运气好的,可以瞬间发财,不愁吃穿。

而对于农村来说,补偿的几万元拆迁款却支撑不了几年城镇的花销,失去了土地也相当于失去了经济来源,突然的转变会让他们无法适应,回不去的农村更会让他们后悔不已。

因此,在城镇化或者新农村改造时,不仅只考虑土地规划,也需要有效解决搬迁村民的工作问题,只有让收入与生活水平一齐提升,城镇化、新农村改造才有意义

同时,大家在面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时候,也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考虑,退出宅基地之后,所增加的生活家里能否承受,切勿因小失大。


买卖农产品,就上手机惠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