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山村男子“南菇北種”,走出一條獨特致富路

有了長遠的目標,才不會因為暫時的挫折而沮喪。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肯努力奮鬥是沒有不成功的。

山村男子“南菇北种”,走出一条独特致富路

走進劉飛家的香菇大棚,一個個菌袋排放整齊有序,小傘狀的香菇爭相從發菌棒上探出頭來,煞是好看。七八位村民正在忙著採摘成熟了的香菇,一箱箱新鮮的香菇裝箱待發。

劉飛每天都會在大棚內檢查香菇的長勢,提到自家種植的香菇能夠達到綠色標準時,劉飛自信滿滿。“我家的香菇,菌棒成分主要有兩種,一個就是木屑,再一個就是麩皮。生長期內一點農藥和化肥也不用,出來的香菇就是純綠色產品。”

山村男子“南菇北种”,走出一条独特致富路

“都說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我這是南菇北種,將南方的香菇引進來進行大面積種植,走出的一條獨特致富之路。”說起為什麼選擇種植香菇,劉飛道出了實情。

前兩年,劉飛和父親在自家大田上建了溫室大棚,種起了瓜果蔬菜。可是,一年忙下來,投入勞動力大,利潤薄。去年,劉飛萌生了對傳統溫室大棚種植品種結構調整的想法,他先後到山西、浙江等地去考察農產品市場,發現在南方,香菇市場效益不錯。

山村男子“南菇北种”,走出一条独特致富路

“我們當地的氣候、溼度等條件也都適合香菇的種植要求,恰好香菇產業在河套地區是個空白市場。”就這樣,去年,他投資9萬元試種了3座大棚香菇。為掌握香菇的種植技術,還專門從浙江請來專業老師手把手進行種植技術指導。

“頭一年種這個效益還可以,一棚子毛利潤基本是在10萬多元,純利潤也能掙到五六萬。”劉飛說對這樣的收入感到很滿意。

嚐到甜頭的劉飛,今年種了10棚香菇。“出菇旺季的時候,每天可產香菇一千多斤。”劉飛說。由於他種出的香菇肉質結實、外形美觀、口感好,很快贏得了商販們的青睞。“我今年10個棚的香菇出來以後,在五原的菜市場批發,貨出來時供不應求,有多少賣多少。”

兩年的經驗,劉飛積累了種植香菇的經驗和技術,他打算明年進一步擴增菇棚,並帶動周邊村民一起來種香菇致富。“明年我要種19棚香菇,要是周邊的農戶也想種香菇,我還可以帶領他們一塊種香菇,一塊致富。”劉飛說。

我不知道將來會去何處,但我知道我已經在夢想路上。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