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縣優質藥材示範帶黨總支:引領羣衆走上「致富路」

顧縣優質藥材示範帶黨總支:引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顧縣優質藥材示範帶黨總支:引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顧縣優質藥材示範帶黨總支:引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站在顧縣鎮的高處眺望:田成方、土成形、路相通,佛手、吳茱萸等中藥材長勢喜人,形成一片“綠海”,橘色的萬壽菊也正美麗盛開,成為“綠海”中最亮麗的風景。

盛開的萬壽菊不僅點綴了顧縣鎮的風景,更是裝飾了群眾的“致富夢”。今年,該鎮在重點打造優質藥材示範帶的基礎上,還在梁家坳、紅廟寺、小羊山、小門路等村種植萬壽菊近3000畝,預計產值可達300萬元。

“多虧了新的黨總支幫我們理清了發展思路,在金土地上種出了美麗的‘致富花朵’。”梁家坳村黨支部書記田茂福說,去年8月,顧縣鎮成立顧縣優質藥材示範帶黨總支,258名黨員凝聚一心,成為帶領村民致富的“火車頭”。

8月10日,記者走進顧縣鎮,瞭解到顧縣優質藥材示範帶黨總支帶領村民發展中藥材產業致富的故事。

成立黨總支 理清發展思路

去年7月,我縣出臺加快中藥材重點品種種植工作的意見,在顧縣鎮、雙鄢鄉的22個村規劃建立面積達36平方公里的顧縣優質藥材示範帶,重點種植黃精、桔梗、丹參、佛手、吳茱萸等主導品種,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和育苗基地,發展中藥材種植、中醫藥特色旅遊、中醫藥健康養生三大支柱產業。

顧縣鎮作為優質藥材示範帶的核心,面積達20餘平方公里。

“面積大,涉及群眾多,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才能將各項工作落實下去。”顧縣鎮黨委副書記張卓介紹,去年8月,顧縣鎮黨委深入研究,成立了顧縣優質藥材示範帶黨總支,將梁家坳、紅廟寺、小羊山、小門路等9個行政村的黨支部組織在一起,通過黨員帶動,引導各村在落實好嶽池縣總體規劃的同時,探索更多的發展路徑。

為了讓黨總支真正發揮作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明確了任務:打造標準化示範帶、促進集體經濟增長、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時,將各項任務分解給黨總支每一個班子成員,黨總支書記張卓負責全面工作,兩名黨總支副書記分別負責示範帶產業發展規劃和脫貧攻堅工作,組織委員、紀檢委員、宣傳委員、生活委員的職責也分別明確。

由此,按照“黨建引領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258名黨員帶領群眾在顧縣鎮的山坡上畫出了助農增收的美好藍圖。

出謀劃策 調動村民積極性

“做好中藥材示範帶建設只是黨總支的基礎工作,還要動腦筋想辦法,讓更多的村民參與到中藥材種植中去。”張卓介紹,建設顧縣優質藥材示範帶時,村民將土地流轉給了業主,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收取土地租金,除去在示範帶務工的少數村民,大多數村民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有很多閒置的勞動力。

“要調動村民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動手搞產業,才能真正增收致富。”在召開黨員大會時,黨員們一致認為,要引進產業,將一些閒置的土地和勞動力利用起來。

確定思路後,張卓帶領幾名村黨支部書記四處考察,最終確定在示範帶套種、在閒置土地種植見效快、花色豔麗、具有藥用價值的萬壽菊,通過村集體種植和村民種植兩種方式,實現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

“不引進業主,讓村集體和村民自己種。”張卓說,黨總支先墊資幫村民購買幼苗,村民在萬壽菊收成後再付錢給黨總支,為的就是讓村民靠自己的雙手增收致富。

為了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黨總支還與綿陽一家醫藥公司簽訂合同,公司以每公斤0.8元的價格收購萬壽菊,並派專人駐村,每週六至每週一定時收購萬壽菊,讓村民不愁銷路。

打消顧慮 帶領村民勤勞致富

8月3日,小門路村貧困群眾李偉冒著酷暑採摘萬壽菊,汗流浹背但卻滿心歡喜。

幾個月前,因殘致貧的李偉還極力反對種植萬壽菊,為了說服李偉,張卓邀請縣農業局負責人來到李偉家,給李偉講解種植萬壽菊的好處。

當時,李偉的土地已流轉給業主,張卓主動跟業主聯繫,希望業主同意李偉在10畝種植枳殼的地裡套種萬壽菊。如今,在張卓和縣農業局的幫扶下,李偉掌握了種植萬壽菊的技術要領,精心呵護的10畝萬壽菊長勢良好。

“萬壽菊是一種中藥材,這花很神奇,採摘了又要長,可以摘近10次。”李偉說,他家10畝地可以收20噸花朵,產值1.6萬元,除去成本,純收入可達1萬元。

跟李偉一樣,因為不懂技術、沒有啟動資金,很多村民都不願意種植萬壽菊。

“那就從村集體開始種起。”黨總支班子成員多次研究,決定通過村集體種植的方式率先在小羊山村、梁家坳村、羊山觀村種植萬壽菊。

蔣小兵是小羊山村的黨支部書記,幼苗栽下後,他每天都守在地裡,主動給幼苗澆水、組織黨員到地裡除草,並邀請縣農業局的農技人員到現場查看指導,村民們看在眼裡,不少村民開始動心。

“不要怕,種下去了你們要管,我們更要管。”黨員們入戶宣傳種植萬壽菊的好處和要領,並作出長期幫扶的承諾,打消了村民最後的顧慮。

今年5月,顧縣鎮栽種了近3000畝萬壽菊,村民自己種植的佔2000多畝,他們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不斷增收致富。

“成立黨總支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抱團發展,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張卓說,以後,他們還會因地制宜,制定更多的發展思路,讓每個村民持續增收。(陳玲 全媒體記者 張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