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借款10分鐘追債團伙就找上門 武漢警方打掉一“校園貸”涉黑團伙

一起債務糾紛引發的打架鬥毆,背後竟暗藏“校園貸”團伙蹤影。近日,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透露,通過深挖案件線索,打掉一個盤踞在光谷地區的“校園貸”涉黑惡勢力團伙,刑事拘留13人。該團伙通過低息引誘學生借貸,然後故意製造違約,並通過“軟暴力”催收,涉案金額達100餘萬元。目前該案已移送檢察機關。

借款10分鐘追債團伙就找上門 武漢警方打掉一“校園貸”涉黑團伙

一起鬥毆牽出“校園貸”團伙

2017年11月,在校大學生小劉手頭拮据,在校園內看到“無抵押、利率低”的貸款小廣告,便與該公司業務員李某約定在一家餐廳見面借款。11月16日,小劉帶著兩名同學作為擔保人來到約定地點,雙方簽完合同後,李某便稱去取錢,讓小劉在原地等候。

10分鐘不到,5名滿身文身的社會青年氣勢洶洶地衝進店內找到小劉,拿著剛籤的欠條說道:“你就是小劉,快還錢!”小劉一下惱了,說道:“搞笑,剛籤合同,錢都沒給我,還什麼錢。”5名討債人員將3人團團圍住,不還錢就不讓他們離開,並不斷用言語進行刺激。為了脫身,小劉隨手抓起一把椅子向討債人員掄了過去,雙方扭打在了一起,在打鬥中,與小劉同行的楊某拿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揮舞,將一名討債人員手臂劃傷。

接到報案後,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茅店派出所立即出警將鬥毆雙方帶回所裡。在調查過程中卻出現了反常的一幕,受傷的討債人員一方主動要求進行調解。辦案民警覺察到背後有隱情,便對從涉案人員身份入手進行調查。

借款10分鐘追債團伙就找上門 武漢警方打掉一“校園貸”涉黑團伙

一網打盡抓獲13名嫌疑人

涉案討債人員都是一家名為氿衡匯豐的公司僱傭,民警通過走訪發現,這竟是一家專門針對大學生放貸的公司,時常出現暴力討債的情況,警方立即成立專班對這家公司展開偵查。

2017年3月,李某偉、徐某祥依託氿衡匯豐商務諮詢有限公司開始從事線上小額貸款業務,經營數月後,因為線上放貸回款率低,催收難度較大,李某偉便決定轉型線下業務,在校園內進行推廣。他以無息貸款為誘餌,發展了一批校內大學生為業務員,讓其在學校內張貼貸款小廣告、在宿舍內向同學宣傳小額無抵押貸款招攬業務。

為了及時回款,他還招攬了多名社會閒散人員,對違約的借款人進行“軟暴力”催收,採用在學校鬧事、電話騷擾親友等方式迫使借款人還錢。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逐步摸清了團伙成員的身份和分工,於2018年2月開始收網,抓捕了包括組織頭目在內的13名犯罪嫌疑人。在這家公司被查封時,有多筆款項準備進入催收環節,警方的快速介入幫助多名借款人脫離了“校園貸”陷阱。

8月2日,東新警方已將李某偉等人涉嫌組織參與黑社會性質組織案移送檢察機關。

借款10分鐘追債團伙就找上門 武漢警方打掉一“校園貸”涉黑團伙

警方起底“校園貸”套路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警方介紹,“校園貸”惡勢力團伙瞄準部分大學生好面子、愛攀比、社會經驗少的特點,通過低息引誘,簽訂陰陽合同,故意製造違約等方式實施詐騙,各個步驟層層遞進,相互關聯,最終編織成一張大網,讓借款大學生一旦觸網就難以脫身。

  • 步驟一:低息引誘

“校園貸”公司往往聲稱無抵押、利率低,以此吸引大學生,但實際上卻通過各類手續費變相提高利率。大學生小田想借款5000元,測算後發現分12期還款,每期還款542元,還款壓力並不大,於是簽訂了借款合同,等到放款時才知道要扣除300元中介費和1000元保證金,到手僅有3700元,卻背上了6504元債務。

  • 步驟二:陰陽合同

這類公司還會讓貸款人簽訂雙倍的貸款合同,並聲稱是行規,只要按期還款就沒事。可事實上,借款5000元簽訂10000元的借款合同後,貸款公司就會通過支付寶、銀行轉賬等方式打款10000元留下轉賬記錄,隨後讓你將錢轉給指定人員;有的還會給你10000元現金拍照錄像後收回,這些合同、轉賬記錄、照片錄像都將成為日後追債的證據。

  • 步驟三:製造違約

“校園貸”公司會設置苛刻的還款條件、故意設置還款障礙等方式導致借款人違約。有的規定每天上午9時至12時還款,一天一還,早一秒遲一秒都算違約,借款大學生為此專門定鬧鐘來還款。

有的不告訴借款人還款時間,工作人員一直推脫,“咱們啥關係,不著急還,遲兩天沒事的”“這兩天有點忙,過幾天再說”。等一過還款日,討債人員便找上門來以違約為由討債。

有的“雞蛋裡挑骨頭”,小李借款後,貸款公司讓他每週來公司報到,小李有一天準備回山西老家,他們得知後稱小李違約了,借款人不能離開本市,小李便放棄了回去的打算,討債人員又稱,你定了火車票,表示有了離開的主觀意圖,就已經違約了,便開始強行追債。

如果每次都按時還款,貸款公司便要求查看手機,如果發現有信用卡、花唄、白條,便會以在多家平臺借貸為由認定違約。違約與否都是貸款公司一家說了算,他們總能找出違約理由。

  • 步驟四:軟暴力催收

“校園貸”公司還會採用“跟腳”、潑油漆、電話騷擾親屬等“軟暴力”方式,給借款人施加精神壓力,逼迫還款。借款大學生上課時,催債人員就守在教室門口,下課後就與借款人同吃同住。

有時還會採取非法拘禁的手段限制人身自由,大學生小吳借款逾期未還,於是4名討債人員將他拘禁在網吧、洗腳城5日,不讓他離開,迫使其父母還款6萬元。

  • 步驟五:過橋轉單壘高債臺

一旦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校園貸”公司便會給貸款人介紹另外一家公司繼續借貸。新貸款公司將會故技重施,利用陰陽合同的手法增加債務。經過多次過橋平賬後,原本幾千元的債務在短時間內會增加到數十萬元。在調查中民警發現,一名大學生曾向該團伙借款5000元,在半個月內通過轉單等運作方式飛漲到了60000元。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刑偵大隊民警董盼介紹:“校園貸團伙主要抓住了在校大學生社會經歷淺,怕貸款被家長知道的弱點,讓貸款學生不斷借貸,以貸養貸,越陷越深,等實在隱瞞不住時,往往已經簽訂鉅額的借款合同。”他提出了3點防範建議:

1、 急需用錢時向父母或親屬尋求幫助,切勿向小額貸公司、借貸APP貸款;

2、 一旦發現自己落入“校園貸”陷阱,應立即報警並告知父母和老師,不要獨自解決,以防越陷越深;

3、 學校應加強校內管理,及時清除校內“校園貸”廣告,並定期開展防範“校園貸”宣傳,嚴防學生被髮展為小額貸公司業務員。

(記者肖肖 通訊員胡子昂 李雨生 編輯黃宇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