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別再吃基建投資這副過期藥啦!

本文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員 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趙悅

曾幾何時,中國經濟一遇到問題就回想起基建投資這副藥,最近在智庫的活動和一些人聊天,又發現有這個苗頭,有人把投資當做一副萬能藥,雖說今天把投資方向包裝成環保、農村水利設施等等結構性的幌子,但這是眼下最好的選擇嗎?

顯而易見這些工程具有非常強的公用屬性,而且回報率遠遠比不上當年的“鐵公機”,看看京滬高鐵4年盈利300億就知道了這錢投的多值,但請相信,那早就是過去時啦。

那麼為什麼說今天的投資成了過期藥了呢?

因為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出口遭遇貿易戰,消費一家獨大,而投資對經濟的拉到作用越來越差,具體而言有三:

1、

基建投資好啃的肉都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淨是骨頭,京滬高鐵的成功是因為京津冀長三角的區域人口和經濟強有力支撐,不能東施效顰,你在欠發達地區修面子工程能有多大市場需求?看看這些年盲目衝動的PPP留下的一屁股地方債就知道了,某地的地鐵項目叫停就是個典型。

2、

基建投資重複建設、權力尋租問題最多,大工程的背後不僅是好大喜功的面子,也往往會有工程招投標腐敗的裡子。

3、

地方政府手裡的錢最熱衷於修路架橋,種草不種樹的工程,有人對1994-2004年的數據做過梳理,在中國以GDP增長為官員績效考核標杆和分稅制的體制下,地方財政支出就是會偏好基建,量化之後,地方競爭強度每增加1位, 地方財政支出就在基建投資上上升0.95,而用於醫療教育的投入會有明顯影響,如今政績觀變了,在醫療教育的欠賬面前,咱是不是該把錢花在教育醫療文化等民生的刀刃上?少一點最近問題疫苗事件之類的問題發生。

所以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觀念轉化是必然要求,在當前,大幅度減稅和大規模的補民生短板,放水養魚,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別再吃基建投資這副過期藥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