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密碼極客交流會:區塊鏈本質是造福人類,不是做黑色產業鏈的工具

類比為“94年互聯網”的區塊鏈,被認為是最具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區塊鏈帶來平權、公開透明和生產關係變革的同時,狂熱擁躉者也早早就將未採用區塊鏈技術的互聯網定義為“古典”。

被視為顛覆金融體系,卻又被作“洗錢之門”;可以變革生產關係,卻被當做製造暴富的機器。在區塊鏈7×24×365的無眠世界裡,每個空氣因子都格外燥熱。

區塊鏈技術被賦予了美好的憧憬,然而其盛名難副。真正把區塊鏈推到公眾面前的,卻是伴隨著區塊鏈產生的代幣體系與ICO。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曾對社區文化不滿,加密貨幣的暴漲讓早期支持者收穫了大量財富,但交易費用上漲正在扼制創新,他甚至威脅要離開以太坊社區。這場針對技術創新的討論並不是空穴來風。

公眾看見的是K線圖上的綠漲紅跌,看不見的是背後用區塊鏈技術支撐的黑色世界:暗網、深網、情色暴力場景、非法賭博……

過度宣傳的區塊鏈概念,要解決的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技術能否迴歸造福人類本身,能否在實際落地應用中展現價值、證明自己,讓社會更規範合法、公眾透明。

密碼極客交流會:區塊鏈本質是造福人類,不是做黑色產業鏈的工具

在7月13日晚,由密碼極客主辦的“區塊鏈技術閉門交流會”上,來自IPFS原力區創始成員古千峰、Trias創始人牛津大學碩士阮安邦,同密碼極客的支付寶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專家、前阿里巴巴創始員工等技術大咖,以及前火幣投資經理卞愷靈、挖財高級投資總監孫釗等投資專家,在會上最後達成一致共識:區塊鏈技術應該是公開透明、造福人類的,而不是成為黑色產業鏈的工具。

暢意交流區塊鏈技術

此次在杭州白樂橋舉行的閉門會議,以《IPFS生態介紹與Trias技術解析》為主題。

IPFS原力區創始人員古千峰通過場景演示,展現了IPFS概念及應用落地。

密碼極客交流會:區塊鏈本質是造福人類,不是做黑色產業鏈的工具

從右至左分別為IPFS原力區張成龍、古千峰、衛大師

Trias創始人阮安邦圍繞主題,向大家分享了Trias的“三權分立”模型,異構共識算法以及軟件溯源等等。

密碼極客交流會:區塊鏈本質是造福人類,不是做黑色產業鏈的工具

左一為Trias創始人阮安邦

在與密碼極客社群成員討論中,古千峰承認IPFS作為點對點協議存在的侷限性:面對鏈上存儲視頻、圖片時,如何避免類似快播的安全監管問題。古哥表示期待在Filecoin看到這些問題的解決。

針對“鏈外數據安全性”問題,Trias也認為人為因素不可避免,但會引入烏班圖預言機驗證應用程序的安全性、公信力。密碼極客社群成員同樣提出疑惑,做一個對標APP STORE的可信軟件平臺,當它去中心化且可驗證安全性、公信力後,是否會讓情色暴力、博彩等應用程序獲得“合法上臺”機會?

兩個問題都將此次的交流會推向一箇中心:區塊鏈技術本質為誰服務?

區塊鏈技術的黑暗面

在幾乎所有人都看好區塊鏈技術的時候,那些需要匿名、躲避審查的人群也沒放過它。

數字加密貨幣作為區塊鏈世界的激勵手段,因其全球化、去信任、匿名性,備受不法分子青睞。在比特幣出現之前,暗網市場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用戶彼此不信任。在這種想匿名,卻又想知道對方是誰的局面裡,買家賣家之間支付困難。比特幣的屬性對付這些問題,顯得“無懈可擊”。而交易更隱匿、更快捷的Litecoin萊特幣、Dash達世幣,甚至在逐漸取代比特幣的主導地位。

除了數字加密貨幣外,高安全性的數據存儲也滋生了罪惡的溫床。因黑客基本不可能對整條鏈進行破解,區塊鏈在數據存儲的安全性方面高於其他數據存儲方式。根據英國《衛報》報道,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比特幣區塊鏈中目前有大約1600個文件,其中8個文件與性相關。這8個文件中,有一張圖片為未成年人性侵圖片。還有另外兩個圖片中包含了274個未成年人性侵內容鏈接,其中142個鏈接還與暗網服務有關。

共尋價值核心

在密碼極客此次的閉門交流會上,社群成員們也提出區塊鏈技術在為不法分子構築犯罪的天堂時,更要明確區塊鏈技術的價值核心——造福人類。

密碼極客交流會:區塊鏈本質是造福人類,不是做黑色產業鏈的工具

區塊鏈的本質是現實世界向數字世界深度遷移的開始,是計算機和人類融合發展的更高階段,是調整生產關係以適應更高發展的必然過程。如果說人工智能是提高生產力,讓生產效率更高,而區塊鏈是改變生產關係,讓世界更加透明和公平。

幸運的是,在密碼極客社群中,我們能看到很多社群成員對區塊鏈概念和技術特徵理解越來越深刻,持有理性態度的人越來越多。在這次交流會,當我們看到這麼多願意靜下心觀察、反思、等待的群體時,密碼極客發現這也許是區塊鏈發展至今的最大幸事。

【密碼極客】是一群來自前螞蟻金服、阿里和阿里創業幫一起發起的區塊鏈技術創業社群,也是杭州最大的區塊鏈技術人才社群。截止6月,社群阿里技術人員超過1300位,社群成員超過4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