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負面新聞讓京東股價繼續承壓,輿論危機對企業影響有多大?

一張網絡截圖在互聯網持續傳播,截圖信息顯示:京東創始人兼CEO劉強東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遭當地警方逮捕。雖然美國警方公佈的信息沒有顯示當事人中文姓名信息,但美國媒體隨後發佈的一張“拘留照”進一步確認了這一點。

針對網上傳言,京東官方昨天(9月2日)下午發佈聲明表示:“劉強東先生在美國商務活動期間,遭遇到了失實指控,經過當地警方調查,未發現有任何不當行為,他將按照原計劃繼續其行程。”

负面新闻让京东股价继续承压,舆论危机对企业影响有多大?

美國明尼蘇達州泓發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東發表示,劉強東現在的情況是“釋放等待指控”,警方現在還在調查,劉強東不會被限制行動但需配合調查。

截止目前,事件持續發酵,紐約時報、美聯社、路透、華爾街日報等海外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一消息,在國內更是成為社交媒體的輿論焦點。

雖然現在警方結果尚未出爐,但是難以迴避的是,這對京東股價將造成壓力。從今年1月創下50.68美元紀錄最高價以來,京東股價已經暴跌四成,半年多時間,市值蒸發28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912億元。

负面新闻让京东股价继续承压,舆论危机对企业影响有多大?

由於9月首個星期一為美國勞工節,這一次京東在美國公開市場會受到多大影響還難以判斷,但是在國內的一些股票社區,已經有投資者表示會拋售公司股票。

財經評論員葉檀認為,劉強東作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公眾人物,相關負面輿論必然對企業和投資者產生直接關聯。

這種大企業家,也就是公共人物,他的個人品牌、形象會對企業產生直接的關聯。像這個事情,投資人肯定會有兩方面的疑慮,第一個方面的疑慮是公司整個信用度的問題,第二個疑慮是如此大公司的掌門人是否可以掌控自己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其實還是比較關鍵的,我們在股票市場上,都能夠看得出來,對公司的影響。

京東8月16日發佈的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京東第二季度淨收入為12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2%;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為人民幣4.78億人民幣,同比下滑51.04%。

负面新闻让京东股价继续承压,舆论危机对企业影响有多大?

企業或者企業主要負責人陷入負面輿論,對企業“殺傷力”有多大?最近幾年,並不缺少案例。以“服務”起家的火鍋連鎖品牌海底撈,被媒體曝光老鼠爬進食品櫃,火鍋漏勺掏下水道,品牌形象大為降低。而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的債務風波,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幾乎讓企業失去了進一步成長的可能。

负面新闻让京东股价继续承压,舆论危机对企业影响有多大?

而負面事件,無疑也給了競爭對手無疑是一個追趕的大好機會。去年年初,三星集團掌門人李在鎔涉嫌向與親信門主角崔順實行賄被捕,讓三星在“note7”事件後,進一步陷入品牌危機,此後,在中國和印度等主要亞洲市場,受到競爭對手的衝擊,市場佔有率遭遇斷崖式下跌。

葉檀認為,負面事件後,很多企業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危機公關,而事實上,誠實面對或許是最好的公關模式。

危機公關的正確的方式,反而是不公關。坦誠一點,在關鍵時刻把這個事情解釋一下,也就瞭解了。最怕的就是事情持續發酵,然後你前期公關的話,又跟後期爆出來的真相對不上,對於企業的品牌來說,就會有比較可怕的影響。

上海社科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表示,對於身處輿論漩渦中的企業,及時和詳細的信息披露以及可行的解決方案是最負責的回應。

要搞清楚到底是發生了什麼,產生的危險會是什麼程度,最小限度和最高的限度都有什麼可能。如果向投資人把這個說清楚了,投資人也能夠去測算出一個大概的預期,可能會帶來的股價下跌會到什麼程度。不要讓人無限度猜想,這是最可怕的。所以信息的透明、信息的及時披露、披露之後還得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這對於投資者來說,他們心理雖然受到打擊,但至少知道一個止損點,或者知道一個平衡點大概會在哪裡。

截止發稿前,記者瞭解到,京東方面表示,劉強東已經回國。

記者:嚴紅霞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