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冷空气都是来自西伯利亚?

聚朋友之纵横中外


很高兴回答问题。

天气预报中,常常提起“一股从西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前锋今天上午达到新疆北部……”、“来自蒙古国的一股冷空气进入我国内蒙古东部至河套西部一带,冷空气将东移南下……”这样一类言语。可见,一提寒流,寒潮,冷空气,必定要说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就是冷空气的代名词!

  其实,遥远的北冰洋、严寒的西伯利亚是冷空气的发源地。这两个地方是冷空气的大本营。冷空气最初都来自北冰洋地区,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地区得到加强。因为西伯利亚地区的纬度高,冬季黑夜漫长,白昼很短,日照时间非常少。在东西伯利亚雅库特一带,日照才四五个小时,一月的平均温度基本在-40~-42℃之间,河谷地带平均气温可达-48~-50℃。最低曾测得-71.2℃在奥伊米亚康。西伯利亚地区,尤其东西伯利亚一带,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冰洋气团控制,在极地,甚至会出现极夜,太阳从不露脸蛋。因此,大地从太阳那里得到的热量十分微弱;而夜间,地面却向太空辐射损失许多热量,同时地面覆盖有厚厚的积雪,近地层大气随着地面不断冷却,气温越来越低,冷空气堆积在一起将变得越来越多。非常之寒冷,这一团温度极低的冷空气堆在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将自北向南推进,影响蒙古国、我国的北方、我国东部或我国大部地区。从北往南,逐渐减弱。

那么说我国,冷空气大部分从西伯利亚分三路进入我国,一是从西西伯利亚西北发育的寒流,在西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走过新疆,进入内地,我们一般称为西路冷空气。还有一路,从蒙古高原南下,经河套,河北河南,南下,自北像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是中路。最后是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流出,经内蒙东部,东北,影响范围并不是多大。

最后要说到极地涡旋了。当乌拉尔脊变化,鄂霍茨克高阻建立成大Ω形,非常容易导致大的寒潮,或者鸡窝分部南下,给我国带来大范围的大降温,2016年1月就是例子。

  




野鹤老人666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知道冷空气是为什么运动的。

热胀冷缩。

我们先记住这个原理,因为热胀冷缩,所以冷空气密度就会更高(因为挤在一起),那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空气的运动可以和水一样理解,从高压的地方向低压的地方流去,也就是从冷的地方向暖的地方流啦。

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冬天的风都是西北风或者北风。那是因为北边更冷,所以北边的空气密度更高,高压向低压流动,就会出现北风、西北风这样的冷风了。

那么为什么是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冬季寒冷漫长,大部分都在-20~-45℃,年均气温低于0℃。是绝绝对对不能玩“舔扶手”游戏的地方。而且影响我们国家的三路冷空气里,有两路(东路和中路)都会经过西伯利亚中部地区,所以我们往往感觉上,冷空气来自西伯利亚的情况特别多。

这里,在气象上,也成为寒潮关键区,当然,你不用记住,了解就好。

此外,冷不冷,有多冷,除了和纬度有关,还和比热容相关(这个知识点是高中物理的知识点啦)。西伯利亚地区离海洋比较远,砂石、土壤等会让同一纬度的地区,气温更低(所以我们才会感受到冬天海边暖和、同纬度内陆冷的原因哦)。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我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花不了多少的流量哒!!!大约0.7K的流量啦,嘻嘻嘻!


不哈韩的小韩


中国的冷空气来自西伯利亚,美国的冷空气来自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有一个很相似的地方,就是北部是广阔的陆地,南部是温暖的海洋。

首先说一下海洋和陆地的区别。由于物理性质不同,陆地是热的快,冷的也快,海洋是热的慢,冷的也慢。所以海边昼夜温差不会太大,而新疆可能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因为早晚温差很大。

其次说一下太阳直射。北半球为什么会有冬季呢,因为随着地球转动,太阳直射范围会定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当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少,中国就是冬季了。

第三说一下空气的重量。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就像热水比冷水轻一样,所以热空气会往上升,冷空气会往陆地上下沉。

说完这几点就好理解了,在中国冬季的时候,西伯利亚从太阳那获得的热量很少,西伯利亚这块陆地迅速降温,进而西伯利亚上面的空气也迅速降温(没有太阳和陆地提供热量),所以西伯利亚上面的都是冷空气,都迅速下沉积累在地面附近,西伯利亚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就形成了高压,那冷空气都积累到地面了,西伯利亚高空空气就少了,就形成了低压。

然后在中国东南的太平洋和南海,都是海洋。首先因为纬度比较低,冬天获得的太阳热量还是比较多,其次,海洋夏天吸收了大量热量,因为放热慢,所以在冬天的时候也还是温度比较高,这样海洋上的空气就比较热,热空气会往天上升,这样导致海洋表面的空气就比较少,海洋表面就形成了低压,而海洋高空的热空气比较多,就形成了高压。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空气多,一个地方空气少,空气就会从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流动,形成风。

所以在地面,西伯利亚的空气会往中国东南的海洋移动,形成冷空气南下,因为人生活在地面,这是人能够感受到的;在高空,中国东南的海洋的热空气会往西伯利亚移动,到了西伯利亚上空会迅速冷却,变成冷空气后下沉,在重新南下。

到了北半球夏季的时候,就反过来了,因为太阳直射南半球,西伯利亚是陆地,获得热量后迅速升温,而中国东南的海洋反而因为物理属性升温慢,这样在夏季的时候,是东南海洋的相对的“冷空气”往西伯利亚流动,形成夏季季风。


刘权林


不是所有冷空气都来自西伯利亚,而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对于我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名气最大!

冷空气也是风的一种,实际上是地球上气压分布不均形成的,而气压分布不均又和温度有关系,而影响温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纬度不同太阳辐射量不同、海陆位置和海陆面积等有关系。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边的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比较显著,才形成了季风。

冬季的是时候,海洋降温慢,大陆降温快,大陆形成冷高压,事实上北半球最冷的地方也是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而不是北极圈内。

冬季的西伯利亚高压使得我国冬季常年刮西北风,冷空气南下,带来大风大雪,影响范围很广。西伯利亚高压强劲的时候,可以影响到我国南海、菲律宾和琉球群岛

简单回答,祝好!


地理爱好者


关于这个问题,情报君曾写过一篇文章,这里不妨再详细说说。

留心的朋友应该能发现,每每提到冷空气、寒潮时,往往都会出现一个神秘的地方——西伯利亚。尤其是在冬季的天气预报中,经常会听到“一股从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前锋今天上午到达新疆北部……”这样的话。那么西伯利亚在哪里,它和冷空气的关系为何如此亲密?

这得先从冷空气的“老家”说起。入侵我国的冷空气主要源地有三个,第一个是新地岛以西洋面上,冷空气经巴伦支海、白海进入西西伯利亚,它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寒潮强度的也最多;第二个是新地岛以东洋面上,冷空气大多数经喀拉海、泰米尔半岛进入中西伯利亚高原,它出现的次数虽少,但是气温低,往往可以达到寒潮强度;第三个是冰岛以南洋面上,冷空气移动到欧洲大陆南部或地中海地区,经黑海、里海逐渐发展,它出现的次数较多,但是温度不很低,一般达不到寒潮强度。

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境内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与中国、蒙古和朝鲜等国为邻。前面提到的三个冷空气源地中95%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70~90°E,43~65°N)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可见“冷空气都是来自于西伯利亚”的说法并不够准确),可以说是冷空气南下的重要关口,那里也因此被称为寒潮关键区!

因此,西伯利亚的寒冷也可想而知,冬季寒冷漫长,大部分都在-20~-45℃,年均气温低于0℃,东北部雅库特地区的绝对低温是-70℃,北半球的两大“寒极”(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均位于此。在那里的户外,金属物品最好别碰,因为用手一摸就会冻住,很有可能会粘掉一块皮肉;而一到室外,胡子、眉毛和头发就会挂上冰凌。



Weather情报局


西伯利亚是位于俄罗斯的东部地区,我国东北的北边。因地处地球北半球的北部,日照时间短,我国的冷若冰霜空气多来源于此。

其实冷空气最初都来自北冰洋地区,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地区得到加强。纬度高,冬季黑夜漫长,白昼很短,日照时间非常少。在极地,甚至会出现极夜,太阳从不露脸蛋。因此,大地从太阳那里得到的热量十分微弱。

而夜间,地面却向太空辐射损失许多热量,近地层大气随着地面不断冷却,气温越来越低,冷空气堆积在一起将变得越来越多。这一团温度极低的冷空气堆在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将自北向南推进,影响蒙古国、我国的北方、我国东部或我国大部地区。

上面的这些情况说的是大多数,但是依然有些情况下,我国的冷空气也会从其他的方面过来,比如,新疆。

这个周末,有一股强冷空气会从新疆自西向东的影响我国多个省份,强度不同的冷空气,在陆地上移动的速度为每小时20—80公里,预计冷空气明天抵达甘肃,兰州酒泉等地气温骤降6-8℃,冷空气在27日开始南下,于28至30日影响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预计,这波冷空气过后,多地气温将创立秋新低。

气象专家提醒,强降温来袭,公众需注意添衣保暖;体质较弱人群还需注意防范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农民朋友需对农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业育种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墨迹天气


说实话,真说不好。但有一种情况可以参考一下,我国东南多沿海,西北多沙漠。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砂石泥土的比热容较小,这就意味着同样受热或散热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砂石泥土的温度变化较大。也就是说,夏天沿海地区升温较慢,沙漠地区升温较快,因此沙漠地区的空气温度较高而上升,沿海地区的空气就流过来填补;冬天沿海地区降温较慢,沙漠地区降温较快,因此沿海地区的空气温度较高而上升,沙漠地区的空气就流过来填补。所以,我国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不知与题主的问题有没有联系。仅供参考。


甜甜向上314159


哎!冷空气也难呀!科学调令一出不到也得到!可到位了为啥还那么变化无常呢?!无知别说有智!玩不转世界有能人!别把自己看做神了!一一一引航者!为世界性迷茫导航!山东,栖霞,桃村,铁口牟志法!直言不讳!别不懂装懂!


法度之家


冬天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北半球得到的阳光就少,空气的温度就低,也就是会形成冷空气,冷空气会下沉到地面,在地面形成高压(空气越多压力越大),所以冷空气会在地面向周围扩散。

往哪扩散呢?往南边扩散,因为南边温度较高,空气温度较高,热空气比较轻,会往天上升,所以地面空气就比较少,在地面形成低压,这样西伯利亚的高压冷空气就开始往南流动,所以冷空气来自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比较冷,东南比较热,还和海洋有关。海洋吸热比较慢,散热也比较慢,西伯利亚距海洋较远,冬天陆地迅速降温,增强了冷空气的高压,而东南海洋慢慢的散热,提高了空气的温度,增强了低压,这也加剧了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向东南流动。


租房派租房


虽然经常会听到天气预报会说,受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出现明显降温,请有关单位主意!其实冬季的冷空气并不是从西伯利亚形成的,而是来自遥远的北极,每年到了秋分季节以后,北半球白天就缩短了,之后就产生了极夜,出现了极夜后空气中就会严重寒冷,大地得不到太阳的热量,就会产生一种冷气,这些冷气就是人们常说的冷空气,冷气就会途径西伯利亚,其实西伯利亚就是冷空气储存站,一旦冷空气承受不住就会爆炸,然后兵分三路东移南下!直奔海上直到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