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體驗清明習俗:看社戲包清明餃

原標題:看社戲包清明餃串鄉情:在新昌這家文化禮堂體驗清明習俗

体验清明习俗:看社戏包清明饺

村民一起包清明餃。

春節之喜慶、清明之緬懷、端午之追憶、七夕之忠貞、中秋之團圓、重陽之敬老……這些中華傳統節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精神文明的響亮品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每個人關注和參與。

3月29日,紹興市新昌縣澄潭鎮朱鳳村村支書潘毅一大早就起來了,當天是村文化禮堂演出社戲的日子,也是村裡清明節之前組織村民做清明餃的日子。

把清明活動搬進文化禮堂,文化禮堂成了村民們的鄉情寄託和精神依靠。

村民齊聚做清明餃

“原來,村民都是各家過各家的,清明節到來之前,每家每戶都做餈粑和清明餃祭祖。現在把村民們組織起來,把活動的場所放在文化禮堂,讓大家共享餈粑和清明餃,拉近了村民之間的距離。”潘毅告訴記者。

對於清明節,浙江省非遺研究基地主任、浙江師範大學非遺研究所所長陳華文教授告訴記者,其實對於清明節來說,一直是中華民族長久以來的一個重大節日,“中華民族對於祭祀祖先,主要就是兩個節日,春祭就是清明為主,冬祭就是立冬、冬至為主。而春祭一般是到祖先的墳頭祭祀,而冬祭則更多是在家或者宗祠祭祀。”

在紹興、浙南等地區,春祭的場面通常很大。“家境比較好的家族,會有全豬、全羊等,還不止一頭。一般人家會有清明餃、餈粑這樣的祭品。”陳華文教授說,在祭祀結束後,大家會把祭祀過的豬牛羊分給族人,為的是讓大家都能享受到祖先的保佑。

朱鳳村文化禮堂的前身是一個有著40多年曆史的大禮堂,佔地700多平方米。在文化禮堂裡製作清明餃、餈粑這些祭祀用的食物,也算是對傳統文化的另一種傳承。

文化禮堂引來村民走親

朱鳳村有670多名村民,周邊幾個村的規模和朱鳳村差不多。儘管周邊幾個村和朱鳳村只有幾里路,但串門並不頻繁。在當天的文化禮堂裡,張家姆媽長、潘家阿姨短的聲音,此起彼伏。

“我們聽說這裡有一臺戲,還是傳統的新昌調腔,所以一家老小都來了。”盛月虹是西前村村民,距離朱鳳村有兩裡地。這是她第一次到朱鳳村,沒想到一來就被熱熱鬧鬧的景象吸引住了。“除了看戲,大家還在做餈粑和清明餃,太熱鬧了。”

說起來,盛月虹在朱鳳村也有個親戚,但長久沒走動,逐漸就疏遠了。“等下我也去看看舅媽,不知道怎麼樣了。”

“在傳統節日前夕,在文化禮堂上演新昌傳統的戲劇節目,其實它們都是粘合劑,把朱鳳村周圍的村落通過民俗、血緣關係緊密聯繫在一起。”澄潭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王勇告訴記者,好多周邊村的村民都因為在文化禮堂裡的活動聚到一起,這也是濃濃鄉情和家族間血脈情深的體現。

新昌現在有82個文化禮堂,所承擔的責任各不相同。新昌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鄭法根告訴記者,除承擔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外,通過有計劃地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文化活動,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文化禮堂真正成為群眾的精神文化家園,“文化禮堂的‘最美’宣傳,把真善美的人物事蹟,用群眾身邊的故事來傳播,讓大家知道,原來這些‘最美’就在我們身邊。而文化禮堂裡展示的‘老故事’‘老照片’,則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也帶動了當地旅遊業和茶葉生產的發展。”

清明祭祀唐代就有

距離清明節沒幾天了,陳華文教授說,其實早在唐代,清明就已經成為一種禮制,也就是政府指定的一個節日。“當然,民間的清明祭祀開始的時間應該更早,因為禮制是從民俗演變過來的。”

而對於清明祭祖的時間,各地也不盡相同。“有的是提前10天,有的是提前3天,也有清明後祭祖的,所以清明同時作為一個節氣,時間上也就不能框定在一天裡了。”陳華文教授說,經過考證,曾經清明節有放過10天假的,“當然,這也是當年交通不便的情況下產生的制度”。

不同的地方,祭品也不一樣。除一些比較大眾的祭品外,比如武義就會增加青菜、蔥和蒜頭。“青菜就是取‘青’,寓意做人要清清白白。蔥和‘聰’是同音,寓意聰明。蒜和‘算’是同音,寓意要會持家。”

溫州平陽、瑞安等地,在清明還有迎城隍的活動。“儘管現在非常少,但在當時,這樣的活動非常熱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