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教育心理学|家长如何更好的培育孩子认知情绪做好情商管理?

关于情商的由来,有一个很有趣的答案,那就是:“情商是在智商不够用的时候被提出来的”。虽然是玩笑,却还真有几分道理。

情绪的产生,是人的本能反应,它完全不受意识的支配。并且,越是情绪快速涌动的时候,理智往往越是不在线。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其实就是因为在强烈的情绪集团萦绕之下,极易引发一系列与智商所不相符的行为。

情商管理,是运用足够成熟和健康的理智系统,有意识地调节情绪,管理情绪,从而作出合理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家长如何更好的培育孩子认知情绪做好情商管理?

认识情绪和理智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养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和孩子的“坏脾气”有关,比如:“一不如意就发火”、“明明知道不应该打人,还是打了小朋友”……

情绪这个“魔鬼”究竟要怎么才能管理好呢?让我们先从与情绪调节相关的脑部科普说起。

教育心理学|家长如何更好的培育孩子认知情绪做好情商管理?

我们大脑的脑干、边缘系统、新皮层各自在情绪的形成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脑干在胎儿期就已经很活跃,到出生后已全速工作。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控制我们的呼吸、心跳、体温、消化系统,还包括一些基本的动作和行为功能,如最原始的攻击、爱本能以及防御等。正是这些躯体的自主反应,令我们感受到了情绪。比如:紧张的时候心跳加快、出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胃部不适;恐惧的时候瞳孔放大、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肌肉僵硬等等。

边缘系统是情绪的神经基础,主要包括有杏仁体、海马、扣带回皮层等。其中,杏仁核在出生的时候已发育成熟,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脑部组织。海马区的成熟时间相对晚一点,是在出生之后两三年才发生功能,它主要与记忆功能有关,能根据过往的经验对杏仁核的评估作一些调节。

新皮层对应着我们的理智和认知,涉及自我意识、逻辑判断和理性思考,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认知,调整杏仁核的情绪水平。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这部分发育会一直持续到20岁年龄段中期甚至是30岁出头,尤其是大脑前额叶皮层,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

我们人类的情绪反应存在两条并行的反射通路:

(1)短通路:刺激—〉丘脑—〉杏仁核(短通路);

(2)长通路:刺激—〉丘脑—〉扣带回—〉大脑各区域相应皮质。

短通路保持着对刺激的最迅速也最原始的反应,这是人的生存本能反应,而长通路则是人类理智成熟的表现,有利于对情绪的控制和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

教育心理学|家长如何更好的培育孩子认知情绪做好情商管理?

写了这么多枯燥的文字,只是希望帮助父母认识孩子(其实也包括我们成人)的一大堆“不合理”的情绪的由来,希望对接纳情绪有一点儿帮助。

情商管理,并不是情绪和理智的博弈。

那些我们认为“不应该”的负面情绪,都是生理本能,面对他人情绪(无论是孩子的还是大人的)时,我们如果想与对方保持关系、继续沟通,那么首先必须“接受”对方的情绪,而不是质疑“你干嘛要害怕”,或是指责“你不应该生气”。因为他的情绪来自于他的记忆和体验。

真正的接纳孩子的情绪,是父母开启培养孩子情商的钥匙。

教育心理学|家长如何更好的培育孩子认知情绪做好情商管理?

情绪体验是认知的第一步

只有认识了“苹果”,孩子才能告诉大人:“我要苹果”。情绪也一样,只有认识了情绪,孩子才能准确的表达情绪,这样家长才能更好的因势利导。所以,帮助孩子在情绪体验的当下识别情绪,这是情商管理的第一步。

针对2岁左右的孩子,需要认识的情绪很基本,就是“高兴”、“生气”、“伤心”、“害怕”;而到了3-6岁,随着认知水平的成长,可以增加“委屈”、“嫉妒”、“失落”等复合情绪。

当孩子正处于某种情绪的时候,父母可以先准确的帮孩子确认情绪,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情绪。

教育心理学|家长如何更好的培育孩子认知情绪做好情商管理?

确认情绪后,父母要做的是对情绪不做评价只接受和理解,并且复述事实,比如“宝贝,我看见你刚刚因为。。。。所以生气了”。慢慢的通过引导帮助他去探寻自己情绪的原因,也能够理清自己真正的需求。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负面情绪被父母接纳,并且能够摆出来交流时,情绪得到了梳理,也会愿意进一步听取父母的意见。

理智的发育是一个过程

前面的科学研究表面,直到青春期甚至二三十岁,人的理智系统仍在发育。也就是说,孩子的情绪系统早已成熟运转,而理智系统尚处稚嫩。孩子不是不懂道理,他只是由于大脑发育的生理现状,暂时不太能用道理来控制情绪。

因此,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我们必须接受,但对于孩子因负面情绪所产生的不合理行为(比如打人),我们当然有责任去纠正。再回到上一节的认识情绪,父母通过引导孩子去表达自己行为背后的情绪,目的是要帮助孩子多角度的去看待问题,教会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来解决。

情绪是本能,理智需要耐心的教育。针对早期养育中的情绪发展问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心理学教授舒尔(Allan Schore)博士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孩子在早年经常无法对情绪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节,但是良好的情绪状态又是大脑健康发育的必需,因此成人必须充当一个“外部调节器”(External Regulator),来帮助孩子调整情绪。”

也就是说,家长要用自己成熟的理智,来容纳孩子的情绪,用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一步一步带领孩子学会如何处理情绪。

果真如此,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成就我们的天使,教孩子情商等同于自我的修炼。

就像日本小说《如父如子》中的良多和庆多,“当意识到孩子也在注视着自己时,那一瞬间,便懂得了什么是如父如子。”

教育心理学|家长如何更好的培育孩子认知情绪做好情商管理?

于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咨询领域:情绪困扰、人际交往、职场压力、个人成长、儿童青少年成长困惑等。善于通过聆听、叙事等互动模式,协助来访者探索自己的内心,发掘自身的资源与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