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办好普通高中学校要有自己的定力

一所好高中最需要拥有什么?怎样才是一所真正的好高中?悠久的历史,现代化的设施,还是一流的生源?这些都是重要条件,但都不是核心条件。悠久的历史只能代表过去;现代化的设施只能说明条件优越;一流的生源只能证明你进口一流,不能保证你的出口一流,进出都是一流,充其量打个平手。所以,一所好高中最需要拥有的一定是办学的定力。

什么是定力?于人而言,正念坚固,坦荡无私,心地清净,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于学校而言,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着眼少年儿童天真自然的本性,以质朴、真诚的教育态度,追求不功利的、平等的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近日《光明日报》推出的通讯《为孩子起飞蓄能——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的教育实践》,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一所好高中最需要拥有的办学定力。

做素质教育的坚定推进者,是一所好高中必需拥有的办学定力。对于高中学校而言,升学率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但绝不是全部。那种简单把抓教学管理、抓教育质量与推进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的学校,教育质量绝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升学率只是一个结果,不是教育目标,更不是教育的全部。桃源县一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守“一不加班加点,二不乱印资料,三不搞题海战术”的“三不”定力,这得益于学校及校长拥有的教育理想、教育情怀以及对教育的科学把握。正如校长所说:作为老师,更多的是要思考成绩之上的内容;作为学校,牺牲学生健康得来的高分,没有意义。桃源县一中之所以能让质量之树长青,得益于全体育人者不把孩子当读书机器,而是为每一个孩子的起飞蓄能!纵观当下,不少学校之所以有办学焦虑症——天天怀疑自己这不行,那不行,到处学习,天天改革,原有的优势也废弃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没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没有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学校文化。说穿了,就是没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没有真心实意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做教育公平的积极实践者,是一所好高中必需拥有的社会责任。我们说,办好高中教育必须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如果把高中教育办成只关注一两所学校,甚至“一校独大”;只关注一部分学生,甚至只关注少部分优秀学生;只关注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这显然不是好的高中教育。对待招生,桃源县一中按照初中学校的在籍学生人数和中考的平均分数,把招生指标全部下放;对待后进生,桃源县一中有“谈话优先、座位优先、辅导优先、作业批改优先”的四个优先权;对待课堂,桃源县一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把“思维权、表达权、演练权和归纳总结权”毫不含糊地完全下放给学生;对待师资,桃源县一中不挖乡镇中学墙角,而是通过自招自培确保师资力量的强大······这些举措,无不体现了一所好高中应有的推进教育公平的社会责任与率先担当。

做培养合格人才的忠实坚守者,是一所好高中必需履行的时代使命。我们知道,普通高中教育的问题,最终解决的应该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毋庸置疑,高中教育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教育,但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好输送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停留在输送多少人的问题上。这就要求学校要树立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质量观。桃源县一中在长期的办学育人过程中,始终秉承“一是让人聪慧,一是使人高尚”的原则,推行“有温度的教育”,从而创造了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以一流的学生培养质量成就了一流的教育品牌。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办好普通高中学校更多的是一种坚持,对教育理想的坚持,对教育规律的坚持,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坚持。这种坚持,就是我们所说的办学定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办学定力的高中学校会越来越多,推进素质教育的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作者江新军,湖南教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