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么看河南四名考生高考成绩与平时出入太大,而质疑成绩被调包这件事?

小白龙的小白马


近日,河南四名考生质疑高考答题卡被掉包的事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热点,而对此,我想说说以下观点。

“十年磨一剑”对于广大莘莘学子而言,高考成了定性人生轨迹的重要方式,每年暑假高考话题成为众多家长学生最关注的事情,而作为四名考生而言,质疑成绩被调包一事也是在情理之中。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每到了高考的前夕,密集的模拟考试成为了常态,一次次的模拟之后,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成绩已经心知肚明,即便成绩有所波动也是在预估范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出入,所以说,每次测试,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成绩都有一个衡量的区间和标准。

 高考估分627分以上,拿到分后却只有335分,该事件中的成绩悬殊之大,别说是考生本人,即便是班主任或者家长也会觉得有失偏颇,若不是考场意外这样的成绩换做谁都难以接受,毕竟学生日常的成绩和在校表现他们也都有了解,所以,作为考生而言,质疑成绩被调包也属于情理之中,毕竟,高考对人一生的影响太大了,你说呢?

 




东方今报


这个事件已经关注好几天了,我有几个观点需要阐述一下。

一是,省高招办出示了四位考生的会考成绩,我觉得这是顾左右而言他,会考成绩反映的还是高中前两年的学习成果,别忘了,还有高三一年的学习时间,这一年的成绩可能会发生翻天地府的变化,以我自己为例,我会考成绩五门不及格(总共是九门)。我的第一年高考成绩语文100多点,数学96,英语79,大综合212分好像,总共491分。这成绩不算优秀,但对比会考五门不及格,是不是进步神速!491分在河南当年只能上大专。于是选择复读,03年又考了一年,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应该知道03年的数学是很难的,好多女生考完数学都是哭着出的考场。我的数学还考了97分,语文106好像,英语109,大综合250多分。总分考了561分,差重点线11分。这些是我会考五门没过的情况下两次的高考分数。

第二点就是,公布考生试卷难道很难吗?尤其是大众如此质疑的情况下更应该第一时间公布考卷和答题卡。而不是发一些空洞洞的声明。

第三,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如果还是和稀泥,负面影响还是会很大。


大非82273698


大概率是学生撒谎,应该是撒了一个谎,不停的要用新的谎言去圆,导致已经下不了台了。我读书的时候就有人缘好的那种初中,高中专门抄别人的答案抄过来的,老师都认为他成绩好,而我们都知道他的成绩不怎么样(其实问问这4个学生玩得好的,基本就可以真相大白了)还有我高三的时候有个人,高三一年就是他一个村的学霸给他递答案,老师都认为他成绩好,有次考试他坐我前面,我才发现他的套路,结果高考GG。还有初中的时候由于打印复印没普及,我班有个人初中3年,年年改成绩单(年纪大的可能知道那个时候的成绩单就是个execl表打印出来的,都是考完后,一人一张带回家)最后那个女生中考成绩出来后,家长闹到了学校,说平常成绩那么好,为什么这么多门功课不及格。老师说她成绩一直如此,翻出以前成绩单一对比,才真相大白。而且现在的智能手机的搜题软件那个强悍啊。


三毛152213014


这是河南招生办对外公开的一封信,里面提到了几个要点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1.从今年7月份开始,考生家长苏某、杨某就以公职人员身份,联名另外两名家长在网上实名发帖,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苏先生能拿到他女儿的考试考题试卷。

2.根据他们几名家长的反映,省招生办反复落实,调查的结果为: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所贴的条形码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是考生本人所答案,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的结果也以书面形式通知了考生以及家长。但是呢,考生家长还是不相信。

3.所以,家长选择了公开实名举报,希望彻底调查此事,现在已经进入了调查阶段,调查结果会根据上级要求向社会公布。

这是河南招生办对外公开的一封信,其实从这封信里面可以看出,这件事确定是考生说谎了,但是家长们不相信招生办的调查,他们愿意相信自己孩子所说的话。所以,现在只能让调查结果说话。

而从目前苏先生和卢女士提供的证据来看,苏先生的女儿说作文不是她写的,题目也不是她写的,但是从笔迹上来看,基本为同一人所为。我们现在静待结果就行。目前事情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只能到时候公开几名考生的答题试卷和答题卡了,这样真相一目了然。

关于此事,您是如何看待的?欢迎留言评论说说您的看法。


大叔探保


就河南省四名学生家长举报其孩子高考成绩被调包一事,我通过分析众多网友发帖的意见后认为:

一、做为一年一度的全国性高考,其实就是国考,整个考试流程和阅卷流程已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检验,出现弊端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而今年河南省闹出这样的事,不是考试监考与阅卷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而是四个考生在向社会撒了谎。

二、考生认为高考后公布的成绩与估分有出入,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如对照标准答案与实际差距确实很大,可以通过正当渠道进行申诉查分,但怀疑答卷调包之说焉何成立?

三、目前在这舆论风头浪尖之时,河南省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迅速行动,以事实为准绳,履行职责,迅速查明所谓“试卷调包”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原事件的真像,并适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的最终结果。

四、在正确与错识之间总有一方在说谎,总有一方是错误的,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就是纠正错误,还原真相,给所有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士一个可信的结果。




人生探索号


个人观点,这其实就是孩子们的一个闹剧,可能是孩子们没考好,没法向家长们交代,就随口撒了个谎,谁知家长们就认真了,孩子这时候也收不了场了,只能硬着头皮圆谎。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从图中苏小妹默写的作文可看出,虽然两篇作文题目不一样,但是字迹却很像,本人虽不才,但从默写的作文看,苏小妹的语文水平是真不咋滴,真不像能考627分的样子。

二,调换答题卡,风险大,概率小,而且是四科全换,对于今天程序异常复杂保密的高考制度,几乎是不可能的,退一万步讲,即使另一个人想要高分,想作弊,调换答题卡都能轻易做到,那为什么就不能重新写一份高质量的答卷来冒充呢?岂不比调换答题卡的风险要小?要简单吗?

最后,我想说,家长也不要盲目相信孩子,即使孩子说谎了,也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出现这样的事情,家长和孩子都有责任,家长也应该好好反思,平时是不是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平时有没有跟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过,有没有听取孩子的内心呼唤,希望有关方面能尽快查个水落石出,给家长和公众一个交代。


金嘉利珠宝首饰


对于这类问题,我真的不太乐意回答。原因是因为,眼下真的有个别学生缺乏了诚信,甚至也可以说,没有了诚信。


由于现在的高中招生,可不像往前,都是一些优等生才能考上的,或者说,是一些差不多的学生才能考上的。可是现实并非如此,有的学校为了自身利益,于是也就降低了招生门槛,也就是计划外招生。只要拿钱,可以说,什么样的学生都要,这一点,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前段时间,我发过一部分高中学校的统招分数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其分数差距着实相当的大,从那些数据中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所以说,就有一部分程度不太好的学生进入了高中,要知道上学可不同于其他,它靠的是基础,靠的是努力,靠的是刻苦,靠的是勤奋,可遗憾的是,却有个别学生做不到这一点,它们有的不是往学习上用尽,不是往学习上用心,而是耍小聪明,玩歪门邪道,平时的作业,有作业帮,甚至有抢手,平时的考试,有的是想尽办法的作弊,特别是手机作弊,这方面有的让老师无法置信。甚至是老师,学生都彼此的清楚,彼此的明白,但是老师又有什么法子呐。所以造成了个别学生,平时不学习,甚至不努力学习,可是到考试时,却也考的不是太惨。就这样个别学生凭借各种手段,各种方法隐藏了自己,从而蒙骗了老师,蒙骗了家里,可是真正到了高考的时候,也就真的无能为力了,也就是到了真正显示自己本事的时候了。

此时,作为学生的,它们心里是有数的,但作为平时看似还考的差不多的它们,为了搪塞家里,也为了顾及自身的面子,于是乎,当家里问及此事的时候,作为学生的难免支支吾吾,并附和着说,不可能呀?不可能呀,其实,此时

它们是心虚的,是没底的。

所以作为一个学生,无论学习好孬,都要尽力而为,对得起良知,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里,只有这样才能真的问心无愧。

千学万学,学会做真,千做万做,学做真人。

这就是我的一点看法,难免不妥,敬请各位谅解。


促成教育


发生在河南的这起所谓的高考答案调包事件究竟是“合理怀疑”还是“无中生有”,相信到目前为止不少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就在这两天,备受公众关注的该起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其一是河南招办以系统内部公开信的方式进行了回应。其二是涉事考生之一的信阳李某确认了答题卡上的笔迹出自其本人,排除了调包可能。

河南招办在信中称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

从上述回应的核心内容来看,河南招办的回应还是相对很有底气的,而这种底气的来源很有可能真是他们所复查过的考生试卷。在纪检监察部门宣布已经介入调查的情况下,招办的发声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今日之花必是明日之果,弄虚作假的后果等于是罪上加罪!

不过对于招办的这份回应事实上不少公众并不买账,其原因在于大家没有见到涉事考生的具体考卷,正所谓“口说无凭”,有理更得有据。

这种质疑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是实际上的操作性并不强,因为即便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行为也不可能完全面向所有的大众。于是乎,河南招办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考生自己查阅自己的考卷与答题卡。

信阳考生李某在见到了自己的试卷与答题卡后已经确人了笔迹,由此针对他个人的调包说便不能成立,之前的说辞很明显已经可以确定为谎言。

涉事的考生中除却了这位信阳的李某还有商丘考生余某、洛阳考生杨某,以及郑州考生苏某,三人同样都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有所质疑。与李某不同的是另外三人除了通过正常的途径进行申诉外,还已经向各自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了案,而警方则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进行了受案。

李某如今承认了笔迹否定了调包,其行为或许可以得到公众的谅解,能够全身而退。而已经报案的那三位如果最终被证实调包之说纯碎是无中生有,那么其行为已经涉嫌谎报警情,属于典型的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于他们而言,即便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恐怕也只有硬着头皮沿着现有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了,因为舆论的压力不允许他们后退一步。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你想要利用它的同时也可能会伤了自己!



通城丹妹


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出入太大而质疑被调包:因果不成立

平时的考题和高考题是不同,具体有哪些不同呢?

虽然都说有4个区别,但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这两点:

1、出题人不一样

我相信大家平时在学校的考试,基本都是本校老师出题的吧,就算的大型的模拟考,出题也只是具有权威性的高中老师。但是高考试题不一样,高考试题一般是由国内比较有权威的大学老师出的,并且题目的严密性和难易程度与平时的考题都不在一个水平上。尤其是作文题,都是紧扣国情或者社会热点,我相信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

图:网络

2、目的(性质)不一样

比如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大三平时的模拟开卷基本都是在考察我们的初高中的知识储备或者考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以便于后面能让我们查缺补漏并且学习相关的答题技巧。并且每次的模拟卷都会有一定的套路在里边,主要是让我们知道对同一类题目的答法,以及对某类题如何作答更容易得分等等。

而高考题却没有固定的套路,但恰恰是因为没有套路,所以高考题在命题的角度、方法,还是题型上基本每年都在创新,从各地的模拟卷基本押不到真题或者相似的题就可见一般。就像专家说的,高考题是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

图:网络

所以,我觉得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是不挂钩的。不过鉴于估分与真分的成绩能相差这么大的,我确实没见过,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了。

那现在既然不是被掉包了,那结果要不就是孩子在说谎,这一次确实考失利了但接受不了;要不就是孩子的平时成绩估计有一定的水分在里面,或者说这并不是平时成绩(只是偶尔性?)。


保险助手服务


首先,我想问问质疑者,你知道有小猿搜题这种神器吗?你知道现在学生作弊的手段有多么匪夷所思吗?你知道谎言说一百遍就连说谎者自己都信了吗?你们不知道,不知道你质疑什么?

其次,我可以这么说,高考作弊的可能还是有的,前后左右偷看几眼,有这种可能性,但你得保证你前后左右都是学霸,要是比你还不如的学渣,你就哭着跳楼去吧!

我主要说的是:高考调包,绝不可能!

你只要想一想,调包的过程该怎样进行?

首先,你得提前买通编排座位的,让他给你排一个学霸在前后。你还得保证这个学霸不会发挥失常,没有任何背景。以免东窗事发他没能力弄死你。

然后,你得买通招办安排监考人员的人,提前搞清楚你在哪个考场,由谁监考。

然后你得买通两个监考员,由他们进行调包。

然后,两个监考员还得精通文理,所有的题都会做,能一眼判断出被调包的试卷是否能得高分,然后,更换二维码,这是最难的,我认为即使前面所有步骤都神话般完成,更换二维码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个只能在微机上操作。

如果在考场上无法完成调包,试卷被交到考点办公室,统一装订,封存,这时调包就更不可能。你无法知道哪张答题卡是你的。那么,可不可能你当一回江湖大盗,潜入试卷存放处去调包?我可以告诉你,那比抢银行还要难。

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就有人不愿意面对事实,宁可相信道听途说。太多的国人,缺乏理性的思维,患有"被害妄想症",你要让他们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公理的,好像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