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汉族最著名,使用时间最长,质量最上乘的军刀是从西汉一直沿用到唐的环首刀。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环首刀诞生于我国西汉时期,是由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的直刃长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环首系的刀(刀柄端带金属环),是漫长华夏文明中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武备种类。它一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主力近身格斗武器保卫着华夏文明的繁衍和辉煌。而环首的出现应该是出于实用和美学的双重原因,既可以起到平衡配重效果、又可连绳套挂手稳定握持、还能坠挂饰物和刀穗。

环首刀最初是做为骑兵的劈砍武器来取代原本的汉剑。汉剑由于双面开刃而不利于马上作战、不利于劈砍、易折断,这在对匈奴骑兵的近身战斗中非常不利。而环首刀单面开刃、厚脊,在当时而言是最利于砍杀的兵器,加上强弩铁戟的长短程配合,大大加强了汉骑兵的攻击力(当时世界上尚未出现马镫)。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由于汉代尚武,墓葬中多有兵器,使得汉代环首刀出土众多,得以让我们一窥其貌。汉代的钢铁环刀是由百炼钢工艺加工而来。百炼钢工艺,简单理解就是将冶好的铁块或高碳炒钢,经过不断的加热折叠锻打,去掉氧化物杂质、渗碳,最终得到刀条。除此外,汉代的刀就已经有了钢铁复合工艺,把含碳不同的钢铁按不同层次锻打为一体,使得刀刚柔相济,在剧烈的格斗中不会变型断裂。(对刀剑感兴趣,可添加师傅微信:Z15168020069,了解更多)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通过热处理和淬火工艺来让刀刃变得更加坚韧,甚至已经出现了覆土烧刃技术;还有精细的研磨工序,让刀在保持锋利的同时更据有了独特的美感。出土的汉代钢铁环首刀,除了质量明显优于同时期罗马帝国的Gladius短剑(罗马的金属热处理技术其实很差,出土的Gladius短剑基本都属于熟铁)外,一部分的质量甚至超越明清时期的刀剑。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环首刀在西汉开始普及使用,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士兵几乎人手一把环首刀,环首刀成为了衡量军力的重要指标,《太平御览蒲元传》中提到,三国时的诸葛亮曾命“蒲元”这个人造刀,蒲元在斜谷开工,为了造出好刀,还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称为“神刀”。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剑录》中描述,孙权在黄武五年(西元226年)造剑十口、刀万口,从这可看出,剑在这时已成为玩赏用兵器,而刀则为士卒实战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万来计算。

在三国之后,环首刀作为一个经典和传奇横跨过近300年时光直到唐代中期。环首、窄身、长刃、直背,这系列特征的环首刀在华夏武功最灿烂辉煌的一千年里扮演了无与伦比的主角。(对刀剑感兴趣,可添加师傅微信:Z15168020069,了解更多)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环刀这一套制刀的技术,从汉代传承到唐代,而后日本进口唐大刀,开始仿制出唐样大刀,并继续摸索实践,最终成为了如今驰名天下的日本刀族(主指太刀、打刀、忍者刀)的基本流程。汉刀、唐刀、倭刀,可以说是东亚特色长刀的一脉相承。

到了宋代,尽管已经变成了熟铁刀身、刃口夹钢的宽刃刀时代,但宋军甚至金军最普及的制式刀依然保留了环刀的大量特征。此后的夹钢环刀一直到了民国抗战,依然在当时装备落后的限制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西汉是钢铁的时代,蓬勃兴起的炼钢业将汉军队铸成为那个时代罕见的钢铁雄师。除了钢铁的盔甲,钢铁还给兵器提供了更为坚韧的骨骼,催生出长度超过1米的环首刀、长度超过1米4的汉剑。在尚无马蹬的骑兵眼中,环首刀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厚实的刀背将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使他们化身为扑袭的猎鹰。同时,做为一种荣耀,从西汉起佩戴一把精工装饰的环首刀也逐渐成为了继佩剑之后,文武百官的又一种尚武尊崇。(对刀剑感兴趣,可添加师傅微信:Z15168020069,了解更多)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汉代起,环刀在千年历史里始终是战场主力兵器、世界上最佳的近身格斗兵器,到了我们引以为豪的盛唐时代更出现了新的衍化。除刀茎的构造成熟外,唐刀在汉刀基础上更加注重装饰,刀在作为兵器的同时越发的华美奢靡。型制上,书云唐时:“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其中障刀、横刀为近身实战兵器,特别横刀在唐军中装备比率极高。

横刀初唐时与传统环首刀无异,唐中期开始去掉了未端的环首(大概是为了方便双手握持),加强了护格,可惜的是去掉环首后的横刀国内并无实物出土,只有现存于日本的“唐大刀”作为参考;仪刀则基本仍为环首刀龙雀大环的样式,主要用于王公贵族、御林仪仗的配带装饰,在陕西出土的唐代环首刀应为此仪刀;陌刀则仅见于描述,无任何实物,网络上仅有大量的猜想图。个人猜测拥有“人马俱裂”这样恐怖杀伤力的陌刀应该演化自汉代的双手环刀和断(斩)马剑,型制就像图中一般,不会脱离当时普便刀的制式,直身、长刃、长柄、环首。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元代,环首刀从汉族军队中彻底消失。之后的朝代在刀剑设计上只保留了柄上的环首,而刀身设计则基本是游牧刀的翻版(雁翎刀,柳叶刀这些著名的游牧民族弯刀成为中国的主流。)环首刀作为汉族的杰出兵器渐渐被人们遗忘。

环首刀诞生于“汉族”这个中华民族主体构成民族的形成期,它默默无闻的守护着襁褓中的汉人,朴实无华却威力惊人。多少大汉好男儿手握着它,劈进入侵敌寇的身体、痛饮着他们的鲜血,实践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在华夏大地上不断传承着的环首刀族,多少次握在它的创造者中华儿女的手中,驱逐侮,保障了强汉盛唐、延续着繁宋正明。直到二战,它依然在日寇的枪林弹雨中贮立,象征着这个延续了五千年的伟大族群不屈的脊梁,高唱着冷兵器在人类战争史上最后的凯歌。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table><tbody>
震古烁今的大汉脊梁——环首刀

龙泉宝剑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万里横戈探虎穴, 三杯拔剑舞龙泉”【名刀、名剑、名兵器】、【刀剑知识】、【解密铸剑工艺】、【对话工艺师】、【强悍性能测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