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折叠屏手机来了:2019迎柔性OLED元年 产业链68股解析

三星、华为、苹果等主流手机厂商均在“折叠屏”这一方向上加码布局直接印证了“折叠屏”将是下一代智能手机产品的确定性迭代发展方向。基于可卷曲设计,未来柔性OLED也将有望在大尺寸应用上开始成规模渗透应用,2019不仅是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元年,也将是大尺寸柔性显示的元年。

什么是柔性显示?

折叠屏设计是采用一整块大面积的柔性可折叠OLED屏幕来实现。目前柔性OLED在手机上的应用还是以平面形态(例如iPhone X)或是固定弯曲形态(例如Galaxy S9)为主,若要实现可折叠的功能,还需要在目前的柔性OLED显示模组中进行多个环节的调整(例如盖板、OCA胶、偏光片等),但对于柔性OLED面板本身的工艺制程而言并无实质性变化,因此讨论折叠屏就是讨论柔性OLED。

2019将是柔性显示元年

三星

已公开展示折叠屏样机,预计2月20日发布首款商用产品“Galaxy F”。依靠在柔性OLED屏幕技术上的领先性,三星的折叠屏OLED手机在主流厂商中率先亮相,已于2018年11月在其SDC(Samsung Developer Conference)开发者大会上将首款产品的原型样机向公众展示。已公布的邀请函显示,三星将在2019年2月20日召开新品发布会,届时将发布旗舰新品Galaxy S10。考虑近期三星对此次发布会采用的宣传标语“展开未来”,我们预计三星的首款商用折叠屏手机产品“GalaxyF”(该命名为产业链猜测结果)也将在此次发布会上正式面世。

华为

2019年1月24日,在华为5G发布会暨2019MWC大会预沟通会上,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透露将在2月24日巴塞罗那2019MWC大会上发布华为首款折叠屏旗舰手机,并将搭载5G通信功能。根据Digitimes报道,华为该款折叠屏产品将采用“外折式”设计,展开后屏幕尺寸达8英寸。

OPPO

根据Digitimes报道,2018年11月OPPO的产品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可能将在2019年2月的MWC大会上发布折叠屏产品。2019年1月21日,OPPO对外发布MWC大会邀请函,其纸质邀请函采用折叠式设计,叠加其宣传视频中的折叠元素,我们预计OPPO也将在2019年2月底的MWC大会上展示其可折叠手机产品。

小米

2019年1月23日,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在微博上发布一小段视频展示了小米的折叠屏工程样机,该产品采用双折叠的外折式设计,是否量产以及正式发布时间目前未知,但说明小米已在折叠屏这一方向上深度布局。

苹果

由于其机型数量少,单个iPhone机型的全生命周期出货量通常上亿部,因此苹果在大的产品形态创新方面较为谨慎,目前并未透露较为确切的对于折叠屏产品的规划。不过截至目前苹果已申请多项与折叠屏相关的专利,显示其在折叠屏这一方向上也有所布局。

LG

全球首发可卷曲电视惊艳市场。2019年1月初的拉斯维加斯CES展上,LG发布了全球首款可卷曲电视“OLED TV R”。该款产品将65英寸的4K柔性OLED屏幕放置于铝合金外壳底座上,屏幕可以像纸一样被卷曲收回底座内,拥有Full View(整块屏幕全部展开)、Line View(只展开部分屏幕,显示时间、照片或是音乐操控界面)和Zero View(完全收回屏幕,使用音响来欣赏音乐)三种使用模式。该款产品的屏幕完全展开需要约15秒,支持高达5万次折叠展开。

券商观点

广发证券

柔性OLED全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于折叠屏对于需求的拉动,面板厂商以及上游的设备和材料相关企业迎来发展契机。另外,相较于原有普通的直面或是固定曲面形态的柔性OLED屏幕,“可折叠”OLED屏幕在盖板方案、OCA胶和偏光片三大环节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并且为了配套折叠屏设计,智能手机需配置全新设计的折叠转轴,并且出于降低机身厚度的考虑有望采用新型的结构件方案,产业链多个环节迎来新机遇。

申万宏源

可折叠手机的成功推出将有望塑造手机新生态,加速OLED渗透率提升,带来PI等新兴材料变革同时提升发光材料需求,而国内面板厂商逐渐成熟崛起,为材料国产化配套奠定了基础,上游材料企业有望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推荐关注板块投资机会。柔性显示材料重点推荐:新纶科技(常州三期CPI涂覆、OCA等柔性显示材料)、鼎龙股份(PI浆料),关注时代新材(PI膜);有机发光材料重点推荐:濮阳惠成、万润股份、强力新材,关注飞凯材料;薄膜封装材料重点推荐:雅克科技。

东方证券

柔性OLED是智能手机的确定性创新方向,国内厂商近年来坚定布局柔性OLED技术和产能,并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京东方成都柔性OLED产线自量产以来产能良率爬坡进度顺利,产品已搭载于国内大客户旗舰机型,同时于去年底宣布在福清投资建设第四条柔性OLED产线,四条线规划192k的月产能将跃居全球第二;而深天马、维信诺、柔宇等其他国内厂商的柔性OLED产线去年均陆续投产,并与国内外行业伙伴广泛展开合作。随着国内厂商不断在智能手机OLED显示领域取得突破,未来有望打破韩国厂商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并凭借显著的盈利水平使各公司整体业绩长期受益于OLED发展趋势。同时,作为手机显示屏发展的下一个方向,可折叠手机被许多厂商提上日程,三星、苹果、华为等科技巨头均已披露可折叠手机产品发布计划或技术专利的获取情况,柔性AMOLED面板是实现屏幕折叠的关键技术,国内领先布局并与终端品牌紧密合作的厂商有望率先受益。

中信建投

折叠产品的推出或将真正打开柔性屏市场需求空间,其所占空间小、携带便利等优势有望带动市场增量需求,而柔性显示驱动IC、FPC、Cover材料等模组配套等成本随着供应链成熟仍具备下降空间。持续看好柔性显示长期渗透趋势,建议关注京东方、维信诺、大族激光、精测电子等。我国OLED面板企业在建产能进入密集投产期,对OLED材料的需求高速增长,国内OLED材料企业迎来发展机遇。OLED发光和传输材料重点关注万润股份、濮阳惠成、强力新材;柔性显示膜材料重点关注新纶科技、丹邦科技、康得新、万顺股份、时代新材。

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

精伦电子 600355:持有华美晨曦光电39.6%,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事交流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ACOLED)照明面板研发营运的公司,已完成实验室工作,试制出能稳定工作的AC-OLED样,正在进行中试和小规模试制并寻求A轮融资。

星星科技 300256:

18年5月,拟募资投入带压感功能的3D曲面OLED触控显示模组。

领益智造 002600:子公司帝晶光电所研发的AMOLED以及INCEN和柔性显示等高端显示器件的新产品已经有小批量量产,规模不大。

凯盛科技 600552:国内最早生产ITO导电膜玻璃的企业;OLED模组目前还处于开发试验阶段。

深天马A 000050:AMOLED面板产能国内第二,18年全部投产有84K/M产能;上海天马55代 AMOLED产线15年底率先量产,第5.5代1/4切割后的∝LED蒸镀封装玻璃基板1.5万张,该产线已于2016年率先向移动智能终端品牌大客户量产出货;武汉天马第6代 LTPS AMOLED产线17年4季度投产,投资145亿元扩大产能,合计形成月产375万张柔性 AMOLED显示面板的能力具备异形切割技术的能力,全面屏已经量产交付。

濮阳惠成 300481:已量产芴类衍生物为OLED蓝色发光材料;公司计划开发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其他OLED功能材料;顺酐酸酐衍生物产品的年设计产能将达到3万吨。

同兴达 002845:AMOLED模组2018年开始试产,触显一体化已大批量生产,oncell一体化项目赣州一期已经投产,并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智云股份 300097:子公司鑫三力OLED模组自动化设备,已在国际大客户的智能手表曲面屏项目上获得认可目前全球有能力研发此设备公司不到10家;公司主要产品为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及检测设备,用于部分平板显示生产后端模组组装工序环节,包括清洗、COG、FOG、BLU组装、检测等,为国内平板显示模组组装 Bonding设备供应龙头厂商,在 Bonding、检测等环节拥有较多经验与技术积累。

大族激光 002008:公司拥有OLED技术包括激光切割、激光修复、激光剥离和自动画面检查,在OLED的所有激光工序中,已布局研发的有10道左右,在2017年量产2道,其余将在2018年量产,中小功率激光设备业务占公司的营收比例在60%左右。

联得装备 300545:主营显示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是国内少数几家具备全自动模组组装设备研发与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产品以贴合热压设备为主;基于OLED技术应用的高精度偏贴设备、绑定设备、曲面贴合设备,全自动CO邦定机和全自动封点胶可量产,公司正全面切入 AMOLED显示器件模组设备的研发销售。


注:以上柔性OLED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名单仅为部分内容,若看最全名单,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金融界股灵通(ID:jrjstoc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