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虽然从建窑学得烧制兔毫盏的技术,但是就黑釉的变化而言,吉州窑又更胜一筹,在建窑黑釉瓷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创造出玳瑁斑、鹧鸪斑、油滴、剪纸贴花、木叶贴花等等新的装饰手法。
在南宋中后期的岁月里,吉州窑成为宋代民间黑釉瓷的精品。
兔毫盏是宋代建窑和吉州窑都有所烧制的茶盏品种之一。其形成是因为烧制过程中窑内温度的变化,釉中铁元素析出到釉层表面,流动时形成如兔毫般的结晶体而得名。
建窑兔毫盏尤其精致、著名,吉州窑也产兔毫盏,但因为是民窑烧造,所以其制品多拙朴粗陋一些。
建窑兔毫盏的色泽有白、黄、灰等色,因而也被分别称之为银兔毫、金兔毫和灰兔毫。
苏轼《试院点茶诗》中有“忽警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鸦儿酒”句。
宋徽宗《大观茶论》也言:“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香色也”,“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
北宋蔡襄的《茶录》说得更为透彻:“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体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宋代祝穆在其《方舆胜览》卷十一中言:“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然其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又难得之”。
可见建窑的兔毫盏在当时是名器,十分难得。
在建盏中,除了兔毫盏外,还有几种非常有特色的品种:鹧鸪斑、油滴釉和玳瑁斑。这几种釉彩装饰在吉州窑器中也都有所运用。
鹧鸪斑也是宋代很多窑场纷纷使用的一种著名结晶釉,因釉面外观酷似鹧鸪胸前羽毛的斑点而得名。
北宋初年的陶穀《清异录》记载:“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
油滴釉又被称作“雨点”或“滴珠”,最早由福建水吉镇的建窑烧成,以后南北各地竞相仿制,但滴珠不及建窑的大。
玳瑁斑是吉州窑器的代表品种之一,是在黑色釉面上洒以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块,形成龟背纹样的颜色。实际上玳瑁斑是一种双色釉,底釉是一般的黑釉,面釉则是一种掺灰的含铁量较少的玻璃釉,经涂洒而成玳瑁斑状。
建窑油滴盏
交流建盏知识与文化,加笔者V:3038131498,暗号“玩盏”
閱讀更多 建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