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時候哪些零食是你念念不忘,最有記憶的?

斗笠少年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菜梗了。

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門口都有小賣部,賣各種各樣的零食。我記得那個時候菜梗不是一包一包的賣,而是一盆一盆的,放在一個大盤裡面賣,你要買的話就是拿裁好的報紙給你裝,1毛錢差不多就是用一個成年男性巴掌那麼大的報紙裝,用筷子給你夾,夾的差不多就是了。那時候我比較內向,有錢都不敢過去買,每次去都要默默地在心裡鼓起好大的勇氣才敢去買,有一次放學之後去買了,也不敢在路上邊走邊吃,想著放兜裡,回去躲在家裡吃。回去之後半道被別的小朋友拉去跳繩,就忘了這茬了,哈哈,後面用報紙包著的菜梗就把我的褲子兜都浸溼了,褲子外面都是菜梗油,還是被別的小朋友看到後告訴我的,尷尬了。

我現在都還會偶爾去買來吃,挺好吃的。那個時候班上有人買,就會分給別人,我記得我們當時是這種吃法的:先把一根菜梗放在嘴裡面慢慢吸,吸了很久等差不多沒味道了,就拿出來用牙齒一點一點撕下來吃,哈哈,一根菜梗要吃好久。

還有別的一些零食,比如冰袋,一毛錢一袋的,經常吃,後面就吃七個小矮人了,有七個,可以分給別人,買一袋夠吃好一會。還有別的,比如,跳跳糖、大大泡泡糖、QQ糖、口哨糖、山楂等等都吃過。


程序員萍萍


80後,小時候家裡條件一般,大概就是中秋節,會一家四口分享一個月餅的程度。

那會物資也比較貧乏,能買得起的零食不多,但每一樣都是滿滿的回憶。

1.小辣椒棒棒糖

這個不記得是不是5分錢一個了,小小的,光滑的小紅辣椒樣式的棒棒糖,甜絲絲的。今天特意在網上找,看到的都是上面粘了白糖的,也沒得記憶中那麼好看。是我記憶偏差了嗎?

2.綠豆冰棒

這個絕對是我小學階段最愛的冰棒。

那會是一毛錢一根,買10根的話,老闆會送一根。算貴一點的啦。就是很簡單的紙包裝的冰棒,但綠豆味超濃,解渴解暑。我特別喜歡綠豆多的。

家裡條件稍好的同學,拿出一塊錢,就可以請11個同學吃,成群結隊地,特別開心。

而且夏天暑假在家時,經常會有人揹著白色的泡沫箱,蓋著厚毛巾,叫賣冰棍。那份吸引力真的比電視機大。

3.酸梅粉

這個我真不記得價格了,好像是一毛?那會人民幣的面值,分、角,是我最常用的了。

酸梅粉好小一包,裡面還會附贈一個小勺子。那個小勺還有很多造型,有的特別漂亮,我小時候還收藏過呢。

你可以選擇幹吃,就一勺一勺地吃,酸甜的刺激強烈,是我的最愛啦。

也有同學會拿酸梅粉泡水喝,這個我覺得太寡淡了,但放涼涼的,也很不錯。

4.東寶奶味飲料

這個我真的從沒見人說到過。是不是隻有湖南某地有啊?

我小時候真的喝過,是類似娃哈哈一樣的口感,大人哄孩子時,買得比較貴的就是它了。

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完全消失了,好像都變成娃哈哈了。

5.辣片

我們那會吃的辣片,不是現在的辣條,是真正的豆腐皮泡泡幹類型。我固執地認為,它的口感要比現在的辣條辣片好。

老闆是一大袋的,一毛錢一片,這時候物價上漲一點了。

貧窮如我,每次捏著三毛錢,去買兩塊辣片,和酸梅粉。有了它們,看《小龍人》時,樂趣多了很多啊。

其實記憶中的實物和我找的圖片還是有差距。

6.健力寶

小時候第一次喝,驚為天人啊:怎麼會有這麼好喝的飲料?

雖然我不記得價格,但對我來說,肯定太貴了。因為我沒有自己買它的記憶,好像每次都是過節或者大人心情很好時,買來給我喝的。

後來,健力寶再戰江湖時,我特意買了捧場。可惜,現在再喝卻覺得它的味道有點淡,好像不是記憶中的感覺了。又或者是,我的舌頭已經被芬達什麼的馴服了。更真實的原因是,我到了某個年齡,突然不再愛喝碳酸飲料了。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比如大大泡泡糖。但鑑於我從小到大就沒有徵服過泡泡糖,沒有吹出過一個像樣的泡泡,太挫敗,我就不貼圖說它了。

作為80後,真的是見證了國家發展的歷史,現在再回憶這些童年的零食,既感慨當時的快樂滿足,也唏噓當年的貧窮。

尤記得當時寫作文,幻想未來的世界,還寫著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呢。

但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讓我更愛這個國家。


汪梓維


回不去的童年,但是在我們80後這一代還是非常幸福的,雖然零售當然不如現在的多,但是那個時候就是小小的一個大大泡泡糖也能讓我們吃上半天,並且玩出新花樣,吹個泡泡就可以玩。對於我來說,小時候可以吃的零食還是非常的多,現在大部分已經沒有了,還是有小部分還存在,但是已經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回味一下。

大大泡泡糖

小時候饞了就想嚼東西,一個一毛錢的大大泡泡糖就非常滿足,剛開始嚼味道是香甜,後面沒味道了,也能玩上半天,最開心就是和夥伴一起比誰的泡泡更大,一個不夠大就兩個一起吹。


果凍啫喱

果凍,說是果凍,其實那時候根本不是,只是一種稍微有濃度的汽水,做成各種造型。不過現在已經徹底消失了,如果說非要找一個相似的,那就是現在的棒棒冰,還有點感覺。


酸梅粉

可能是天生怕酸,尤其是酸梅這種東西,想想牙就發軟,所以吃得不多。不多入口即溶,酸酸的涼涼的,感覺還真是蠻好的。當初同院的一好友劇喜歡吃,一口氣能吃2、3袋,至今佩服不已。提到酸梅粉就不能不提到他附贈的小勺,這應該是收藏界的鼻祖了吧,茫茫多的種類,有哪位收集齊了?簡直是曠世奇才啊。


棉花糖

棉花糖,現在也有棉花糖,不過不常見了。當時我小時候棉花糖是一件很稀罕的美食,稀罕不是說少見,而是比較“奢侈”,經常都是表現好了,或者考試成績好了才能吃一個,入口即化,甜甜的太好吃了。


冰糖葫蘆

現在冰糖葫蘆很普遍,而且很多都開成連鎖店了,而且口味有很多種,有水果,有山藥等到,我說的只是那種傳統的老式冰糖葫蘆,只有山楂外面裹一層糖稀,紮在一個草垛子上,沿街叫賣,那時候做法很簡單,但是感覺特別好吃。


糖人

糖人是我國傳統的一道特色小吃,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賣糖人的,小時候最喜歡圍在賣糖人的攤位邊,看著老爺爺用糖漿畫著各種各樣的動物,那時就覺得老爺爺的手藝非常精湛,畫出來的糖人都非常好看,當時買了都不捨得吃,總是等到它快化了時候才吃。


連陽地區第一吃喝玩樂


我們小的時候,相對還是比較物資匱缺的年代,基本是油條1毛5一根的物價。答主生於普通人家,家裡也沒有那麼富裕,那會除了日常三餐,幾乎沒有太多的小零食,回想起來,唯一留在記憶中比較難忘的怕就是用廢銅鐵跟走街竄巷收廢品的小販換來的敲糖了。

“廢銅廢鐵雞毛換糖咧”,小時候每次在家裡一聽到這個叫賣聲,感覺就跟過節了一樣,立馬跟表哥兩人興奮地跑出去看,這時,周圍已經擁著好幾個孩子在旁邊,他們伸著腦袋,眼巴巴地看著筐上面的糖,急切地問著多少東西才能換一塊糖吃,得到回答後,各人都匆忙地往家裡問大人去找各種能換糖吃的舊物。待小販從整塊糖上敲了一塊下來後,迫不及待地咬一口放在嘴裡滿足地吃起來。糖無論在什麼年代,對於孩子來說都有著不可抗拒的魔力。

有一次我和表哥兩人到處翻遍了都沒有找到能換的廢銅鐵,很是愁惘了一陣,表哥突然悄悄跑出去,一會兒回來時從懷裡掏出一個秤砣出來,原來他偷偷地跑去曾祖父屋裡,把曾祖用了多年的長秤的秤砣給拿了出來。印象中那個秤砣很重,我們去找小販換了兩個比往常大很多的糖,那會還心想,表哥真是太聰明瞭。等到曾祖回來發現他的秤砣不見了,當知道是被拿去換糖時,把我們狠狠揍了一頓。雖然已經過了二三十年,可是當時那糖的甜味卻始終忘不了。那是兒時一段無法忘卻的美味與記憶。


姚晴


在我的童年時代有很多零食特別難忘,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衛龍辣條和小冰棍。

第一,辣條。

在小學的時候,我們每天上學去的路上總會買一兩包衛龍辣條,那時候還有辣片,辣塊兒,還有牛板筋,都是當時特別好吃的辣條。

那時候我們幾乎都是無辣不歡,每天不管吃不吃饅頭,都要買辣條。

第二,冰棍。

小時候,吃的最多的除了辣條就是冰棍了。


小時候可喜歡吃那種帶各種顏色的小冰棍,還有老冰棍。那時候還有那種小袋的汽水,凍一下,我們稱它為‘’冰疙瘩‘’。當時覺得夏天吃那最爽了。

第三,泡泡糖。

小孩子都是比較喜歡吃糖的。那時候有好多種類的糖,有小白兔糖,還有像這張圖片上的泡泡糖,還有那種奶片。還有深水炸彈,那種可以泡水裡邊的。除此之外,童年時代還有很多其他好吃的零食。比如:幹吃麵,蝦條,星球杯………好多說都說不完,總之童年那些零食現在好多都沒了,想起來都是回憶。


勿忘初心282653483


我是93年出生的,那個時候家裡比較窮,也沒什麼錢去買零食,偶爾親戚來家裡帶點零食,父母都要藏起來,表現好就獎勵一點,例如考試拿獎狀之類的。記憶最深的有以下幾種:

1.白象方便麵


這可是最奢侈的零食,五毛錢一包。偶爾得到一包,能吃一整天。總是把它揉的很碎,放在課桌裡,趁老師板書的時候偷偷摸摸的塞一點碎碎在嘴裡,也不嚼,用唾液去軟化,然後一點點的嚥下去,那感覺,整個班裡的孩子們都羨慕。面吃完後,還有調料包,誰跟我好,就倒一點給別人,然後用舌頭慢慢的舔,那感覺,太美妙了。從此以後,班上的小夥伴都聽我的,再也沒人向老師打我的小報告!同時期還有華豐、小當家、福滿多等等!


2.果丹皮、辣皮



果丹皮和辣皮佔據了整個童年!果丹皮零售價1毛錢三個,辣皮一毛錢一張。小時候一聽到雞叫就趕緊跑雞窩去,偷雞蛋去村上的小賣部換零食。一個雞蛋三毛錢,經常換三個果丹皮和兩張辣皮,揣在兜裡,一點點的撕著吃,吃完後還要把手指頭包括果丹皮的包裝舔的乾乾淨淨的。包括現在,我依舊很喜歡吃辣條,只要去超市,總會買一大包。

3.泡泡糖




泡泡糖零售價一毛錢兩個。一個泡泡糖可以嚼一天,寧願不吃飯,也捨不得吐,一直嚼到苦。泡泡糖裡面的貼紙貼在身上,搓半天才搓掉,時間一久,就變黑了。那時候總是把貼紙攢起來,捨不得丟,貼在新買的作業本上,貼在獎狀上。同時期還有大大泡泡糖,比巴卜泡泡糖,西瓜泡泡糖。

過去的一切都很美好,只是一切都回不去了,歲月留給我們的只有回憶,而這些回憶就是最美的。


夢想健忘症


泡泡糖啊!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看到別人在最裡面記嚼來嚼去,然後再吹個大泡泡,別提多羨慕了。可是那時候沒有錢買,有一次竟然把別人吐掉的泡泡糖撿起來吃。我記得品牌有大大卷,是那種像捲尺一樣的。

另外,我念念不忘的是奶糖,那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佳佳奶糖和喔喔奶糖。味道非常濃郁,至今懷戀,可是現在見不到了。市場上的都是阿爾卑斯和大白兔等,但是卻沒有了購買的動力。

如果,我看到喔喔奶糖,佳佳奶糖或者金絲猴奶糖,我一定會買,一定能吃出童年的味道!

類似的童年零食還很多很多,那時候只要幾毛錢就能買到,我記得的還有唐僧肉,話梅肉等。

黃鶴一去不復返!







淮左拍攝VLOG


直接說!

1.喔喔奶糖,金絲猴,小龍人奶糖。小時候吃糖最喜歡這三種啦~~最喜歡不是太軟也不是太硬的那種質地,能比較輕鬆就咬開但又不會太軟太粘。口味就是單純的,單一的,正到爆的甜牛奶的味道。甜膩濃醇,不喜歡喝牛奶的我卻意外喜歡這幾款奶糖。

2.麥麗素也叫朱古力。同樣是甜蜜濃醇的味道,有甜牛奶味的同時也有淡淡的巧克力味。口感很驚豔,外面巧克力是滑滑的,裡面的芯香香甜甜入口即化,每次最愛吃裡面的芯啦!

3.石頭糖。小時候記得每個大一點的超市都有賣的。每次買其實主要原因是它的外表啦~口味方面現在的我覺得過於甜膩啦,不過小時候我也是必買的。

4.金幣巧克力。說實話小時候也沒有覺得它特別好吃,巧克力有點劣質巧克力的味道。但是就是喜歡,因為感覺每次能吃到那麼一大塊很滿足很踏實啊。

5.星球杯。這個東西我在大學期間還在吃😂也不算特別好吃吧,但勝在儀式感,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就會覺得每一口變得更好吃了。

6.無花果。很便宜,一兩毛一袋。學校門口小賣鋪必備的單品。酸酸甜甜的,現在給我我也喜歡。

7.小浣熊乾脆面。這個是管餓神器。餓了就吃一袋,很餓就吃兩袋。我記得有蕃茄味的,燒烤味的,牛排,雞肉口味的,名字聽著很誘人。口味也不差,方便麵永遠都不會太難吃。

8.健力寶。這個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品牌了吧。小時候能喝一罐健力寶那感覺倍兒時尚,倍兒有面。妥妥的時尚單品啊!現在罐裝不知道能否買到了,不過瓶裝的我前一段期間還買了呢。喝的是一種情懷吧!

9.香菇肥牛。哈哈,設計出這款零食的人應該是很喜歡吃香菇和牛肉吧!這東西應該就是麵粉類的,但是吃著有肉味,小時候吃不到好的它就是解饞利器。唯一缺點是口感有點幹,有點硬,有點難咬。

還有其他的,比如大白兔,酒心巧克力,卡迪那豌豆脆,各種辣條,都是童年經典。有的今天仍然能買到,有的就慢慢在市面上消失了。懷念小時候的時光,致我們再也回不去的歲月。🥺🥺











小短手大姐姐


歡迎各位友友踏上小編的時光飛船,我們即將穿梭到90後的童年時代,還請各位繫好安全帶,中途若是有所不適,也請不要隨意下車!

01 辣片

一說辣片,小編情不自禁地嚥了口水。那時候的辣條樣式有很多,片狀的、條狀的、塊狀的、串狀的,都是一毛錢,次次去次次買,從沒有覺得不好吃!

02 冰袋

記得有次小學一下課就跑到校門口小賣部,拿一毛錢去買冰袋。因為賣零食的老大爺總在外面招呼,卻不知我們在裡面已經喝了一袋又一袋,最後竟然還要再拿走一袋。

03 泡泡糖

那時候的泡泡糖裡面帶著各種各樣的刮刮紙,拼命地刮啊刮,始終沒有集齊過,卻把手上胳膊上貼的到處都是。泡泡糖捨不得吐就直接嚥到肚子裡去,卻又總擔心粘到腸子,現在仍是!

04 爆米花

一說大街上來炸爆米花的了,那肯定少不了我們的身影。只見老師傅嫻熟的一腳上去,爆米花灑的滿地都是,撿起來就吃,也不嫌髒,手裡裝不下了,還要用衣服兜著。

05 蝦條

那時候的蝦條算得上是奢侈品,沒記錯的話,是一塊五一大包。那時候一塊五要攢好久呢,畢竟家裡又不亂給零花錢,邊吃邊看電視。現在雖然經常在超市看到,卻從未再次拿起過。

06 方便麵

天方、六丁目、白象、北京方便麵,名字一想一大把,那時候家裡總會有箱親戚送的方便麵,所以小時候最喜歡走親戚了。不過呢,似乎現在身邊的方便麵只剩下康師傅和統一了……

07 娃哈哈

說實話,小編小時候沒有享受過娃哈哈,因為這些是屬於小孩子的。總會看到別人家的小孩手裡拿著家長買的娃哈哈,心裡那個羨慕嫉妒恨啊~

08 別人地裡的西瓜

估計所有農村的孩子都吃過這個吧,即便自己家種了西瓜,卻還是偶爾會吃下別人家的。忘不了那心驚膽戰的感覺,又忘不了吃到瓜時的開心,運氣不好還會抱個生瓜蛋子。

難忘的旅途總是短暫的,歡迎各位再次乘坐!


小陽同學啦


我小時候在農村,說實話那時候花錢買零食還真不多,什麼季節就上山上自己摘

毛針,我們這裡種植水稻,會在田埂上把雜草燒掉之後就會有這個長出來,嫩的很好吃,甜甜的

烏鴉果,忘記什麼季節吃了,顏色越深的越好吃,面面的也很甜


酸杆,找不到圖片了,跟甘蔗形狀有點像,紅色的不過裡面是空心的,很脆,有點酸,那時候覺得也好吃。

還有玉米杆,高粱杆,在沒有甘蔗吃的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這些。

還有山裡特有的八月炸

九月黃


三月發

夢子

野葡萄
這些都是我們這土生土長可以搞到的,其他地方肯定也有,名字不一樣也肯定有的,當地就這麼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