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买古树茶总被骗?十大真相帮你解套(下篇)

古树茶必须是纯料茶,如若在压制茶饼过程中在古树茶叶内掺入台地茶或其它非古树茶叶拼配的,就不再是古树茶,此类茶叶统称为拼配茶。

加工技艺精悍的纯料古树茶,口感汤色和营养成分如红酒一般,将随着年份而与日俱增。我们继续《买古树茶总被骗?十大真相帮你解套(上篇)》话题。

买古树茶总被骗?十大真相帮你解套(下篇)

5、越陈未必越香

普洱茶的存放是个大课题。只要是好茶,如果存放环境正确,短存期的茶和长存期的茶都很不错,不过普洱茶的转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止越陈越香那么简单。

什么叫存放合理?就是要满足三个要求:避免外界干扰,防止芳香类物质流失,合适的温湿度。

这个课题很复杂,对于初级茶友来说,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保持茶品的密封和合理的含水率。所以通风什么的就免了吧,那是为了防止发霉的,芳香类物质会快速流失。如果存茶还在考虑防霉的问题,说明还没入门呢。

在合理存储的前提下,茶品不同阶段的香型有不同的特点,不是和时间的正比关系那么简单。大体来说,前期的香更清扬一些,后面更醇厚一些。“越陈香越陈”可能更准确一些。

买古树茶总被骗?十大真相帮你解套(下篇)

6、是否古树和外形无关

常有各路大师通过干茶或叶底的外形来判断一款茶是不是古树茶,这都是胡扯。台地茶的品种简单,古树品种是丰富多彩的,包括:

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长的、圆的、扁的、柳叶形、卵形、心形;锯齿锋利的,锯齿模糊的;如皮革般厚的叶片,如纸张薄般的叶片。

这些外形差异都是品种不同带来的,和是不是古树茶没有很大关系。

过去受易武和勐海地区茶山影响,人们认为大叶才是正宗,现在这种观点已经逐渐被抛弃了。

唯一能通过外形判断是否古树的情况是,你知道原料就来源于这座山,而你完全清楚这座山有几个品种以及品种的特点。这个就不是大师能干得了的,能分出来的是茶农,当然出了这个山,茶农的经验也不灵了。

买古树茶总被骗?十大真相帮你解套(下篇)

7、理性看待名山

关于名山,记住三句话:名山一定有好茶,名山茶不一定好,好茶未必在名山。

第一句,名山一定有好茶。不管名山成因如何,有历史的,有一时口感偏好的,有炒作的。但是有一点,名山一定有特点鲜明的好茶,而且是让大众喜爱的,性价比不论。

第二句,名山茶不一定好。名山有好茶,但你去名山收的茶未必好,为什么?请看上篇,一座茶山不止一种茶。

第三句,好茶未必在名山。一些有好茶的地方,或是因为交通不便、文化闭塞、产量稀少又或是说不清楚的原因,不为人知,这些茶的水平并不低于名山。

买名山还需要考虑原料真假,即使真的还要考虑性价比,即使不差钱还要考虑过度采摘品质下降的问题。所以,马云说的对,花钱有时候更累人!最简单的还是喝你喜欢的古树茶就好了。

买古树茶总被骗?十大真相帮你解套(下篇)

8、冲泡古树茶不简单

很多朋友一看是普洱茶,就认为用沸水冲泡就可以了,这样是欠考虑的。实际上绝大多数古树茶都不适合沸水冲泡,除非是存期十几年以上的老茶。

大多数短存期的古树(七八年以下),冲泡的适宜温度在90度左右,过高的温度会掩盖香气的层次。

也不一定是紫砂壶冲泡古树茶最好,对于短存期的古树,密度高的白瓷盖碗更合适,这样容易展现古树茶细腻的香气。相对来说,熟茶和老茶用紫砂壶的效果更好。

买古树茶总被骗?十大真相帮你解套(下篇)

9、品鉴古树有内涵

相比较于葡萄酒、咖啡等文化饮品,对古树茶的品鉴整体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显然不在茶,古树茶要比前面两种饮品更加丰富有内涵,那原因应该就是在人了。

这些年我们听说的关于普洱茶品鉴的常用词有“霸气”,还有相反的“柔”。而实际上,普洱茶的香气高达二十几种,关于口感的词汇也不少,关于体感的词汇亦远比其他饮品丰富。

之所以目前大家还没有用上,和经济发展阶段、文化兴起的时间点不无关系。

买古树茶总被骗?十大真相帮你解套(下篇)

10、神秘的茶气

听到茶气,有的人就觉得玄虚。实际上,茶气是绝大部分喝古树茶的人都会有过的一种体验,如后背发热、渗汗、身体通泰,敏感的人会感受气血运行,在身体的一些穴位比如百会、涌泉等也会有感应。

茶气这个词是近年来兴起的,但是这些体验并非是现代人的发现,古人早就记载过,大家比较熟知的是卢仝的《七碗茶》诗,对茶气的描述不仅准确,也很优美。

综合以上原因,市场上真正的古树熟茶不说凤毛麟角也差不多了,那么打着所谓“古树熟茶”名号的茶品,能有多真实呢?

当然,市场上货真价实的古树熟茶是一定有的,只不过大都在小众范围内流通。其实对于茶,不论商家如何去宣传,只要喝起来有其韵,合其味,也就是一款不错的茶品了,一味纠结于是否是古树原料,只是给喝茶徒增烦恼罢了。

买古树茶总被骗?十大真相帮你解套(下篇)

本文来源:中国普洱茶网,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