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當年兄弟登高處 如今有樹已三丈

當年兄弟登高處 如今有樹已三丈

西安這地方不愧是十三朝古都,市井坊間滿地,都是大文化。三年前,我到高新二路一家飯館吃飯。進了包間,地上墨香四溢,鋪滿了墨跡桅杆的四尺整張,一位書家光著膀子正在包間裡的一個書案上寫字,揮汗如雨,書家名叫王焱,三橫一豎王,三個火字疊在一起的焱。

當年兄弟登高處 如今有樹已三丈

同行的攝影家問我這字寫的咋樣,我隨口回答到一個字:好,兩個字:很好!正在寫字的這位書家,這時候停下筆來說:得到高老師的認可,我就更有信心了。這裡我求高老師一件事,我計劃出個書法作品集求高老師借你吉言,給我寫個序,話攆話,攆到這裡了,於是,我說:要出書火候還欠一點,書家你黃卷青燈,學達摩面壁,再續三年,到時候我再給你寫序不遲,三年時間說到就到,這一天小兵打電話說:王焱請飯,我說:我知道是撒事,寫序,我答應過的寫序這事對我是一個苦役,前些年一年寫二百個序,這幾年使勁推託,一年也要寫五十個之多。小兵說:你不知王焱寫字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自從承你誇獎以來,他越發的入迷了,在圈子裡儼然成了一個人物,而且還時不時的組織專場義賣,所得的銀兩分文不留,全部捐贈給社會。那天飯局沒能深談。原因是場面上客人太多。抽空我只和他加了微信。囑他將自己最近的書法作品讓我學習學習。將義賣儀式上的視頻也發一些來。叨空我問他的書法師承是誰,或誰,換言之,他喜歡誰的字。

當年兄弟登高處 如今有樹已三丈

王焱說,他喜歡顏真卿的字,諸遂良的字,趙孟頫的字,每日臨池,追憶克賢,以為典範。我說,顏真卿是一位大將軍,節度使。上馬揮得了大刀,下馬掄得動如緣巨筆,那諸遂良即是朝廷重臣,又是經綸滿腹的大文人,而趙孟頫江南才子,帝胄人家,咱們北方人粗糙,學著幾個人得好好出幾身水啊,王焱先生說,他要知難而進。 這次動筆前,我還是覺得心裡沒底,於是又約王焱來我的高看高看一眼工作室談了談,但凡迷上一件事情,一定有他的原因的。王焱說了,他的父親雖然是個普通人,但是熱愛和敬畏文化。希望兒子成為一個文化人,小時候他接受的啟蒙教育就是看著父親在家裡練字,後來,長大後他成了工人,工廠幹不下去了,於是辭職來到社會上,做個小生意。混住身子,他家就在省作協家屬樓的後面,因此和作協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他和陳忠實很熟,這叫我想起來了,王焱這個名字我以前聽老陳說過,作協也有個汪炎,上海人,這王焱不是那汪炎,多一個火字,王焱還說,當過延河主編的子心,當年在工廠上班時是他的師傅車間主任,我說子心也是我的好朋友。一個老實本分的人。

當年兄弟登高處 如今有樹已三丈

那天,在我的高看一眼工作室,我們談及西安文化圈裡的許多人許多事,原來世界是如此之小,記得談到傅嘉怡,大家為他的才華嘆惜息,為他的不及壽齡而撒手長去嘆息,記得還談到張杲,大家說這老東西真是活成個人物了,他該是石魯的入室弟子才是。這些人不知為啥王焱都知道,都熟到家了。話題不知道怎麼轉到終南印社,王焱撥用電話,我和現任社長岐驅還通了電話,岐驅在杭州正與西冷正交流,書家王焱正在他的書法探索的道路上走著,較之三年前,他的書法更顯得圓熟老到,宣紙鋪開,一路大寫,即有傳統的承繼,又有創作者激情四射的揮發,中國的方壊漢字在書家王焱的筆下,得心應手,而他書寫的那些句子易雋易經典。詩經中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不是這話。

這篇序文標題上那兩句,是我從豐子忔一副書的提款上借來的,原先我也據次書畫過一幅畫送人,提款叫當年兄弟登高處,如今大樹已三丈,與人與物高看一眼是我的做人原則,尤其是在大西安,藏龍臥虎高人比比皆是之地,後來這篇序言寫作中,我想大樹這話是用給大人物的。咱們市井百姓,吃瓜大眾,就叫當年兄弟登高處,如今有樹已三丈。 (高建群)

當年兄弟登高處 如今有樹已三丈

當年兄弟登高處 如今有樹已三丈

附王焱藝術簡介:

王焱,筆名長安三火,號涇渭道人,1963年出生。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長安書畫學會理事長。自幼隨家父習書,多年致力於文化藝術事業的研究、投資與發展,得到陳忠實、賈平凹、劉文西、鍾明善、吳三大等藝術大家的指點和肯定。書法作品在多家媒體刊發和介紹,多次入選各類展覽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