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醫生建議:膝關節有積液,不妨這樣做,讓積液逐漸“消失”

我們生活當中有一些人剩下來的時候,膝蓋會出現不舒服或者疼痛,看了醫生,拍過核磁後,檢查結果為膝關節腔有少量積液。什麼是積液?那該怎麼辦呢?就這些問題,請教了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康復理療科專家,聽聽專家對積液問題的介紹。

医生建议:膝关节有积液,不妨这样做,让积液逐渐“消失”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的關節,膝關節積液就是由膝關節內的滑膜分泌的一種自身免疫調節保護液。國際醫療部康復理療科專家介紹,在正常情況下,膝關節內都存有少量的關節液來營養關節軟骨、潤滑關節、減少關節活動時的摩擦,並在關節活動時不斷循環更新。

什麼是膝關節積液?

當膝關節出現病變或某些全身性疾病時,如創傷、骨質增生、細菌感染(化膿性關節炎、關節結核等)、關節退變等,關節液的滲出大於吸收即形成膝關節積液,膝關節腔壓力增高,造成關節疼痛、腫脹等不適,患者日常活動受限。所以,國際醫療部康復理療科專家強調,膝關節積液不是一種病,而是多種疾病的一種表現。

膝關節有了積液之後,該怎麼辦?

膝關節積液如果治療不當不及時,不僅妨礙患者的日常生活效率也會有一定的致殘率,所以要積極治療。

首先要確定是哪一種疾病引起的膝關節積液,不要在未確定病因的情況下盲目抽取膝關節積液。如果膝關節積液過多、張力過大時可進行關節穿刺抽取積液緩解症狀,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概一週的時間膝關節積液還會恢復;這樣反而會造成膝關節積液的增多,也為膝關節積液的後續治療增加難度。

所以在確定病因的情況下,針對原發疾病的治療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膝關節積液。老年人退化性膝關節病變引起的膝關節積液增多,可優先考慮保守治療,比如服用消炎止痛類藥物、中藥外敷,外貼、針灸等。根據情況,當膝關節積液比較多時,再考慮進行關節穿刺,將積液和積血完全抽淨,並向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臭氧及消炎鎮痛藥。

大部分的膝關節積液可以通過靜養休息得以緩解,如果靜養後仍沒有好轉,最好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

膝蓋積水、骨質增生可以用嗎?

由於骨骼長期勞損和受傷導致骨頭營養流失,在骨頭末端形成堆積物,軍馬貼以骨補骨,增加骨頭膠原蛋白 促進骨細胞活力和代謝 這樣鈣化堆積物就會被分解和代謝掉。1-

對外傷、骨關節炎等引起的膝關節積液,採用個性化治療方案。通過超短波、藥物滲透、三氧療法等相結合的方式治療,疏通疼痛部位經絡,促進局部微循環,從而達到緩解疼痛、消除積液的效果。

膝關節積液的康復鍛鍊

膝關節積液治療期間可做股四頭肌舒縮活動鍛鍊,後期應加強膝關節的屈伸鍛鍊,這對消除關節積液,防止股四頭肌萎縮,預防其反覆發作,恢復膝關節伸屈功能,有著積極作用。

所以如果出現了習慣就積液的現象,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根據不同的病情,採取不同的方法,除此之外,對膝關節的防護也最好做到膝蓋的保暖、少走樓梯少爬山、減輕體重少負重、避免勞累、保持健康生活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