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大口径精确制导火箭炮,可代替战列舰轰击滩头和纵深

大口径精确制导火箭炮,可代替战列舰轰击滩头和纵深

大规模的登陆战,一般被认为是至今各种作战形式里面最复杂、风险最大的一种。这是因为作为登陆的一方,不但要有压倒性的海空优势,还要对面对手长期经营的坚固海岸防御工事。更有纵深埋伏的反击火力群。因此绝不是仅仅在滩头的背水攻坚那么简单。从二战中期开始,美英在获得海空优势之后,才开始逐步大规模的反击。这其中登陆战就是反击的重要形式。美国海空军在太平洋上进行了多次激烈的岛屿登陆战。而在欧洲战场,则进行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诺曼底登陆战。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在攻占一些重要的岛屿之前,无一例外的先用战列舰上的重炮大规模的齐射,同时用大量的飞机投掷重磅炸弹轰击岛屿上的永备工事。诺曼底登陆前没有这样做,主要是海岸线太长,可选择的登陆地点有多个。为了调动和迷惑德国海岸守备主力。

大口径精确制导火箭炮,可代替战列舰轰击滩头和纵深

故意的没有用战列舰群轰击诺曼底,但是对其他的登陆场则进行过类似的齐射打击。二战以后美军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仁川登陆,也对仁川周边的多个高地,用战列舰群进行了火力齐射。发射重磅炮弹数百发。在这种的猛烈打击之下,对方防守海岸的数千人的阵地被迅速彻底摧毁,让美军在仁川的大规模登陆行动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而到了1991年。美国为主的联军准备在科威特的海岸登陆前,也集中仅存的4艘战列舰,对伊拉克守军的海岸防御工事进行了齐射,发射406毫米口径的重磅炮弹1102发,不但摧毁了守军的工事。而且彻底的击垮了对手的抵抗意志。这是由于406毫米口径的巨型炮弹。一枚就重达1.2吨,装药量和爆炸威力要超过飞机投掷的2000磅级的炸弹。一旦被这种炮弹命中,任何永备混凝土工事都要当即坍塌。

即使没有被直接命中,那么爆炸中心200米之内也不会有什么活物生存下来。几个小时内就往一个不大的区域倾泻1000多枚重磅炮弹,这火力密度是飞机轰炸很难达到的。由此可见,美国海军在50多年跨度的登陆战中,用战列舰轰击滩头阵地和20多公里纵深内的目标,都是登陆战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这种规模的火力。不用说那种像笑话一样的坦克集体上滩头拒止,瀚海狼山认为就是经营一个世纪的任何永备工事都扛不住406毫米巨炮的爆炸冲击波。不过现在全球所有的战列舰都已经退役封存。而谁谁家今后也不可能回头装备这种上世纪的海战武器。不过大口径大当量密集轰击对手滩头和纵深的战法,仍然有非常实际的需求。在不可能再装备战列舰的情况下。大口径远程精确制导火箭炮完全可以代替战列舰的巨炮齐射。而且打击威力和精度可能更强。

大口径精确制导火箭炮,可代替战列舰轰击滩头和纵深

这种重型火箭炮的口径已经到了370毫米,距离406毫米的炮弹相差无几。其弹体从上百公里高空俯冲下来,加上细长的造型和内部300千克以上高爆炸药,对付任何硬工事的穿透力绝不亚于巨型炮弹。除了可以打击滩头,也可以打击纵深150公里内的任何固定和活动目标。即使在干扰下,打击精度也可以到10米之内。这么大的威力,干扰和不干扰已经没什么两样。发射阵地本身隐藏在山区高标准工事内而且分散,本身抗打击能力比战列舰还强。如果每波次齐射他2000枚;齐射3波,会是什么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