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参观完书房,跟彭先生下楼,他带我去参观近楼,胡子告诉我,他特意约了一位朋友开车接我们前往。他带我游览了所住的小区,而后向我讲述本小区的变化,之后我们来到了小区的大门口,果真我进其院乃是走的后门,我们在小区门口见到了李暄女史。彭国梁介绍说,李暄是他多年的朋友,二十多年前,他曾在长沙广电的《空中之友》报主编《月亮岛》文学副刊,而那时的李暄是其作者,于是他们成了朋友。彭国梁笑着称,他的朋友虽然很多,但他不愿意跟文艺女青年交往,因为大多数的文艺女青年要么长得丑要么性格怪,而李暄两者都不是,所以她成为了这类朋友中的唯一。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商住楼外观

我们的车停在了一片奇特的区域,这一带看上去近似于城乡结合部,而眼前一排排的房屋更像是二十年前讲求“时间就是金钱”的产物,彭国梁介绍说,这一排排的商住楼均属于自建房,原本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出租办商业,后来这块的业态并没有火起来。但即便如此,出租房屋也有着不菲的收入,然彭国梁却将此装修成专用的书楼,他对自己的这份奢侈颇以为傲。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点香

我们到达此处时他的正门前停着一辆车,故无法由此入内,胡子带我二人从后门进入。近两日长沙赶上寒流,而其书楼内显得更为阴冷,胡子进门后不是赶着打开空调,他先在楼梯下的小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簃”处点上一盘香,而后再去打开空调。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实用的吧台

我借机浏览一楼,从这里的状况看,一楼的层高确实不同于住宅,我感觉在三米五以上,而胡子更跟我说,因为装修的原因,他压低了层高,其实一楼层高是四米,为此他将一楼的右侧改成了两层,而这侧的墙上则挂着“近楼”的匾额。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右侧隔成了两层

关于楼名的来由,彭国梁在《近楼藏书》一文中解释道:“所谓近楼,便是我现在朝夕与共同喜同忧的书楼。近楼所在之地三面环水,即在浏阳河、捞刀河与湘江的怀抱之中,故取‘近水楼台’之意。近楼共四层,每层近百平米,层层皆有书房。”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茶、上茶,上好茶

也许是房间太过阴冷的原因,我未曾打开窗户向外张望,故并未目睹这三条河,但彭国梁告诉我,其实他们家所住的小区仅跟近楼隔河相望,所以他时常在河边散步,时时能够看到他的近楼。而楼内的藏书摆放得十分整齐,其中有一小半的面积布置成了接待室,在两者之间以博古架的形式做了隔断,而在书架前又做了曲形的吧台。我不知道胡子是否嗜酒,故难以推测这个吧台是否他借鉴于某酒吧,其实爱书人都能知道,有这样一个台子在,在取放书或展示书时极其便利。

彭国梁给我作了讲解,而在一楼所见有不少的大画册,但总体上看,分类并不明晰,然以楼主本人而言,只要他使用方便就足以。对于本书楼的来源,以及其买书方式,谢宗玉给其所作采访《此中有真味,得失寸心知》中提及:“一九九九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捞刀河畔的金霞小区盖了个四层的商住楼。最先是在三楼装修了两个书房。搬家时,把原来的书往书架上一放,发现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好多格子都是空的。于是,便想着要赶快填满。正好那几年长沙的旧书店比较发达,特别是八一路的‘青山书店’,进了好多出版社清仓的书,三折四折的都有。那个时候我买书真是有些疯狂,经常是一捆一捆地往家里拖。很快,三楼的两个书房就填满了。”

如此说来,近楼盖成至今已经近二十年,而彭国梁的行为也跟许多爱书人一样,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买书到一定程度就会想到做书架,书架又想搞独立的书房,书房盛不下时又要建独立的书楼。而建造书楼时又要为源源不断的书的到来留下空间,而留下空间后又觉得空余这么多地方有碍观瞻,于是又迅速地买进大量的书来填补空余之地。这样的闭环式的死结应该有不少爱书人都有相似的经历,但少有人会直白地讲出这个过程。而彭国梁的真率之处恰在这里,他在采访中接着说道:“我的一楼本来是想做门面出租或者做车库的,但因为书越买越多,我一冲动,干脆把一楼那个层高四米的门面也装修成了书房。就这样,我的那幢房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书楼了。”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工作室

对于自己的藏书怎么看待呢?彭国梁依然有着其所具备的本真:“我和很多的藏书家不一样,我的书是以一九七八年之后新出版的书为主的。我藏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书本身的升值变现,而是因为真心地喜欢,还有就是作资料用。我编书写书,需要资料,于是便去买书;书买多了,又可以策划新的选题。这样日积月累的,便产生了一种良性循环。”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开卷》合订本

藏书是为了编书,而编书赚得之钱乃是为了买更多的书,这种观念颇与龚自珍所说的“著书都为稻粮谋”,而郁达夫所言的 “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用在胡子身上似乎更为贴切。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二楼书屋

我们接着参观了二楼和三楼,彭国梁对自己的所藏颇为满意,他向我一一介绍着哪些书有哪些价值,而其所指大多为成套的大画册。看来他对大画册兴趣最浓。还有一个房间上架之书基本是诗集,而这些诗集又分为三大部分,即外国诗、现代诗和当代诗。彭国梁告诉我,他原本是位诗人,而李暄则笑称他现在也是诗人。这句话猛然提醒了彭国梁,他说今日下午就有一个诗人雅集,他必须前往参加。而下午我已与钟叔河先生联系好,他请李暄带我前往钟先生家。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依然介绍大套书

在这间书房内看到了不少彭国梁编纂的诗集,他向我出示了自己所写的第一本诗集《爱的小屋》,同时称他也曾是一个诗派的创始人之一,这个诗派被人命名为“新乡土诗派”。一九九八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了一本《新乡土诗派作品选》,此书是由江堤、彭国梁、陈惠芳合编,而该书的勒口上有诗评家燎原和沈奇各写的一段话,沈奇的所言为:

以江堤、彭国梁、陈惠芳三位湖南青年诗人发起。并作为其代表人物的“新乡土诗派”自一九八七年春开启于中国当代诗坛,至今已整整十年历程。其间几经沉浮而初衷不改,最终以其独具的精神基因和艺术成就,成为这十年的中国诗歌历程中,具有相当影响的一脉走向……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新乡土诗派的来由

对于何为新乡土诗派,彭国梁在回答《天下书香》杂志主编马犇问时称;“新乡土诗派是围绕着‘两栖人’和‘精神家园’而写作的主题性流派,曾经,我们给‘两栖人’定义,说是侨居在城市的农民子孙,他们的父辈或祖辈仍生活在城市之外的村庄。现在,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你看那些推土机,正张着血盆大口,就在你熟视无睹的麻木里,将那湿润的富有生命弹性的泥土吞噬,取而代之的则是冷冰冰的钢筋和水泥。而那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则变得城不城、乡不乡的,整个的生命都被悬空了。”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看到了拙作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当年的畅销报纸

彭国梁告诉我,他在一九七八年考取了湖南师院零陵分院,他学的是中文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子弟学校任教,后来调到了长沙县文化馆,到一九八六年,又到长沙市广电局做电台编辑,并他办了《文学百花园》栏目。之后,他又转到《空中之友》编《月亮岛》副刊。这张报纸因为关涉到电视节目的预告,故该报十分畅销。他所主持的副刊很受记者喜爱,因此,他也就跟着有了不小的影响力。虽然有这样稳定的工作,但他却时常关心一些底层人的生活,所以他写了一系列的相应文章,同时他也将这种感受写入诗中,这些诗作被称为了“新乡土诗”。彭国梁称这个诗派当年有一定影响力,但后来喜欢现代诗的人越来越少,他就转而写别的文章了。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讲解新诗史

对于现在的新诗市场,彭国梁直言现在买诗集的人更少了,但他却有自己的办法,因为他采取了将新诗与摄影相组合的方式予以出版,同时他还想到了用诗与世界名画进入组合,而这些名画的来源就是他所买得的这些画册。彭国梁称,他从一九八九年底编了第一本名为《悠闲生活絮语》的书,因为这本书十分畅销,由此而一发不可收,到如今已经编了上百本书。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诗与名画的结合作品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彭国梁新编诗集

对于编书的原则,彭国梁在《我是一条又勤又懒的书虫》一文中写道:“编书,我自有我的原则,那就是:无论什么选题,首先,我要觉得有趣,而且,在做的过程中,要愉快。”想来,这就是彭国梁所编之书畅销的原因所在吧,而他的这种观念也是由自己的阅读习惯而产生的。他直言:“凡是我看着看着打瞌睡的书,我就放自己一马,尽量不和自己过不去了。何苦呢?”而对于读书和藏书,彭国梁也能直接地说:“我喜欢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书,甚至很没档次很没文化很没觉悟的书,我也照看不误。原则就是:有趣。”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这张有七分像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彭国梁主编的刊物

正是这样的心态,使得他能如此悠闲的生活,他说自己去年已经退休,但即使在工作时他也比较闲散,在单位中属于边缘化的人,而这种边缘乃是他主动选择的,他说自己无党无派,在单位工作时的评奖评先进等等他一律不要。因为他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我们坐下来聊天时,他直称自己的人生观是“大悲观,小乐观”。他说不记得是谁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么两句:“每天早上推开窗时 / 啊,离我的坟墓又近了一天。”既然所有人的归宿一样,那就要厚待自己,过好每一天。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彭国梁的绘画本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彭国梁画作的处女作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翻阅画史

聊天时,彭国梁从另一个房间拿出一摞速写册,这就是他当年创作的成果,他笑称早期的作品简直不堪入目,而后他翻阅这些画册,让我得以看清楚他在绘画时迅速转变的过程。之后又看到了他所编的各种书以及他所说的摄影作品与诗的结合。我在这里还看到了一摞一摞的简报,而彭国梁将个人发表于不同刊物的作品剪贴下来装裱成册,如此细致地档案管理,都说明了他做事井然有序的性格。这真应了他的那句话——又勤又懒,懒的是与世无争,勤的是努力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细心的档案管理员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在此店午餐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餐馆内的彭国梁作品

参观完书楼后,彭国梁带我二人到附近的餐厅吃饭,这个餐馆内的走廊墙上挂着多幅彭国梁的画作,看来他将艺术与商业结合得十分务实,也许这就是他能建造书楼的秘诀所在吧。当天晚上,彭国梁又带我到一座颇具文艺气息的茶楼吃晚饭,在结束了诗会之后,他带来了两位年轻的女诗友。我们在一起东拉西扯地聊着各种事情,由此而让我佩服他有着王阳明所言的“活泼泼的心”,这种年轻态应当是他热爱生活的表徵之一,而他对人生的大悲观却以这种表徵予以掩饰,这正是他通达人生的所在吧。

在聊天时,彭国梁告诉我,其实他有机会赚大钱,因为他有各种重要的关系在,然而他对赚钱兴趣不大,他喜欢相对自由地活在世上,同时也喜欢赚艺术钱,因为赚这种钱的成就感远大于前者。他讲到了今日所在的茶楼,而后称前一段他写了四个字的书法作品,茶楼老板很喜欢,索去后让店员给彭胡子的水费卡上立即充值了五千元。他说自己写写画画每年也有不少收入,这种感觉特别好,而他每晚在入眠前都会想想一天的趣事,这让他觉得这一天未曾虚度。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近楼楼主

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绘风不群(下)韦力撰


茶楼内的书店

以我的理解,喜好藏书的人都有着强烈的物欲,否则的话,“智者不藏书”这句话就难以成立。而彭国梁的人生观如此通达,他同样可以建立起一座藏有三万册书籍的书楼,这种做法恰好应证了他人生观的两面。而我对他的人生态度颇为欣赏,羡慕虽然羡慕,但做到却不容易,既然都是爱书人,就应当本着求同存异的观点来看待有着各种藏法的爱书者。更何况,这样的爱好恰是志趣相投的朋友连接的纽带。因此,当他带我参观茶楼内的各个区域时,我们无意间遇到了这里正在办讲座。

这座茶楼内既有喧嚣的食客也有安静的听讲人,烟火气与书香气既井水不犯河水又和谐交融,想来这正是彭国梁人生观的现实表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