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西游外传14:“假借汉唐”也还是自色悟空转头空?

西游外传14:“假借汉唐”也还是自色悟空转头空?

《西游外传13:美猴王和猪八戒又穿越回来了?》中提到,天上的打闹,惊动了地上的一僧一道。刚才还是灵山的灵鹫峰,忽然间却变成了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发生在灵山和大荒山的这些魔幻故事,先后被吴承恩和曹雪芹传扬开来。直到演绎出“美元霸权”金融殖民统治的民主法治“普世价值”和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惯例“割韭菜”体系,人们才猛然发现,只讨得‘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的灵山商道,早已经科技创新为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纸牌屋游戏”贸易战争。美联储宽松紧缩货币政策“顶层调控”的周期性金融债务危机,就是忽悠信众‘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的‘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跳不出这个“如来佛手掌心”,自然就跳不出玉皇大帝的“安天大会”等级礼法体系。

还有人说,金蝉子转世的圣僧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就是营销“心灵鸡汤”和“精神鸦片”的“流浪大师”。最近又有网络传闻,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国花果山上有一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这个新动向当然还是逃不过玉皇大帝的千里眼顺风耳“棱镜门监控”。对此,玉帝依旧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话说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石头笑答曰:“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污秽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傍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词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哄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馀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顽,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以为何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细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乃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讨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傍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故事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对半。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颠颠,挥霍谈笑而至。及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看官注意了,几世几劫,“盘古氏开辟鸿蒙”曾有过多少轮回,这由来就是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失落无考的民间传说。只是每遇“女娲氏炼石补天”,就会有山石通灵悟空的故事。明朝吴承恩“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演绎出了《西游记》,便是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国花果山一仙石通灵的“石头记”。清朝曹雪芹又“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演绎出了《红楼梦》,也还是山石通灵悟空的“石头记”。

君不见,空空道人与石头对话,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空空色色空为色,真真假假真是假,却原来都是“假语村言”的“真事隐”。

有道是,“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至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云云,也只不过是牛鬼蛇神两面人沐猴而冠放纵私情私欲的遮羞布。上善若水,天地交合降甘露,又岂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儿女私情的“缠绵还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大极无外小极无内,也总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便是冲气以为和的天人合一有无相生。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利欲熏心,谁又知道福祸相依前后相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再看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述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合久必分,似乎无需“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也没有套用“女娲炼石补天”的山石通灵故事。不过,推其致乱之由,却同样有“天人相应”的灾异征兆。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惲、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

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此便是,调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