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都想成为下一个拼多多,那些疯狂烧钱的品牌,现在怎么样了?

都想成为下一个拼多多,那些疯狂烧钱的品牌,现在怎么样了?

目前很多品牌都喜欢玩“补贴营销”,像瑞幸咖啡、拼多多都是在美国上市融资来烧钱补贴用户,靠亏钱来获取流量。打击都想成为下一个瑞幸、下一个拼多多。那么究竟有哪些品牌玩过补贴营销呢,又是怎么进行补贴的?结果如何?

拼多多

拼多多今年618率先提出“百亿补贴”,对全网热门的1万款商品进行官方补贴,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拼多多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5.363亿,较上一季度净增5310万,创上市以来最大单季增长。且目前拼多多市值已经达到429.84亿美元。用户增长了,市值增长了,可是企业正在亏损中,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归属拼多多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3.350亿元。

都想成为下一个拼多多,那些疯狂烧钱的品牌,现在怎么样了?

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补贴它的用户们,又是推出买N送N的活动,又是发放大量的优惠券,吸引消费者购买。就算亏损好几亿,瑞幸咖啡的补贴也没有停止。瑞幸咖啡2018年赔了16亿,基本上融资的钱都赔进去了。2019年3季度营业亏损为人民币5.909亿元。

补贴的确能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但同时也会限制品牌的发展。瑞幸咖啡本身没有过硬的产品优势,其优点也就是快、便捷、补贴力度大而已。如果没有了优惠傍身,瑞幸咖啡需要思考前方的道路怎么走。

都想成为下一个拼多多,那些疯狂烧钱的品牌,现在怎么样了?

摩拜、哈罗单车等共享单车品牌

曾经共享单车刚推出的时候,用户简直补贴拿到手软,甚至满世界找红包摩拜单车,基本上骑车都不要钱。如今不仅补贴没有了,单价还在不停上涨。共享单车第一轮涨价的时候,网络上就发起了一个投票——“共享单车集体涨价,你还会骑吗?”

有7.3万人表示“不骑了,不划算”,9.7万人表示“看情况,选择方便的方式”,1.4万人表示“骑,就当锻炼身体”。由此可见,涨价的确能帮助品牌收益得到提升,但同时也流失了不少用户。

前期靠烧金钱“买”来的用户,因为提升获利而流失用户,这明显是一单不划算的生意。

都想成为下一个拼多多,那些疯狂烧钱的品牌,现在怎么样了?

盒马鲜生

盒马鲜生虽然一直在亏损,但它的补贴力度并未减弱。对于一个可以提供送货上门的新式超商品牌来说,配送费的设定十分关键,也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到目前为止,盒马鲜生的运费补贴一直存在,就算你只买一根葱,盒马鲜生也能免费送到家。但是之后也调整为首单免运费。

都想成为下一个拼多多,那些疯狂烧钱的品牌,现在怎么样了?

当然,玩“补贴营销”的品牌很多,但真正能够笑到最后的并不多。补贴过后,还能留住用户才是重要的。

你对品牌的“补贴营销”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