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專訪喻華峰——2億美元,順豐為何投資本來集團?

專訪喻華峰——2億美元,順豐為何投資本來集團?


又到了橙子上市季,本來生活網又開始賣網紅產品“褚橙”。


“褚橙”聲名大噪,是源於2012年與本來生活網的合作。本來生活網捧紅了“褚橙”,“褚橙”也讓本來生活網一炮而紅。


本來生活網由湖北籍企業家喻華峰一手創辦。創業七年來,喻華峰在生鮮電商領域持續深耕。日前,本來生活網的母公司本來集團完成最新一輪2億美元的融資。


在融資寒冬,資本加碼本來集團是對生鮮電商的看好。目前,本來集團旗下各板塊已全面盈利。


獲得最新一輪融資後,本來集團在全國會有哪些新動作?如何看待湖北市場的發展前景?帶著這些問題,支點財經專訪本來集團創始人喻華峰。


獲2億美元融資,順豐王衛領投


支點財經:最新一輪2億美元融資由哪個機構領投?它為什麼會投資本來生活網?


喻華峰:此次的領投機構為明德控股。明德控股僅有兩個自然人股東,其中順豐創始人王衛持股99.9%。要弄清楚王衛為什麼會投資我們,首先得回顧一下我們的融資經歷。


從2014年的A輪,到2019年的D1輪,我們每輪融資的領投方都是資源型投資人。


鼎暉連續投資了多輪,其擁有中國最強的牛肉和豬肉供應鏈資源,包括全球最大豬肉供應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也包括中國的雙匯、恆陽牛肉等,這些可以與我們在供應鏈和渠道上直接協同。


B輪領投的頂新家族基金,其家族生意之一便是連鎖便利店全家超市。他們教會了我們如何經營連鎖店、如何深耕社區、如何一步步地經營零售“小業態”。


中城聯盟是由萬科、萬通、金地等多家企業聯合發起,我們在進軍線下生鮮店前,獲得了中城聯盟的投資,為門店選址拓展了資源。


高榕、信中利也投資了我們。他們在新零售以及TMT行業有大量的投資成功案例。


這一次,不言而喻,順豐在物流和供應鏈方面能為我們提供更多支持。順豐擁有中國最強大的冷運體系,在原產地生鮮直髮業務上具有強大優勢。與順豐聯手,有助於我們在生鮮供應鏈全領域打造出新物種。


專訪喻華峰——2億美元,順豐為何投資本來集團?

本來集團創始人喻華峰


打通線上線下生鮮供應鏈


支點財經:目前本來集團擁有本來生活網、本來鮮、本來果坊三大板塊,這些板塊如何相互配合協同作戰?


喻華峰:不久前,我們公司已經更名為“本來集團”,本來生活網、本來鮮、本來果坊、微特派都是本來集團旗下的業務。本來果坊作為上游供應鏈公司,能為本來生活網和本來鮮持續輸出好商品。微特派未來會協同順豐的物流體系,為本來生活網和本來鮮提供更好更快的生鮮物流服務。


也就是說,本來集團不僅擁有線上和線下的生鮮服務體系,還擁有完整的生鮮供應鏈業務,是一個開放的生鮮零售和供應鏈平臺。


支點財經:不少生鮮電商都倒在打造生態鏈的閉環上。在這方面,本來集團能否趟出一條新路?


喻華峰:我們經過七年探索,已實現了“O2O+B2C”生鮮新零售模式的落地。這也是過去七年,我們在嘗試生鮮領域的各種可能後持續升級的結果。


O2O的功能主要由社區生鮮連鎖本來鮮承擔,B2C則由本來生活網負責。O2O可以實現生鮮送達消費者的及時性和便捷性,B2C則能滿足消費者對食材豐富性和特色化的要求。


此外,線上與線下的結合給消費者提供了全場景的消費體驗,助力客戶群體的互通與擴大,實現生鮮流量的自給自足。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的協同作戰,圍繞供應鏈、零售端、用戶端創造價值。


專訪喻華峰——2億美元,順豐為何投資本來集團?


生鮮電商難就難在供應鏈


支點財經:對生鮮電商來說,流量是核心資源。很多生鮮電商企業開始用足夠下沉的門店來突破發展瓶頸。對此,您怎麼看?


喻華峰:今年,本來鮮的門店已有700家。目前本來鮮經營9個月以上的門店已全部實現了盈利。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優化供應鏈,培養人才,建立更多標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實際上,未來有效的、標準的線下社區店,要覆蓋周邊300米的範圍。300米的距離意味著:一個小區門口,就要開一家社區生鮮店。


我們計算過,1個3000戶的小區1年的消費額約幾千萬元。這樣的社區周邊需要開出5家以上的店,才能滿足3000戶家庭的基本需求。


社區生鮮店在中國將成為一種新業態,慢慢會成為社區的基礎設施。


支點財經:很多人認為生鮮電商很難做大。為什麼生鮮電商這麼難?


喻華峰:生鮮電商難就難在供應鏈。這裡的供應鏈其實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從生產點到消費者手中的商品流,即商品的定位、生產、渠道、零售等;其二是商品從原產地到用戶手中的全程物流,生鮮是物流最難的品類。


供應鏈是生鮮企業的核心。本來生活網通過“產地直採+深度定製+打造品牌農產品”等方式,實現了富有有特色的供應鏈,這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專訪喻華峰——2億美元,順豐為何投資本來集團?


風口再大,不盈利的企業也會死


支點財經:僅在生鮮行業內,由於不能盈利而倒下的創業企業不勝枚舉。其中您看出哪些經驗教訓?


喻華峰:從中心倉到前置倉,從前置自提店到不勝枚舉的無人貨架,生鮮領域倒下的同行太多太多。


往事並不如煙,所有故事都告訴人們一個慘痛的教訓:沒有盈利能力的企業都會死亡。哪怕再大的風口、再多的融資、再硬的股東,沒有盈利能力,發展得越快死得越快。


我們融資了,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大手大腳,也不代表我們對盈利的重視會有絲毫改變。我們需要更強的盈利能力,同時要保持更快的規模增長。


生鮮只有迴歸生意本質,形成持續的自我生存能力才能活下去。燒錢可以燒出短期的規模,但燒不出長遠的未來。


支點財經:今年,本來集團各板塊開始盈利,這是否意味著已趟出了一條不燒錢並能快速擴張的模式?


喻華峰:2016年,本來生活網完成C輪融資後,就在行業中率先實現擺脫過度補貼的燒錢模式。當時我們提出兩個要求,一是線上業務要盈利,二是開始籌備線下業務。


2017年,本來生活網單月盈利,2018財年實現全年盈利,2019財年盈利預計達1億元。本來鮮在武漢等城市已經擁有很強的盈利能力,本來果坊也將實現全財年盈利,微特派將實現連續5年盈利。這樣,整個集團在2019財年都將實現經營性盈利。


這意味著,我們在資本寒冬中擁有了不燒錢快速擴張的能力和資源。在燒錢模式越來越不被市場看好的今天,我們在生鮮領域能夠盈利是一種極其稀缺的競爭力。


生鮮只有盈利才能活下去。打價格戰、靠補貼,如果不是建立在盈利模型上的補貼,沒多大意義。


看好湖北的發展前景


支點財經:作為湖北人,您怎麼看家鄉湖北的發展?


喻華峰:湖北是中部地區崛起的中堅力量。湖北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業者,也有不少人選擇回到家鄉發展。


未來,以湖北為代表的中部地區,是巨大的生鮮供應鏈腹地,也擁有巨大的生鮮市場、人口紅利。本來集團非常重視中部地區的農產品和廣闊市場。比如本來鮮,武漢的開店數量目前是全國最多的。我們會以武漢為中心,繼續向周邊地區輻射。


作為湖北人,我希望家鄉的農產品能夠更加標準化、品質化、市場化。我也希望,湖北有越來越多成熟的生鮮農產品品牌,通過我們的平臺走向全國。


END


記者丨袁陽平

出品丨湖北日報傳媒集團 支點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