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瘋狂的茅臺,還能走多遠?

瘋狂的茅臺,還能走多遠?

這是輝月有話說的第 25 期分享

01 一瓶難求

最近貴州茅臺股票突破千元,跨入萬億市值俱樂部,與中國石油不相上下。為慶祝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我決定開瓶茅臺---迎賓酒慶賀一番。

別問為什麼不開茅臺,我家沒礦,造不起!

二兩茅臺酒,一克黃金都換不來。即便如此高價,你還買不到。買茅臺通常有三個渠道:超市、專賣店、互聯網。

超市的貨架上,茅臺永遠缺貨。只能提前預定,價格隨行就市,反正不是1499元!

茅臺專賣店裡,“1499元的茅臺”沒貨。當然,你若能多出個三五斗,貨就有了。

1499元的茅臺並不是絕對沒有,你可以到京東、天貓、官網去“秒殺”。買到的幾率很高,至少比青天白日遭雷劈要高!

成交價遠高於指導零售價,這就是現在的茅臺。

02 國酒之爭

根紅苗正,是茅臺與其它中國名酒最大的不同。紅軍長征路上的四渡赤水,讓茅臺與中國政治結緣,從那時起茅臺就逐漸披上了權力的外衣。

偉人代言也是茅臺得天獨厚的優勢,建國後的特殊年代裡,茅臺頻繁出現於國宴、外交場合。茅臺把這些圖文影像精心收集整理並加以傳播,以佐證其“國酒”身份。

2001年9月,貴州茅臺開始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交“國酒茅臺”的商標註冊申請,十幾年來屢敗屢戰。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2012年7月,“國酒茅臺”通過了商標局的初步審查,消息披露後遭到了白酒行業幾十家機構的共同抵制。

2018年5月商評委作出決定,再度決定對這一商標不予核准註冊。茅臺反手將商評委和五糧液、劍南春、郎酒、汾酒等31家反對機構告上法庭。然而2018年8月13日22點07分,茅臺在官網發佈了申請撤回“國酒茅臺”商標行政訴訟案件的公告。

其實無論商標註冊成功與否,茅臺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十七年的時間,足以讓“國酒茅臺”的概念深入人心。

03 動人的故事

酒好,只是高端白酒陣營的入場券,接下來要考驗的就是講故事能力。這一方面茅臺絕對是酒廠中的翹楚,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其它酒廠都望塵莫及!

茅臺最廣為人知的故事有兩個: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和開國大典宴會主用酒。

關於茅臺巴拿馬獲獎的宣傳,茅臺可謂是不遺餘力。怒摔酒罈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令無數國人為之傾倒。然而關於茅臺酒的真實獲獎狀況,它自己的描述都是前後矛盾的。

1954年茅臺酒瓶背標首次出現巴拿馬獲獎的信息:“巴拿馬賽會世界名酒第二位”;

1984年茅臺覺得第二名不大好聽,於是改成:“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獎章、獎狀”;

2003年茅臺終於鼓起勇氣改了個一步到位:“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就這樣,茅臺自娛自樂的完成了從小銀獎到大金獎的改變。這個故事講了千萬遍,至於你信不信無所謂,反正它自己信了。

開國領袖、總理還有眾多將軍元帥都鍾愛茅臺酒,尤其許世友將軍更是愛到骨子裡,以至於去世後陪葬品都有它。

正是因為這些源遠,茅臺酒一直宣稱自己是開國大典主用酒。關於這一點,可能是茅臺記混了,畢竟1949年11月份遵義才解放。

面對這兩個故事,汾酒總有一種寶寶心裡苦,而且說不出的痛……

04 從酒到投資品

每年七千萬瓶的銷量,1499元還買不到。這種明顯不正常的消費,讓茅臺慢慢從消費品變成了投資品:很多人買茅臺不是為喝,而是想坐等升值!

俗話說薑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在各種拍賣會上,陳年茅臺頻頻拍出令人咋舌的天價。互聯網上,更是流傳著各種版本的茅臺回收價目表,隨便打開一看,都能讓人激動的熱血沸騰。

低迷的股市、波瀾不驚的房價、崩潰的比特幣、“爆雷”的P2P,讓民間資本急需尋找一個突破口,茅臺正應其時。看起來茅臺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投資品,沒有保質期,存放時間越久價格越高,還沒有雜七雜八的交易費。

貴州茅臺酒,變的越來越不像酒,不知道是它在駕馭資本,還是資本控制了它。要知道在資本市場,沒有永漲不跌的神話。那些擁有股票和大量存貨的人,希望茅臺能永遠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一騎絕塵、千秋萬載,壽與天齊!

廠家與資本也不停的在媒體鼓吹茅臺酒廠的成長性,產品的稀缺性和增值性。拋開國酒光環、子虛烏有的故事還有養胃護肝、一夜八次郎的傳說,茅臺只是一瓶酒,還是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酒。

現在茅臺股價如日中天,茅臺酒一瓶難求,媒體上的鼓聲越來越密,花越傳越快,不知道最後一棒落在誰的手裡。

君子蘭是花、普洱是茶、茅臺是酒,並沒有什麼不同。當然,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不會這麼想,只不過有的想發大財,而有的則舉著鐮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