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民国时期势力最大的军阀是谁?结局如何?

中国科研人


1912年至1916年

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阀,实力最强。辛亥革命后,袁窃据大总统职位,广植党羽,逐渐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的军事集团。1916年袁死后,因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的称呼。

1916年至1920年

段祺瑞领导的皖系军阀,实力最强。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并在地方上取得督军团的支持。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新直系和奉系合作,击败皖系军阀,段被迫下台,退出中枢。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皖系卢永祥(浙)为新直系齐燮元(苏)、孙传芳(闽)等击败,皖系势力从此一蹶不振,在政治与军事方面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1920年至1924年

曹锟、吴佩孚领导的新直系军阀,实力最强。1919年12月冯国璋病逝,同派系直系曹锟、吴佩孚崛起,于1920年7月直皖战争,联合奉系击败皖系势力,战后与奉系共同取得北京政权。又于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击败奉系,势力达到巅峰。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新直系战败,被迫退出中枢。后吴佩孚虽借鲁豫战争再起,但又为北伐军及奉系夹击,派系瓦解。

1924年至1928年

张作霖领导的奉系军阀,实力最强。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击败新直系,与国民军系共同掌控北京政权。1925年10月,浙奉战争爆发,苏皖奉系势力为东南新直系残余击败,撤离东南。1925年11月,鲁豫战争爆发,奉系张宗昌(鲁)得新直系吴佩孚相助,击败国民二军岳维峻(豫),在共同的利益下,直奉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同月,奉系陆大派首领郭松龄反奉,致使奉系势力元气大伤。1926年5月,南口大战爆发,国民军系被迫退往绥远等地,直奉扩大声势,再次掌控北京政权。 1928年4月,二次北伐爆发,奉系被迫退回东北,张在撤退途中为日军击毙,其子张学良即位,后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易帜,派系蜕变为国民党东北军系。

1928年至1949年

蒋中正领导的中央军,实力最强。国民政府时期对直接听命于南京中央政府的军队的总称,但这支军队实际上是听命于蒋中正并由其直接掌控的。


鱼知吾


北洋军阀鼻祖是袁世凯,1916年他死后,北洋军阀分为三大派系: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当然还有其他地方军阀,比如滇系军阀、桂系军阀等,但是这些地方军阀无法与这三大派系相提并论,所以还是从这三大派系中找到实力最强者。

从时间顺序上来讲,北洋政府或者说民国北京政府,从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6月奉系军阀撤出北京结束,一共十六年,这十六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大致四年:袁世凯当政阶段(1912-1916)、皖系军阀当政阶段(1916-1920)、直系军阀当政阶段(1920-1924)、奉系军阀当政阶段(1925-1928)。所谓当政,主要是把持北京政府,很难达到全国政令统一。其中1920年直皖战争失败后,皖系军阀就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后来其首领段祺瑞又当了两年临时执政府执政(1924年11月到1926年4月),但是那基本是冯玉祥和张作霖的傀儡,不作数。

虽然三大派系在当政时间上不相上下,但是论到可持续性和影响力,还是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更胜一筹,刚才已经说了,皖系军阀基本就是段祺瑞一个领袖,他下台基本皖系也就没戏了。奉系军阀也差不多,主要是张作霖,但是他长期在关外,在内地的影响力又不及皖系和直系。当然后来入关饮马长江也曾昙花一现。

直系军阀首脑则是前赴后继,先有冯国璋,又有曹锟、吴佩孚,最后是孙传芳这个后起之秀。冯国璋时,长江三督就是铁杆,冯国璋死后,长江三督归曹锟马首是瞻。加上直隶省、河南、湖北、湖南这些铁杆地盘,直系势力兴盛时还是很厉害的。后来孙传芳又占据了东南五省。

从首脑个人影响力上来说:皖系军阀除了段祺瑞任过国务总理和临时执政府执政,其他的职位都一般。奉系军阀首脑张作霖则任过一年安国军政府大元帅。他们虽然也是国家元首,但是总不如大总统名正言顺。直系出了两位大总统:冯国璋、曹锟。吴佩孚虽然没有做过大总统,但是他的影响力已经走出国门,1924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刊登了吴佩孚的肖像,注释为:中国最强者。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他们这么认为也不无道理,吴佩孚是同时代军事上的佼佼者,打赢了平定湖南之役、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大战等大战,如果不是冯玉祥临阵倒戈,第二次直奉大战直系也未必会输,即使失败也不会那么惨。

直系军阀基本上到了1927年已经被北伐军击溃,虽然吴佩孚后来曾经谋求东山再起,但是没有太大作为。1939年,吴佩孚因为牙病手术感染去世(也有说是被日本牙医刺杀),死后被国民政府追授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和前不久1938年病逝的曹锟曹三爷一样,他们都发誓不当汉奸,保持了民族气节,被国民政府明令褒奖。这也是其他军阀所不能比的。

另一位直系军阀首脑孙传芳则是在天津居士林被仇家施剑翘刺杀。

曹锟、吴佩孚



磨史作镜


民国时期,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曾经存在的军阀更是数不胜数。在无数的军阀之中,我认为,如果把蒋介石和袁世凯排除在军阀之列的话,民国时期势力最大的军阀,应该是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为什么这么说呢?


1924年9月8日,吴佩孚登上了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周刊,成为封面人物,并被冠以了“中国最强者”的称呼。当时的吴佩孚,先后在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击败了段祺瑞的皖系和张作霖的奉系,占据了两湖、江苏、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中国最精华的地区。

此时的吴佩孚拥兵几十万精锐大军,更有数十万依附于他的小军阀,虎踞洛阳,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大半个中国。吴佩孚也成为当时人们最为看好,被认为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而吴佩孚自己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他踌躇满志的提出了武力统一全国的计划。



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吴佩孚巅峰之时,志得意满的准备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彻底击败奉系张作霖,武力统一全国之时,其麾下的第三军司令冯玉祥、第二路司令胡景翼和北京警备司令孙岳密谋倒戈,直接切断了率大军在前线与直系军队激战的吴佩孚后路。

而此时,实力大增的奉军也趁机进攻,截断了直军的交通线,吴佩孚的嫡系大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溃败,主力损失殆尽。大势已去的吴佩孚被迫率残部2000余人在天津塘沽登舰南逃。吴佩孚也彻底失去了武力统一全国的希望。



然而即便遭受如此巨大的失败,吴佩孚不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率残部在两湖地区再次崛起,并在汉口组成了鄂、豫、粤、桂、黔、浙、苏、闽、赣、川、晋、陕、皖、湘等14省讨贼联军,再次聚集了20余万大军。

也因此,吴佩孚成为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最主要敌人,而且,北伐军另一个敌人,占据东南五省的“东南王”孙传芳,原来也是吴佩孚的部下。但在北伐之始,吴佩孚并未看的上兵力只有10万的北伐军,仍然在北方参与军阀混战。



然而吴佩孚却万万没想到,革命意志坚定,战斗力强大的北伐军,并不同于以往的军阀部队。士气高涨的北伐军,以少胜多,先后在定泗桥、贺胜桥等战役中击败了吴佩孚部,并最终占领两湖地区。

虽然吴佩孚仍不甘心失败,逃往四川后,打着“孚威将军”和“14省讨贼总司令”的招牌,四处收集残部,合纵连横,试图再次崛起。但是,他的主张已经不合时宜,各方军阀势力也反应极为冷淡,彻底输光老本的吴佩孚在无东山再起的机会。



后因蒋介石的逼迫,吴佩孚离开四川,在北平定居。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寇看上了吴佩孚曾经巨大的威望和名声,试图让拉吴佩孚下水,让他成为汉奸,遭到了吴佩孚的严词拒绝,最终,恼羞成怒的日本特务趁吴佩孚牙疾发作之际将其杀害。


鸢飞九天2018


民国时期最大的军阀是新军阀蒋介石,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中国。在新军阀混战中,蒋介石打败了桂系(蒋桂战争),中原大战打败了冯玉祥.阎锡山,巩固了他的统治。


江山归一统


个人认为从兵力和控制的地盘比较的话,除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以外,势力最大的恐怕就是直系军阀了,直系军阀代表人物有冯国璋,吴佩孚,曹锟,齐燮元,孙传芳等,直系军阀初期控制着京津,河北,江苏,湖北,江西,等地,经过1920年直皖战争之后,地盘囊括了华北,华东,中原地区,当时的直系军阀主力兵力共计18个师,18个旅,60多万人,200多架飞机,兵威之盛如日中天。1923年曹锟通过有争议选举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三年后,国共合作,孙中山组建北伐军,联合直系军阀的老对手奉系张作霖,皖系卢永祥,发动了北伐战争,吴佩孚孙传芳被击败,直系军阀彻底倒在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浪潮中。直系将领和兵力被国民政府收编,直系军阀到此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