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云计算服务是亚马逊先做出来,而不是Google?

琅琊榜首张大仙


谷歌在过去几年都是美国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从安卓系统到人机大战阿尔法狗都出自谷歌的杰作,而且谷歌在内部一直鼓励创新,而且只要是有谷歌工作经历的人员在国内都是受到非常大的推崇,最近开源社区的引领者也慢慢变成了谷歌,其中谷歌比较有名的两个开源社区,一个是现在风头正劲的安卓系统,还有占据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谷歌浏览器代码都是开源的,谷歌在今天的美国科技领域如同当前的微软,所以有很多人觉得云计算应该先有谷歌做出来,但事实的亚马逊率先弄出来,并且已经占据了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

现在看全球前三的云计算厂商,亚马逊,微软,阿里云,其中有两个属于电商,说明云计算最先的应用场景是电商领域,因为在电商对于服务器要求配置会高一些,特别是经常做一些活动,对于硬件服务器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为了适应高峰期电商会配备足够多的硬件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在活动的高峰期可能显得有用,但在平时还会空闲很多,从商业角度上考虑为什么不把这些服务器给利用起来了,自己用不了可以租金出去用,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促进了云计算的产生。

现在国内很多规模不是很大的企业都选择了使用云计算,整体算下来成本还是节省了,因为自己配置服务器不仅仅是硬件成本的问题,还需要技术人员的维护,一旦涉及到服务器还有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不如租借个云服务交点钱来使用,亚马逊整个公司的风格有点接近于中国的企业,具有非常彪悍的战斗力,是一个非常讲求实用的企业,一般先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技术,同时又非常注重技术类研发属于厚积薄发类型的公司,在有一段时间的市值还抵不上阿里巴巴,但现在已经是阿里巴巴的两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云计算的拉动作用,虽然阿里云在国内市场份额已经非常高了,但放眼全球还是差距明显,虽然现在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数量不在少数,但真正迈向国际化的企业并不是特别多,这也是国内互联网公司需要努力的对象。

谷歌的云计算现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四,虽然谷歌也有全球化的搜索业务,也有自己的云系统架构,但在云计算的起步上还是相对于亚马逊还是有几年的时间,现在国内很多人把阿里云吹的非常厉害,其实带动做阿里云很大一个原因之前的阿里系统总是出现问题,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启动了云计算的历程,由于是完全的自主研发这个过程显得比较痛苦,特别是王坚博士所承受的压力,但决策者马云的坚挺才是关键,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注入是不可能出来今天的阿里云系统。

正是由于谷歌的经营文化导致了做的很多东西都追求一个极致,所以很多人喊着谷歌是一个工程师文化极强的科技公司,对于代码的质量要求到了一种苛刻的程度了,谷歌还专门规定了程序员的代码规范,不遵守这个规则的代码提交不上去,在技术领域做到了真正的精益求精,甚至招聘个前台也需要高学历的人员,曾经有个非常优秀的员工在做前台,但工作性质上太过于繁琐,最后辞职了谷歌骨子里的文化是追求极致化,很多刚毕业的学生都以进入谷歌这种企业为荣。不能因为你的影响力大就一定是谷歌才能第一做出云计算系统,市场的需求拉动才是关键,因为急迫才有了追进,才有了后来的产出,放在任何国家和企业都是一样道理。

国内企业还是缺少一种真正的带有国际化因素的技术创新,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依赖于本土市场,如果本土市场波动比较大,这种公司基本上就要走向失败,抗打击能力明显不够,美国的科技企业在全球赚钱,但国内企业主要还是赚取国内老百姓的,明显的格局还是有差异,整体来讲国内科技企业要走的路还是非常漫长,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一、提前布局,先发优势

看穿表象认清实质,从来都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在云计算这一块,“这个少数人”显然落在了亚马逊。

早在2002年亚马逊的工程师就已经搭建出了云计算产品AWS(业务流程管理开发平台)的雏形,当时要做云计算这一块的时候贝佐斯也被董事会质疑过,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认为这是未来商业基础设施的业务。


而谷歌在2006年才提出“云计算”概念,2008年才发布GAE的第一个测试版本。亚马逊的提前布局为其赢得了先发优势。


二、相比谷歌,亚马逊对云计算的需求更为迫切

亚马逊的电商属性决定了它会有巨大的峰谷流量差异,本身有云计算的需求。

再者,相比于谷歌的广告业务,亚马逊的零售业务利润率是远没有办法比的,随着零售市场的空间被蚕食得越来越厉害,亚马逊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它迫切需要需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云计算这一块是最顺理成章的,因为自己本来在做、在用着,把用不完的拿出来卖,只是结果越卖越好。



三、亚马逊更具云计算基础

亚马逊大规模的电子商务服务实践,实际上为云计算提供了技术储备,是一个为综合配置和优化计算、存储资源积累经验的过程,当服务的规模足够大,云计算就水到渠成了。亚马逊平台的客户跟云计算面向的客户其实是重合的,亚马逊平台的客户越多,平台就越大,就越能为期云计算服务提供能量,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五八Group


云储存是租用硬盘,通过网络访问IT公司硬盘,可以实现方便、快捷、安全、低成本……这个比较简单,投资也小!

云计算是租用电脑,通过网络使用lT公司的电脑系统!让你手中的笔记本电脑干需要100万元配置的小型机才能完成的工作。这个就管理比较复杂了,需要适配N多程序、硬件、接口、分配哪部分计算资源、安全系统、交叉干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你有许多"闲置的电脑、计算能力"!

亚马逊为了圣诞节、阿里巴巴为了双11,配备了比正常日子多10倍以上的电脑计算能力……平时都在"闲置"!这可是10亿、百亿计的硬件,他们就想办法把这些计算能力"闲时"租出去……

因为亚马逊"闲置"电脑计算能力太多,所以他第一个想出租赚钱……"云计算"="网络出租电脑计算能力"


新晴辛静


——按说 Google 的技术实力、大规模计算的需求和能力都不比亚马逊弱。

2006年Google第一次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

但亚马逊AWS最早的模型出现于2002年,于是2006年左右正式上线,包括了最核心的EC2, S3和SQS。

而Google的GAE最早出现于2008年,比亚马逊晚了两年左右。

现在回过头,可以套用各种想必如此的解释,不过小编认为,在这里面既有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1、必然性之一就是亚马逊的内在压力。

在那个时候,谷歌与亚马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亚马逊的核心业务电子商务有着太强的季节性,这在2002年左右已经成为公司越滚越大的年度噩梦。

亚马逊为了应对每年一次的圣诞大促,被迫购买了太多完全用不上的计算和存储能力,部署了大量冗余的IT资源,花钱多还浪费。

如何有效地配置具备足够扩展性而且可以持续上线的基础系统是他们迫在眉睫的瓶颈,而且也只有亚马逊有这个生存压力。

所以,亚马逊具备开发云服务所需要的企业动力和压力。

2、如果说内在压力导致了必然性的话,那下面的这些发展就带点偶然性。

2002年,互联网骨灰级大咖蒂姆·奥莱利拜访了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希望跟亚马逊谈个合作。合作没谈成,但此次会面对贝佐斯影响深远,因为奥莱利的提议让他意识到亚马逊的数据是可以开放出来让第三方程序员来使用的。于是,贝佐斯带领团队组织了第一届的亚马逊开发者大会,开始发布自己的API。

当时的贝佐斯对2001年出版的一本名为《创造》的书非常痴迷,让公司高管人手一册地读。这本书让他坚信亚马逊的价值在于提供近似于水电的基础设施服务,这样才可以最好地服务于用户。因此,他带领亚马逊在之后的2004年开始开发更靠近基础设施层的新服务。

而接下来发生的这个事情,说起来就有那么点巧了。

2004年,亚马逊当时负责IT基础设施的高管克里斯·平克翰姆希望能回到老家南非。为了挽留住他,亚马逊就在好望角开了一个小办公室,让他可以远程办公。他和当时跟在他身边的程序员为了能跟西雅图的总部保持随时在线,就开发出了最早版本的EC2和S3。

笔者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运势来了,连上天都站在你这边。

同时,从基因和气质来说,电商出身的亚马逊更习惯直接从市场需求打造解决方案,而不是靠技术或产品创造市场需求。而且亚马逊一边对接B端一边对接C端,拥有服务B端客户的经验和渠道,能扎实地推进IaaS服务这一新事物的商业化落地。

3、而充足的资金也是亚马逊成功的必要原因之一。

首先,亚马逊的主营业务现金流很好;其次,作为一个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的上市公司,亚马逊能融到很多钱,支持自己的“战略性亏损”。

贝佐斯整体的商业哲学是,成本越低越好,价格越低越好。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AWS一开始的价格非常低,因为贝佐斯压根儿就没准备在短期内盈利,而且他刻意压低价格,不想引起潜在竞争对手的注意。谷歌当时的主营业务——广告的利润非常之高,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更加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来介入一个新起的看起来根本不赚钱的买卖。

直到Google的埃里克·施密特发现,很多新兴公司都在用亚马逊的服务。他突然意识到,亚马逊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而后到2008年,经过AWS、Rackspace和之前Salesforce等公司的市场教育,上层的SaaS和底层的IaaS,逐渐融入一个统一的概念:云计算。

其他巨头也看到了具有“水电”般不可或缺的云计算IaaS层的前景。

时任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在华盛顿大学的演讲中喊出了这样的口号:“For the cloud, we’re all in.”

直到现在云计算业务都做得不怎么样的谷歌,当时也热心地参与了云计算概念普及和媒体宣传,其云计算业务负责人,还义务跑到高校开课,试图为行业培养长期人才。

但在当时,相比亚马逊的大力投入,其他大公司更多是“口号大于行动”。

这也是,亚马逊能够拔得头筹的原因。

4、有时候我们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亚马逊从拔得头筹到成功至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因,就是他的企业文化。

电商出身的亚马逊文化第一条就是“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而云服务和搜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云用户的需求多种多样,而且经常需要教学和客服。

然而客服是个苦差事,工程师很少有愿意做客服的。在Google这种工程师至上的文化里,产品经理压着工程师做客服是不可能的事情。当下中美的云市场也很好的反映了这个情况。美国最大的是亚马逊,然后是微软,IBM都比Google强。国内最大的是阿里,华为做的也不错,百度就弱了些。

所以,亚马逊的AWS能率先出生并领先至今,好似意料之外,仔细一想,又是情理之中。


Tech数码科技爱好者


亚马逊成立的比google早很多,而且主营业务是电子商务,亚马逊最早开发云计算主要用作自己的电子商务,后来资源有富余且多租户技术成熟后开始于2006年提供云计算业务AWS(Amazon Web Services (AWS) ),也是业界最早的。

Google成立要晚的多,成立于1998年,主业是搜索引擎和广告,现在在大数据一块有很大优势,云计算不是google最主要的业务.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如果能给我点个赞,转发一下,不胜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