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既然三体人科技比地球先进那么多,为什么三体人不在自己的星球上建造大量行星发动机?

古渡铁船


流浪地球的太阳氦闪跟三体星球遭受的毁灭性打击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灾难

流浪地球

因主恒星衰老爆发超新星灾变波及或吞噬星系近日轨道行星的宇宙常态。唯一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写的是近日轨道上有颗行星上面存在文明,这个文明不仅提前计算出其主恒星爆发的时间,还为此还做出了一系列躲避灾难的准备。相信任何到达掌握核聚变技术层次的文明第一想做的就是倾尽全力建造大量星际飞船逃离本星系寻找新的适宜星系。流浪地球描绘的是因飞船动力、生态循环系统技术不足,又不能带走所有人的问题《纠结于道德上的“谁走谁留?”》因此打造星际飞船计划搁浅,重新制订了新的方案-建造大量大型等离子发动机推动地球使其远离太阳系飞向比邻星-半人马座三星(三体中的三体星系原型)半人马座三星具小说记载并没有行星。地球是最完美的生态体,并且能够带走所有人,因此这是最后的底牌--把地球推向比邻星,泊入近日轨道,重新拥抱阳光,故事到此了结。

三体-三体星系毁灭打击

三体原著内容:三体星系坐标被进行宇宙广播,遭受高级文明“黑森打击” 使用的武器“光粒”是一种恒星诱发氦变物质,可以引发恒星内部物质剧烈反应后爆发,和“流浪地球”原著的太阳自然衰老爆发后吞噬近日行星一样原理。高级文明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作为武器,毁灭了三体星系,并且三体星系要面临灾难是不可预测,不可逆转!

至于为什么三体人不建造和流浪地球一样的行星发动机推离本星系的原因,参考原著我的观点如下:

三体星人因恶劣的生存环境影响,是一个极其集权的种族,不存在家庭观念,一切以种族生存至上为目的。在遭受“黑森打击”前,三体人星际航行技术已经达到能够打造光速飞船技术层次,并且已建造出发两只超大星际舰队远航,星际航行能力远超流浪地球中地球人的技术,两者在科技定位上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的级别。

三体人建造“行星发动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即使母星遭到毁灭,以原著描述三体人的性格以及远见,除去已经远航的舰队,留在母星上面的人是绝对不会有任何怨言,在他们眼里,保存下来的两只舰队已经足以让整个种族延续下去,甚至说他们会认为生在母星死在母星是光荣的,第一舰队一出发就已经做好了母星被3颗恒星吞噬而流亡宇宙的准备。这也是三体人为什么要倾尽一切资源打造第一舰队跨越400多年时间的航行也要来侵略地球的原因,为了生存,他们别无选择,这也是我佩服三体人的一点。

而三体中不是生存至上的地球人就是因为没有这种精神,永远受制于“谁走谁留?”这个道德性问题而作茧自缚了自己,最后导致太阳系全人类灭亡。

一个文明,文明生存延续应在第一位,应为生存而生存,而不应为所谓的道德而生存!没有生存何来道德?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这两部小说都在侧映人性道德的阴暗面。

流浪地球本就是短篇科幻,小说设定构造上也与三体不是一个层次级别的,所以用流浪地球逃离灾难的方式来比作三体中的三体人逃离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大刘自己都说流浪地球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缺乏科学原理,单凭借那1.2万台发动机产生的后坐力地球根本就承受不住,各大板块会因此崩塌掉,并且同时伴随着超大地震,估计还没逃离太阳系地球自己就玩完了,不过小说终究还是小说,我们现实中同样需要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

非常感谢大刘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如此精彩的科幻小说,还有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给我们中国科幻电影开启科幻元年!大年初一我一人贡献了4张流浪地球的电影票。

最后说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大家2019仍需努力,祝大家新年快乐!

如见不足,欢迎下方留言,谢谢!





阿杰迷路啦


首先,《三体》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它并不是一部纪实文学,而这部小说的主题并不是在描写三体人如何脱离困境,而是地球人在面对危机时如何去面对的故事。

如果三体发现太阳系从地球到火星这个轨道区间都能够生存,三体人建造行星发动机飞往太阳系,最终成功被太阳引力捕获并在宜居带内稳定运行,最后地球人与三体人和平快乐相亲相爱地生活下去,题主觉得这样的作品还有得看吗?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要发展,就必然要有各种矛盾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否则故事将变得平淡,缺少了那种波澜不惊的情节。

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大刘把三体人所在星球写成《流浪X星》会发生什么呢?

1-三体人建造了1万座比山还高的行星发动机推动行星离开原有轨道。三体人住那个行星有固定轨道吗?由于三颗大质量恒星的引力干扰,三颗恒星自身都没有稳定的运行轨道,而这颗宜居行星则随时会被三颗恒星中的某一颗或者某几颗的引力捕获,哪有什么稳定的轨道可言?

更何况对于整个三体系统来说,由于三颗恒星的位置不固定,造成的引力变化也很大,按照地球上逃离太阳系的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那么三体系统的第三宇宙速度可能也是不稳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此问题不可解,剧终人散!

2-假设三体人能够让行星以大于三恒星最大引力的速度逃逸,那么在逃逸过程中,由于行星本身质量也很大,很有可能在改变轨道后立即被某一恒星捕获然后一头撞上去。剧终人散!

3-再假设三体人很牛叉,跑出来了。那么接下来的情节就是三体人经过2500年或者因为技术更先进、记忆能够遗传等因素,只要几百年就能抵达太阳系。那么地球可能并不会面对太大的危机,几百年后三体可能泊入地球与火星之间的某一轨道上,甚至可能与地球同享同一个轨道,成为地球轨道上位于太阳两侧的两颗有生命的星球。剧终人散!


老顽童摄影师


打包地球,是大刘在《三体》前,结合天朝本土特色写的小说,天朝讲究落叶归根嘛!(说房价贵的拖出去)但如果条件设定改变的话,时代飞船才是最高性价比的选择。

地球面临太阳自爆的末日危机,人类需要整体逃亡。无论在《三体》还是《流浪地球》故事背景的科技条件中,时代飞船逃亡归结为一句话“非不能也,实不可也!”谁走谁留,是人类给自己设下的不可逃脱的陷阱!是人类文明平等意识的觉醒带来的绕不开的逻辑悖论。飞船只能带着有限的人口逃亡,那必然面临挑选,可是谁有权利决定别人的生存希望呢?这个问题无解。

同样是面对末日危机。没有人文发展观,只有文明存续观的三体文明,从来做出的都是最优选择。无可争议,投入全部资源,造就第一批一千艘远征舰队,目标地球!三体广场上,只有万众的欢呼,而没有任何质疑和犹豫,这是文明的荣耀,也是个体的悲哀!

题外话,黑暗森林理论成立,也不可能流浪地球啊,这种移动,肯定早吃光粒了吧。

好了,打完收工!我是猫先僧,原创不易,互粉必回。


猫先生内涵科普


提这个问题的还是科幻小说读的太少~三体人最重要的一点是后来掌握了曲率驱动,那么他们殖民太阳系可以很快,而地球人还没掌握所以只能以常规航行方式。其实继大刘之后的年轻作者受到启发,不光可以建造行星发动机,还有恒星发动机,这个舰队带着一个恒星系,还有能创造小宇宙的把几个星系打包搞出小宇宙发动机,可以把行星、白矮星、中子星和小型黑洞打造成星球战舰-战星,安装曲率发动机开展跨河系星战。推荐读物 宇宙的边缘世界 重生之超级战舰 地球往事 里面的大规模星战叹为观止。


美女约拍


首先,三体人找到地球这個备用星了。第二,三体人可以脱水,方便运输。第三,三体人等级制度严苛。第四,甚于第二、三点,三体人可以用飞船运输所有的人民,就算需要抛棄一些,也没有地球人的道德压力。第五,用飞船搬家性价比比用星球搬家高很多。


有米有绿豆


因为刘慈欣不想,好吧,好好回答,三体人是在探明了地球适合居住的情况下才向地球出发,这样更加严谨,流浪地球里面没有探明别的适居星球,没有目的地,况且制造容纳几十亿人的飞船更加不现实,这只是小说的基本设定而已,知道什么叫小说吗?虚构的才叫小说


名字129608694


很简单啊!三体人没这样的脑洞。流浪地球上映前,地球人除了刘慈欣外,别人也没有给地球装上发动机开着地球去流浪的脑洞。开玩笑了哈!😄


红烧肉必须是猪五花


我如是也这么想!也想这么说!就是没机会吖?我在某某广场的站台前,等你哟!望你渡!不是望你爱?你爱了:地球村我死定了,地球村…!


user4938513644063


可能逃逸速度不易达到吧


一片茫茫然


这个得看把几十亿地球人塞入一个太空舰队和把数量不详的全体三体虫塞入一个太空舰队的难度对比了。反正三体小说里全体三体虫是用一个舰队带到地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