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枭龙3批次创造奇迹!试飞没有开始,客户就提前下单

自古以来,房子买多大一直是工薪家庭最头痛的问题,买小了不方便居住,来个亲戚,多添几个宝宝就很麻烦,而买个足够大的房子,钱包又不够肥,贷款吧,还款太多压力太大,这是人世间的常态,这种两难状况在军事圈也同样存在,而且更难处理。


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战斗机做多大合适,战斗机空间大了,可以容纳更多的燃油,更多的设备性能更强,但是空间太大,飞机重量就很大,阻力也暴涨,即使采用各种优化技术,也不能避免这种趋势,而且造价和重量成正比,重量越重,飞机越贵,客户越难承受,最近中国枭龙第三批次战斗机首飞,我们也看到了这种困境:房子太小,多了宝宝,快住不下了!


枭龙3批次创造奇迹!试飞没有开始,客户就提前下单

枭龙3批次战斗机首飞成功,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地方,感谢摄影师!


对枭龙第三批次战斗机来说,这或许是枭龙战斗机的极限改进,设计师几乎将飞机所有潜力挖尽,简单来说是,所有原来预留空间全部利用上,而且还重新开辟阵地,增加空间。


让我们看看枭龙第三批次的改进内容,巴方给的消息是,将单轴电传飞控升级为三轴电传飞控,采用更先进的相控阵雷达,而且采用歼-20战斗机上的头盔瞄准显示系统,将配套中国霹雳-10和霹雳-15导弹的外贸版本,而我们从总设计师得到的介绍,则不太一样,强化信息,提高作战能力,从外表我们看得到机头超大的极光EHUD-2大型衍射平显。

枭龙3批次创造奇迹!试飞没有开始,客户就提前下单

为了吸引巴空军和海外客户,枭龙三批次将所有国内的能出口的先进技术都装上了


枭龙三批次战斗机还采用了更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机身机翼都有外露的导弹告警系统,多种要求综合起来,立即给小体格的战斗机带来了巨大压力,飞机航电增重太多,而且机翼翼尖要挂载更重的霹雳-10导弹,需要加强机翼,飞机加重,需要机翼更大的迎角生产升力抗衡,更大的升力则会带来更大的阻力,飞机航程不可避免下降,怎么办?


修改机翼是明显不可能的,难度太大,最终的办法就是,开源挖潜,设计师在机翼边条上增加了油箱,甚至加大了脊背空间安装副油箱,也很可能包含垂尾安定面也装上燃油,经过如此处理之后,枭龙战斗机剩余空间几乎为0,很难再安装更多的设备。

枭龙3批次创造奇迹!试飞没有开始,客户就提前下单


大家看脊背的高度和垂尾根部整流罩的相对位置可以看出,三批次脊背加大了


三批次脊背高度比过去1和2批次飞机加大,可以装更多的油箱和设备,而且从垂尾根部的前伸部分可以看出,很可能是通气孔,垂尾内安装了更大功率的电子设备需要冷却,这也是枭龙战斗机见缝插针的一个证据。


而且从机身的绿色油漆区域可以看出,这一个部分和机身油箱位置高度重合,机翼内侧(外侧结构高度太小,容积有限,而且变形太大太频繁,密封难度较大),边条内侧,中机身,这一部分很可能采用新型材料减重。

枭龙3批次创造奇迹!试飞没有开始,客户就提前下单

垂尾根部增加了通气孔,内部有电子设备需要散热


从设计来说,内部空间装油是最佳选择,不带来更多阻力,而其他增加油量的办法往往增加阻力,阻力增加最小的设计就是飞机脊背加大装油,依靠机头座舱的遮挡,几乎不增加最大迎风面积,但是这种设计也有问题,容易给飞机面积率带来不良影响,高速性能稍有消弱,这种设计在很多战斗机上都出现过,包括米格-29战斗机,以及F-16战斗机。


枭龙战斗机从一款替代F-5和米格-21战斗机的轻型战斗机起步,经过20多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款具备中高档作战能力的三代半战斗机,飞机在气动布局,飞控技术,航电设备,机载武器,都达到了世界近一流水平,还没有试飞,巴空军就下了28架的订单,加上第一第二批次,总数将达到250架甚至更多。


试飞都没有开始,客户就早早下单,做好接收计划,这是何等的待遇?成飞一次又一次给了客户惊喜,所以客户才能如此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