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工信部苗圩:今明两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进入筑底企稳期

“从2018年起,我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28年持续增长以后,产销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进入了市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期。但是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随着企业有序调整的应对和相关促进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实,汽车的产销同比的降幅在逐渐的收窄。”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以“把握形势 聚焦转型 引领创新”为主题的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全体大会上指出,“今年的产销量有可能略微的负增长或者是零增长,今年或最迟明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进入筑底企稳时期,未来仍然有发展空间。”

工信部苗圩:今明两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进入筑底企稳期

苗圩认为,我国汽车产销量将维持在2500万辆左右进行筑底,而我国汽车产业也将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汽车产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需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苗圩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车企应主动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培育、注重全球布局。

此外,在苗圩看来,2020年对中国汽车行业来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一方面,2020年是2012年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需要在产业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的新形势下,突出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同时,苗圩相信,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2019年受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国五燃油车转国六带来一段时间的混乱,相关支持政策特别是政府补贴政策的退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从7月份开始出现了下滑。

但纵观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仍然超过120万辆,大体相当于2018年全年销售量。其中,11月当月销量达到10.5万辆,12月当月销量达到12.6万辆,已经基本恢复到退坡前平均水平,这说明退补政策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恢复中。

“这里我也宣布一下,大家很担心,去年7月1号退坡,今年7月1号还会不会退坡?大家放心,今年7月1号不会再进一步的退坡。”苗圩在发言中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最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最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竞争也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从长远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具备较好的规模效应优势和发展环境,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

苗圩表示,为了应对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形势,积极地稳增长、促转型,过去一年,相关部门从解决实际问题,培育新动能等方面入手,不断的优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据苗圩透露,相关部门争取上半年能完成“2035规划”的制定和发布,以做好有机的衔接。此外,作为政府补贴退坡以后的一个接续政策,相关部门还将进一步完善双积分政策。

“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占到汽车产销量的25%,这个指标是比较高的。但是这样能带来一个好处,比较高的门槛也促使这些正积分能够更加值钱。”苗圩指出,2019年7月和9月,工信和信息化部两次就《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拟于近期发布。

而对于当前我国汽车产业仍然存在着整体技术储备薄弱、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长期存在问题,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传统汽车排放标准的升级等短期性的影响,整个行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等问题,苗圩最后指出,相关部门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协调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并扩大开放合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