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為何你拿孩子“出氣”,孩子越黏你?這3個“苦衷”媽媽要明白

生孩子是一關,養育孩子又是一關,考驗每一位媽媽的教育,也關乎著孩子的未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調皮搗蛋也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著媽媽的“底線”,有時候媽媽也會忍不住爆發,對孩子發火,打罵孩子。

前兩天和閨蜜思思語音,閨蜜思思突然說有時候感覺很對不起孩子。仔細一問,原來閨蜜的5歲的兒子實在是太調皮了,剛收拾完的屋子,一眨眼玩具又扔得滿地,剛滿的新玩具還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摔壞了。

為何你拿孩子“出氣”,孩子越黏你?這3個“苦衷”媽媽要明白


沒動畫片看就不吃飯,還大吵大鬧,閨蜜氣一下子上來了,拿起衣架狠狠抽了孩子2下,怒道:不吃飯別吃,出去,媽媽不要你了。

兒子也不知道是疼還是被嚇著,一下子哭出聲,讓閨蜜意外的是,兒子反而抱著媽媽的大腿,哭著說:媽媽不會不要我的。閨蜜正在氣頭上,脫開兒子的手,兒子又緊緊抱著媽媽的大腿,哭著說:媽媽我要吃飯。

看著兒子一臉淚痕,閨蜜有些心疼,冷靜下來也後悔情緒之後對孩子的行為。閨蜜想不明白的是對孩子發脾氣,孩子越想黏著你,這是為何?



為何你拿孩子“出氣”,孩子越黏你?這3個“苦衷”媽媽要明白


依賴媽媽

大多數媽媽情緒之下可能都對孩子說過:媽媽不要你了。孩子還小,不懂得分辨是非真假,謊話說多了在孩子心中可能成“真”,孩子渴望媽媽的懷抱,用媽媽的懷抱消除來恐懼感。

向媽媽表達愛

擁抱是孩子向媽媽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很多時候孩子並沒有做錯什麼事,但是媽媽卻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上手。孩子受到驚嚇或者害怕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依賴媽媽。即便是媽媽對他發脾氣,他也想依賴媽媽,希望媽媽不要生氣。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有個媽媽把生活的不順都發洩在孩子身上,長期虐打孩子,後來被刑拘後,孩子說了一句話:我不希望媽媽坐牢,我能依靠的只有媽媽。孩子對媽媽的愛都是無條件的,而情緒之下的媽媽卻總在虧待孩子。

缺乏安全感

小孩子的心思比大人還敏感,媽媽發脾氣,他會感到不安,就算自己沒做錯事情,看到媽媽生氣,可能也會想是自己犯了錯,惹媽媽不開心。此時,不安又脆弱的他渴望媽媽的愛和肯定,擁抱就是最好的表達方式之一,在媽媽的擁抱中汲取安全感。

為何你拿孩子“出氣”,孩子越黏你?這3個“苦衷”媽媽要明白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全是問題,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全是理解。這話同樣適用於育兒,打罵並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有時候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會更瞭解和理解孩子。但是往往我們總把最壞的情緒留給了最親的人。

孩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教好,也不是看幾篇文章就能解決,需要不斷的學習,汲取育兒知識,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尋找適合孩子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好的解決育兒難題。

小七給媽媽們推薦一套教育孩子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正面管教》、《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媽媽不吼不叫》、《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

這套書從各個方面闡述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比如說叛逆、厭學、敏感、孤僻等等,面對這些有時候家長是不是無從下手,力不從心?

為何你拿孩子“出氣”,孩子越黏你?這3個“苦衷”媽媽要明白

5本書貼近生活案例+緊貼時代觀念,更全面的幫你梳理問題,正面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尊重,學會感恩、換位思考,充滿正能量,也讓家長通過心平氣和的溝通,更明白孩子的內心,打罵只會拉開親子距離。

為何你拿孩子“出氣”,孩子越黏你?這3個“苦衷”媽媽要明白


一套5冊78元,換算下來一本不到16元,可能不夠寶爸的一包煙錢,也不夠一杯奶茶錢,或許你育兒旅途中的難題都可以在其中解決,讓孩子健康茁壯成長!點擊下方鏈接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