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家長應不應該“出氣”,這麼做才是最愛寶寶的表現

在大多數家長們的認知當中,無論孩子成長到什麼階段,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家長保護。其實家長們會出現過度保護的行為主要是因為當代社會給人帶來了巨大壓力,成年人長期處於焦慮情緒下,就會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學習甚至工作進行保護性干涉。另外,還有一些家長在忙於養家餬口的過程中忽視了孩子的成長,家長始終認為孩子不具備較好的獨立性,遇事很容易出問題,家長主觀上為了避免孩子受到挫折,也會出現過度保護的現象。

孩子打架家長應不應該“出氣”,這麼做才是最愛寶寶的表現

一、家長

過度保護的表現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現象,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家長不僅不批評孩子,讓孩子走路小心些,反而對著地面又踹又踩、破口大罵,好像孩子摔倒責任全在地面不平上。這其實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過度保護行為。還有些家長,遇到孩子之間打鬧,家長的第一反應普遍是不分青紅皂白先把對方孩子教育一番。等到孩子長大逐漸走向社會,家長為了讓孩子生活的更好,還會用自己的積蓄不斷地滿足孩子的要求。這些過度保護行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幫孩子推卸責任,無論是推給別人還是自己,只要不會影響到孩子,家長們都願意去做。

二、過度保護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下,孩子的成長其實是非常被動的,孩子不僅無法理解責任心的重要性,還會逐漸失去獨立性,就連心理方面都會發生扭曲,比較常見的有這幾種現象。

孩子打架家長應不應該“出氣”,這麼做才是最愛寶寶的表現

1、窩裡橫

這種孩子在家在外完全就是兩種狀態,在外時小心翼翼,遇到糟心事也不敢當著別人的面吐露出來,而回到家之後,孩子就會變成另一副嘴臉,積壓已久的不良情緒會在回家的那一刻瞬間爆發,全部傾瀉給家長。會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家長們從小打不得、罵不得給慣出來的,孩子認為相比外人而言,家長肯定還會對自己百依百順,所以才會肆無忌憚的在家裡發脾氣,將來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會因為孩子窩裡橫的個性使幸福指數快速降低。

建議家長們不要縱容孩子在家隨意發脾氣的行為,並引導孩子找到合理的發洩方式,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孩子就能在家長的引導當中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存在問題,並嘗試進行改善,家庭氛圍也會因為孩子的改變而有所好轉。

孩子打架家長應不應該“出氣”,這麼做才是最愛寶寶的表現

2、不善交際

就像我們剛才所說,孩子在家在外兩幅面孔,除了窩裡橫的個性,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孩子被家長保護的太好,什麼事情都由家長安排,因此孩子很少交朋友,並長期處於一種比較封閉的生活氛圍當中,孩子不經常跟家人以外的人進行交流和互動,自然無法掌握交流的技巧,所以孩子入學甚至是步入社會以後,都會因為交際能力的缺失而變得小心翼翼。

建議家長們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引導其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並對其進行維護,從小時候一起玩遊戲的好朋友,到長大後一起奮鬥的兄弟姐妹,孩子不僅能在自己的圈子當中逐漸提高交際能力,時長陪伴身邊的人也會成為孩子這一生寶貴的財富。

3、化身啃老族

社會上有這樣一些人,年齡雖然逐漸增長,但生活能力卻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即便有了自己的家庭,也要依靠父母的支持才能維持生活。啃老族的出現其實與家長對孩子從小進行的教育也有一定聯繫,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讓孩子漸漸安於現狀,缺乏冒險精神和勇氣的孩子,就會習慣於生活在家長的庇護之下,時間長了家長就要為孩子的啃老行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孩子打架家長應不應該“出氣”,這麼做才是最愛寶寶的表現

建議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並鼓勵他勇敢的面對未知、積極挑戰未知,這樣孩子才能在不斷的鍛鍊當中有所成長,生活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

育兒有態度:讓育兒輕鬆,讓養育生活更從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