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庆余年》中,如果长公主和二皇子没有发动叛乱,会有好的结果吗?

有影club


先说结论:

二皇子理论上可以不死,因为庆帝并没想杀他,前提是他放弃对权力的欲望,以及跟长公主撇清关系;

长公主必死,因为她脑子有点问题,所作所为的目的性不明,而且摊子铺的很大,到最后自己都掌控不了。而引发这一切的源头,是长公主对庆帝畸形的爱恋,以及对叶轻眉的复杂感情(仰慕跟憎恨),她横竖都是死,只是如何死法罢了。

但二皇子能跟长公主撇清关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二皇子产生了对皇位欲望那一刻,他已经无法收手,正如他第一季结尾对范闲说的,生在皇家争地位,赢了会所嫩模,输了直奔火葬场,是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的。

(二皇子的刘海永远在阻止他演技的发挥)


简单把庆帝这家人的关系理一下:

庆帝有六个儿子,大皇子母亲宁才人,是东夷族女子,血统不纯正,加上性格比较单纯属于武将特性,所以被庆帝安排出去带兵。

二皇子淑贵妃所生,排位不如皇后所生的太子,而且庆帝对二皇子的定位是工具人,给太子当磨刀石的,他的势力跟野心,都被庆帝随时把控着,一方面能够给太子制造压力,另一方面又威胁不到太子地位。

老三太子李承乾,柳皇后所生,性格比较懦弱,电视剧里面已经很美化太子了,感觉还有点小阴险。小说里面不但娘炮,而且还有花柳病,是个废物胚子。庆帝其实表面上说绝对不另立太子,但他也就是客气客气,如果真的扶不起来,庆帝也会再找备胎。

老四就是三皇子(很乱),跟范家走得近,拜范闲当师傅,跟范思辙合资开妓院,性格比较单纯。范闲对他和范思辙是两种态度,范思辙心智极其成熟,但喜欢装小孩卖萌。三皇子则相反,特别害怕别人拿他当小孩子,喜欢装出成熟稳重的样子。所以范闲对他期望很高,最后也如愿以偿,庆国江山落到了三皇子手上。

老五是大东山之后,太子二皇子自杀,庆帝不喜欢跟范闲走的太近的三皇子,所以发挥帝王生产力,又跟梅妃加班整了一个。后来看到大局已定,就把梅妃弄死,彻底断绝了老五夺权的希望。

还有个外番的范闲,庆帝由始至终也没有打算让他掌权,因为他身上有叶轻眉的基因,对庆国是个祸害。后来给他一定的权力,实际上也是想让他给太子当磨刀石,结果磨大发把太子跟自己都磨死了。

说了归齐,如果庆国是一个大公司,庆帝其实把股份跟管理权都打包,预备给太子。然后董事会其他管理层都是可替换的,如果他们不匹配太子,庆帝随时可以把他们开除掉。可千算万算,没想到自己的秘书长公主跟太子搞上了,还和董事会其他人也勾搭,结果整个公司一团乱麻。庆帝本来刚开始还自信满满的布局,结果发现越来越失控,变成一团浆糊无法收拾,只好全部班子都下课,另外重组公司。

所以长公主跟二皇子、太子作为老班子的毒瘤,是一定会被割除的。即使他们不叛乱,但这局死棋也玩不转了。


咸鱼茶馆


《庆余年》中,即使长公主和二皇子没有发动叛乱,也不会有好结果。

二皇子是庆帝为太子设立的“磨刀石”,他的势力是在庆帝的默许下逐渐壮大的

庆帝一生共有五个儿子,大皇子,太子李承乾(他是庆帝的第二个儿子,独立于排行之外)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电视剧里没有,是原著中最后庆帝与范闲决裂后生的儿子)。

设立李承乾为太子的初衷,是因为这个儿子的出身。他没有强大的母族,他的母族早在叶轻眉死后就被清理干净,未来不会有外戚专权、结党营私的事情发生。

太子出身高贵,但为人敦厚。当然,这是假象。庆帝为了磨炼太子,有意的扶植和培养二皇子,成为太子的对手。二皇子生母身份底下,在皇宫里不受重视,对儿子也没过多帮助,二皇子的势力是自己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但是,试问如果没有庆帝的纵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二皇子的势力能发展到威胁太子的地位吗?

所以,把二皇子放在太子的对立面,是庆帝一手造就的。他把这个不受宠爱的儿子当做未来帝王的磨刀石,如果这块石头磨不了刀,还要来做什么呢?

二皇子和长公主存在的作用,就是给太子铺路,他们都是棋子。

磨刀石的作用,是把太子这把刀磨炼好,所以在庆帝的眼中,二皇子不会真的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二皇子和长公主联合,庆帝一直知道,但就是不说。只有发现他们越界了,才会出手阻止。庆帝就像在下一盘棋,这个世界的任何人都是棋子。棋子的命运掌握在下棋人的手中。

他第一次发现棋子不受控制而大发雷霆,是发现太子和长公主有奸情。长公主明面上帮着二皇子,实际上帮的还是太子、她的情人。

长公主的心态很神经病,她“得不到儿子的爹,就让儿子们互相残杀给他爹添堵”。所以,她把太子和二皇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庆帝知道后忍无可忍,把她赶出京都了事。(电视剧中写的是因为范闲的缘故,原著中是因为庆帝发现了他们私情的原因。)

实际上二皇子和长公主的叛乱,是庆帝间接促成的。

庆帝故意到大东山祭祀神庙,把骨干人员全部调离,身边除了禁卫军就是洪公公。庆帝把自己当做鱼饵,来钓二皇子、长公主以及所有反叛者和敌对势力这些大鱼,在庆帝的谋划下,鱼儿们全部上钩。

大东山一战,庆帝杀掉了世界上两大宗师,吓跑了剩下的一位宗师和费老,他成了世间唯一一位大宗师。在这个时代,大宗师相当于核导弹一般的存在,无敌于世界中。并且,他还趁机煽动二皇子和长公主叛乱,把叛乱者一网打尽,并铲除了敌国势力,天下顿时太平,庆国成了超级大国,再没有敌人能与之抗衡。

庆帝连自己都算计,还有谁能不被算计?

这盘棋,被庆帝自己玩坏了。

庆帝玩这么一招,把自个儿的太子也赔进去了。他错误的估计了太子对长公主的感情,逼得太子跟着长公主一起造反,最后全部玩完。庆帝的儿子,此时只剩下大皇子和三皇子了。

大皇子有一半外族血统,不可能继承皇位,唯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只剩三皇子,可三皇子又是范闲的学生,范闲这个私生子总是不能完全为他所用,于是,老年人庆帝奋起一搏,又生了一个儿子。不过,后来庆帝还是想通了,杀掉了最后一个儿子的母亲,剥夺了他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最后继承皇位的,是三皇子。

综上所述:庆帝是个为了“统一大业、千秋万代”的目标不择手段的人,所有的人都是棋子,都被他安排了用处。即使二皇子和长公主不叛乱,最后的结局也不会好。他们一个是太子的对手,另一个是太子的情人,庆帝是不会大发慈悲留下他们的命的。


杨小蛋


可以肯定的是,结局也是悲惨的。

长公主扭曲的爱恋决定了她的悲剧。

如果是一般公主,都会在皇家的安排下,嫁给驸马。

但是李云睿是个不一般的角色。

她不仅可以选择是否下嫁,还可以选择自己孩子的父亲。

为了爱情,李云睿选择一直住在宫里,成为人人眼中特殊的存在。

还是为了爱情,李云睿选择不断扩大权力。生下私生女,就是为了得到林家的助力。

李云睿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野心不断膨胀。

她执掌内库财权。利用这份权力,她不仅将两位皇子作为棋子,而且与北齐高层存在勾结。

李云睿的野心不止于此,她还将手伸向监察院,将朱格收入门下。

朱格作为一处主办,如果没有范闲,接掌院长的可能性很大。

也就是说,李云睿想拥有监察院。

此外,李云睿还收了一个死忠粉,唯一的九品上箭手燕小乙。燕小乙的远程杀伤力极大。

至此,李云睿觉得自己和叶轻眉一样了。

然而,范闲的出现击碎了她的幻梦。

范闲会接手内库,会得到监察院,范闲偏偏还是叶轻眉的儿子。

这样的局面怎能不让李云睿发疯。

要想让一个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李云睿与范闲的斗争在所难免,就注定了她悲催的结局。

生在皇家,尊容与风险同在,二皇子注定是个悲剧。

生于皇家,拥有获得至高权力的可能,就注定了二皇子的人生充满风险。

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别人家的孩子比输了只是丢脸,自己比输了,要丢命。

在庆帝的儿子中,大皇子有异族血统,无缘皇位。三皇子年幼,还没参与斗争。庆帝虽然立了太子,但始终给二皇子希望。

比如在家宴上,庆帝有两句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第一,庆帝说,今后无论你们谁继位……

这就摆明了二皇子有继位可能。

第二,庆帝说太子从小就板着,像木头。并且让太子看二皇子。

虽然二皇子的吃相也让庆帝不满,但是似乎比太子要好。

庆帝此举分明是挑拨兄弟相争。

除了庆帝,李云睿也常常给太子紧迫感,让他意识到来自二皇子的竞争压力。以此逼着他对付范闲。

在这种环境下,树欲静而风不止,二皇子不论有没有野心,都必然卷入争斗。

既然要夺嫡,二皇子就不可能不争内库。要想得到内库,就必然与长公主存在牵扯,为她谋划,继而与范闲为敌。

既然走到了主角的对立面,二皇子哪里还会有完美结局。


圆滚滚的蜗牛先森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谁是《庆余年》中最可悲的人?有人说是老妈被害、老爹无情的范闲,有人说是为情成魔、机关算尽的李云睿,其实,那个被亲生父亲庆帝逼着当成太子“磨刀石”、被长公主蛊惑到没有回头路的二皇子,才是最可悲的那一位。

庆帝的后代中,除了带有东夷城血脉的大皇子之外,还有二皇子李承泽、太子李承乾(本来排行老三但不参加兄弟排序)、三皇子李承平,以及被“借种”的范闲。“根正苗红”的三位皇子中,三皇子尚年幼,明面上也只有范闲口中的“老二”和太子最有可能继承大位。

受到颇爱诗文的母亲淑贵妃影响,二皇子本是一个性情洒脱慵懒、颇好舞文弄墨的人,与靖王爷一样并不想掺合到皇室一族的夺嫡之争,却因庆帝不断的逼迫,逐步对王位心生执念。

庆帝之所以始终没有放弃性情羸弱、优柔寡断的太子李承乾,因为当年为叶轻眉“报仇”时,将太子的生母皇后一族全数杀光。庆帝认为,没有了皇后背后那一拨皇亲国戚的掺合,更有利于控制皇后与太子按照自己的既定思路延续王权,再加上庆帝手到擒来的“帝王之术”,基本杜绝了后宫干政、母子夺权的隐忧。

二皇子是个聪明人,很清楚父亲为何会默许自己种种的夺嫡行为

,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再加上同样擅长权谋的姑姑、长公主李云睿暗中大力支持,二皇子的欲望越来越大,并通过各种手段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始有实力与太子唱对台戏了。哪怕范闲剪除了自己的“羽翼”,数次规劝其回头是岸,二皇子依然不为所动。

长公主是一个悲情的女人,为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皇帝哥哥,宁可把身子染得乌黑、把心灵折磨得扭曲,依然无怨无悔。她早已揣测出皇帝哥哥“磨练”太子的“圣意”,利用高超的权谋与阴险的伎俩,牢牢控制住了二皇子与太子,并最终促成了大东山事件之后的京都叛乱。

庆帝的布局很明确:用二皇子当做太子的“磨刀石”,用长公主控制二皇子和太子“不越界”,用私生子范闲作为皇室一族的“磨刀石”,必要时出手“平衡”各方势力,从这个相互制衡的“危局”中,最大限度的巩固自己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江山永固的雄心。

只是,他漏算了长公主不顾一切的癫狂,算错了范闲为母报仇的恒心。庆帝很清楚去大东山庆庙这件事会极大的刺激长公主,让她不得不亮出所有的底牌(包括两位皇子和北齐、东夷),却想不到她会如此的丧心病狂、不留后手,更想不到范闲能在如此困难的局面下,稳住了京都的局势,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掉了台后,等待自己回来收拾残局。

由此可见,即便没有大东山事件,长公主是一定会“成魔”的,被李云睿这个“疯女人”绑在死亡战车上的二皇子,哪怕真的想要学靖王爷那样不问世事,也已经无路可退了。


得着说


如果长公主和二皇子没有发动叛乱,会有好的结果吗?答案是:肯定没有。用庆国的宰相林若甫的话来说,长公主就是一个疯子。

在《庆余年》的原著小说中,长公主最后和二皇子发动叛乱,想要趁着庆帝外出的时候,一举击杀庆帝,但是殊不知庆帝其实就是隐藏的第四个大宗师级别的高手,因此扭转局势。而最后,长公主和二皇子在叛乱失败后自杀了。

那么长公主为什么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两个人都醉心于权力

长公主与二皇子,这两个人在《庆余年》的电视剧里几乎没什么交集,很多人都以为长公主是支持太子的,但是殊不知她真正支持的是二皇子。两个人都是一类人,不光工于心计,最重要的是都对权力有放不下的执念,所以,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用二皇子的话说,自从他走上争夺皇位的时候起,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因为谁输了,谁就会死。这句话深刻反映了皇家的凶险,也说明争夺权力的人根本没有回头路,二皇子没有,长公主也没有。所以,即使不发动叛乱,两个人也没啥好下场。

两个人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二皇子和长公主,一个阴险狡诈,一个就是疯子。二皇子在电视剧里的形象起初很高大,人设很好,但是到后来居然是幕后黑手,范闲处于危险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为了收服范闲,他不光刺杀,还威胁恐吓范闲,这样的不择手段做事,肯定会为自己招来敌人,更何况主角都想弄死他。

长公主心理有问题,是个疯子,为了目的什么都敢做,甚至女儿都能牺牲。他根本就无法与范闲和睦相处,即使他是林婉儿的母亲,最终也会因为与主角相争,没有什么好下场。

二皇子与长公主,都是阴险狡诈之人,两个人与范闲都是有仇恨的人,所以两个人都说范闲的目标,即使两个人不叛乱,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历史还有哪些事


什么是好的结果?如果平平安安活下去做个长公主和皇子算不算?没有发动叛乱,长公主和二皇子大概率是可以这样活下去的,太子会被废掉,其余的,皇太后活着,他们俩个不会有事。但是对于充满着野心的长公主和二皇子来说,如靖王爷一般活着,他们宁愿燃烧自己,轰轰烈烈的去死。

对于野心家来说,尊荣的活着并不重要,他们要的是实现野心,除此之外,没有好结果。

长公主是伟大的棋手,发动叛乱夺取皇位,或者帮助庆帝完成梦想,都是好结果

对于长公主李云睿这样冷静的疯子,发动大东山宗师战,是想让庆帝陪着宗师们一起轰轰烈烈的战死,为庆国统一天下铺平道路,所以明知庆帝布局,她依然积极热情的汇聚各方宗师,将数十年来经营的人脉砸在大东山上。庆帝死或者宗师们同归于尽,都是最好的消息。她是个极其高明的阴谋家,借着庆帝的布局,发动京都叛乱,在这场大棋局中,她和庆帝都是旗鼓相当的棋手,就看谁的水平更高。

二皇子势力被打残,被裹挟着参与叛乱,乱中捞取好处才是好结果

二皇子被范闲打残了势力,其实手上已经没有什么实力,唯一可以依靠的是岳父叶重家族,所以他算是被长公主裹挟进去的,也被岳父叶重和宫典瞒骗,以为庆帝在大东山必死,参与进来拿点好处也不错,有叶家的军队在,他的生命安全和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京都叛乱是长公主联络各方势力发动的,太子奋力一搏,二皇子为何参与却有点原因不明

京都叛乱,长公主是掌舵者,发动叛乱成功,太子顺利登基,最大好处其实是归太子的。二皇子充顶只能拿部分好处,所以他参与动乱,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只能说政治智慧太不成熟,聪明点就该趁乱召集势力,遁出京都,集结叶家大军,在定州附近待机,看情况再起兵勤王或者归顺,做个渔翁才能获得最大利益。由此可见,长公主对他的重视也不够,没有把他留作一个后手备用。

所以,不能以常人思维来看待长公主和二皇子,对长公主来说,不能掌控高高在上的权力影响天下,不是好结果。对于二皇子来说,登不上皇位,不是好结果。

衣食无忧地位尊崇的活着,对他们,不重要。


雷火1973


二皇子在《庆余年》中其实魅力还是挺大的,一开始的时候,在二皇子出场的时候,大家都只是觉得 二皇子的造型比较独特,发型特别像羊驼,一出场的时候,大家还会觉得这个二皇子没有皇子的气质,不过伴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才发现,其实二皇子本身还是很有魅力的,声音很有辨识度,人格魅力也逐渐在剧中显现出来



长公主李云睿,在观众眼中,其实一直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可能是的因为气场太强大,所以观众完全不知道长公主到底是在为谁卖命,几乎长公主完全没有和二皇子有什么接触,和长公主有接触的其实一直都是太子,但是大家也能感觉到,太子不是李云睿最终的主子,因为李云睿坑了太子不少次,而这次其实李云睿背后的主子二皇子暴露出来,其实也是范闲去北齐的一个意外收获



虽然这两个人如此优秀,但是毕竟是棋子,庆帝就像在下一盘棋,这个世界的任何人都是棋子,为了“统一大业、千秋万代”的目标不择手段,连最爱的女人都可以布局杀害的人,自然所有的人都被他安排了用处

即使二皇子和长公主不叛乱,在庆帝眼里,有野心并且优秀的人都是威胁,最后也都会想办法处理掉,所以不会有好结果


假老外视频分享


我不知道这里题主对这个结果怎么定义的

是不被杀就是好结果,还是不仅不被杀,而且权利依然会很大,这才是好结果。

好了,我再这里试着答一下,说下自己理解中的结果吧。

大东山的前因后果

先给结论,如果长公主和二皇子如果没有叛乱,至少不会到最后走投无路,服毒自杀。

提到长公主和二皇子的结局,我们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下整个庆余年中最精彩的部分,大东山之战。

此站可谓是整个庆余年中最高光的时刻。

作者用无数条暗线做铺垫,然后将所有的矛盾集中到了大东山

此战结束之后,所有的真相就大白于天下了

整个故事脉络就完整了

这种感觉就像便秘十天的人,突然畅通了

阿西吧,爽!

太子失德,被废。促成庆帝这次大东山祭祖之行。

长公主因为趁机联合了叶流云、苦荷、四顾剑准备去大东山进行刺杀情敌的行动。

于是四大宗师齐聚大东山

当然最后以叶流云反水,苦荷、四顾剑被杀为告终。

此中细节,这里不再表

长公主起兵谋反

话说长公主那头在焦急的等待着大东山刺杀的结果

庆帝这边故意做起了障眼法,目的就是引出背后的黑手,于是放出消息,说是自己在大东山被刺杀身亡

长公主听说了庆帝在大东山被刺杀身亡的消息,喜不胜收

便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太子和二

皇子

于是三人便合谋谋反,准备先除掉眼下最大的障碍,范闲

范闲在大皇子的帮助下,竟然守住了京城,并击败了反叛军

二皇子服毒自杀

长公主在范闲的眼前服毒自杀

兵败自杀

如果两个人不谋反,应该不至于会有这样的结局

庆帝虽然冰冷无情,但是好歹是虎毒不食子

即便当初皇后做出了叛逆之事,也是保全了皇后的性命

如果两人本分的活下来,等庆帝回来了

长公主应该还是被发配到自己的属地,并永远禁足在自己的领地

二皇子应该也会得到同样的结局,被发配到自己的小块领地,甚至被贬为贫民,但是不至于丢了性命

综上所述:如果,不造反,他们最多只是丢了权利,失去了王公贵族的身份,但是性命无忧,在生活上,也会少会比平民百姓过得舒坦。

始终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沐娱乐


无论二皇子有没有叛乱,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二皇子面临的是一个必死局。

只要不出意外,太子必然登基,太子登基二皇子必死。

皇位顺理成章是太子的,但是偏偏出了一个能力突出的二皇子。

二皇子不甘心啊,所以一直在与太子争皇位。而且,二皇子的能力强,也拉拢了众多的大臣为之效力。从场面上看有获胜的可能。

但是,既然太子已立,在没有犯大错的情况下,太子是不可能废掉的。所以,太子登基的几率是非常大的。登基后的太子对于曾经的劲敌是不会手软的。

太子登基之日,就是二皇子丧命之时。

二皇子能力太强,不管是谁做了皇帝都不会放过他。

二皇子是庆帝为了磨练太子而扶持的,但二皇子确实也是能力突出,在于太子的争锋中丝毫不落下风。

剧中有个镜头让我记忆深刻。范闲带着婉儿、大宝一行人去郊外踏春,太子赶来拉拢范闲,阴差阳错之下太子被林相的人抓到城里。太子、林相和范闲正在屋里说话,但二皇子却带着谢必安过来了,在他们说话间就杀掉了林相的手下。

二皇子此举,既破坏了太子拉拢范闲和林相的举动,而且二皇子的及时赶到也说明了他手下消息的灵通,也震慑住了林相和太子。

由此可知,二皇子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强到无论是谁做皇帝都对他寝食难安。

所以,二皇子能力虽强,却没有登基做皇帝的可能。而不管是谁做了皇帝,都会把这个能力突出,而又野心勃勃的帝位争夺者给清除掉。


阿飞看电视


《庆余年》第一季虽然已经剧中了,但精彩的剧情依然让人回味。如果长公主和二皇子没有叛乱,那么?

一、范闲和婉儿结为夫妻,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的生活。并得到大家的祝福!

二、范闲接管内库,鉴查院,并有父亲范建、岳父林若甫相助,权倾朝野

三、长公主二皇子没有叛乱,长公主依然做着自己的事,她转移内库给范闲,悠然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偶尔还能见见自己的女儿,没事聊聊天,听听女儿讲讲婚后幸福的事。

二皇子也依然做着自己逍遥的皇子,等太子继位后,效忠天子,有自己的封底,自在的活着。

但是一切都是如果,身在皇家就不可能让你悠闲自得活着,你不争不抢,刀子也会戳进你的心。所以必须叛乱,二皇子说过一句话,他不争不抢,日后就是他人头落地,他争的是活着。因为有他们的叛乱所以剧情才会精彩,期待第二、三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