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提升骨質密度——游泳健身愛好者應該如何構建水陸訓練組合

提升骨質密度——游泳健身愛好者應該如何構建水陸訓練組合

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條件發展,游泳場館和設施已經逐漸普及,讓更多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在國內健身游泳運動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已經慢慢從初級的“漂浮式蛙泳”進階到追求各式“漂亮”與健康泳姿的下一個階段。

可是,大部分朋友因為游泳的“健康”屬性,認為它是萬能的,孰不知看似完美的表象下暗藏的玄機。而骨質密度就是其中之一。


運動中骨質密度測試的低分項目

提升骨質密度——游泳健身愛好者應該如何構建水陸訓練組合

正常骨質與疏鬆骨質

就在2019年,體育院校的專家們做過一項測試,目的是瞭解所有運動項目中,運動員的骨質密度。結合文獻和所測結果,發現游泳運動員的骨密度較其他項目低了不少。特別是從女性運動員項目間的比較來看,摔跤運動的骨密度最大;游泳、滑雪、運動員骨密度相對較小。


為什麼?水的浮力會降低對骨骼系統的應力

提升骨質密度——游泳健身愛好者應該如何構建水陸訓練組合

骨骼系統對人體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提供支撐、肌肉附著點和保護器官。在肌肉收縮時骨產生運動。骨骼同時提供了貯存礦物質的場所。骨骼中的骨髓還產生運輸氧的紅細胞。

骨被不斷分解又重建。為了重建,功能細胞必須被激活以改變骨代謝。運動給骨骼系統施加強大的應力。但應力必須達到一定水平才會使功能細胞激活,以產生適應。

動力性、高強度的負荷對骨骼系統是最重要的。負重運動增大骨密度的效果要好於非負重運動。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長期久坐少動,缺乏運動的朋友,請儘可能配合好陸上的力量訓練來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只有游泳,水的浮力會降低對骨骼系統的應力,可能會增加骨質疏鬆的幾率。

想象一下在太空中遨遊的宇航員,他們回到地球時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恢復自己的骨質密度。雖然我們不至於如此,可是這點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哦。


力量抗阻訓練應該怎麼開始

提升骨質密度——游泳健身愛好者應該如何構建水陸訓練組合

美國運動醫學會發布了一個觀點,建議按照下面的指南來增強骨量:

1.承重耐力鍛鍊,包括跳躍和抗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簡稱RT);

2.中等到高強度鍛鍊;

3.耐力運動(可以是游泳)頻度是每週3~5天,抗阻運動(RT)每週2~3天;

4.每天鍛鍊30~60分鐘,多種訓練方式(RT和耐力訓練)。

要注意的是,短期訓練並不會增加骨礦物密度,通常實在按照上述訓練原則和保證營養攝入的情況下的6個月以後。因為骨的定量沉澱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


小結

提升骨質密度——游泳健身愛好者應該如何構建水陸訓練組合

骨骼密度對於生活在陸地的我們實在太重要了。骨質疏鬆對於上了年紀的你來說,可能是生活中的頭等大事,畢竟一次骨折意味著你的生活質量將大大降低。所以大家在平時熱衷於水裡游泳的同時,最好每週加入一些陸上訓練的內容,保證自己的骨質密度可以應對更多生活需要。

在我的身邊,已經有一名熱愛游泳的姐姐開始這樣的鍛鍊組合。這樣的組合不但可以讓她更加健康,還有利於她提升自己的游泳技術動作。

未來,我會為大家系統性的提供陸上力量抗阻力鍛鍊的具體方法。相信這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對大家對身體健康有益處,並可以間接提升自己的游泳技術動作。

很感謝您的閱讀我的創作內容,如果有任何建議和意見,希望您可以給我留言,幫助少中繼續成長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