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農曆一月份

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月,

有很多隆重的傳統節日都在這個月。

因為全民信佛,

節日活動洋溢著濃厚的宗教氣氛,

是一個娛神和娛人,

慶祝和祈禱兼具的民族節。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是由當地寺院主持舉辦的一項盛大的法會。

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

各地區大小寺院為感恩三寶恩德,

祈願在諸佛菩薩的慈悲庇佑下,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社會和諧,扎西德勒。

周邊信眾也都趕來拜佛許願。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新年祈福大會從正月初六開始,到十六日止。期間舉行多項法事活動。其中主要的有三大內容,分別是曬大佛、跳神舞、酥油花展。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01

曬大佛

曬佛節又稱亮佛節、瞻佛節或浴佛節,是藏族人民敬佛的日子,曬佛為釋迦牟尼佛、彌勒佛等。佛像實際是一種特製的大唐卡,長50餘米,寬30餘米,從山頂一直展到山腰,它是一種卷軸畫中極其稀少的珍品,做工精緻、色澤鮮豔,藝術價值很高。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曬佛之日,當東方第一縷曙光照射到大地之時即為佛像展開的最佳時辰,由寺院喇嘛將大佛捲攏後扛出,並由儀仗隊吹著號角在大佛前面開道。屆時便有無數群眾自發地加入扛佛的隊伍中祈求平安。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在藏族人民心中,能用頭或手觸碰到佛像能帶來吉祥,因此整個佛像運輸的沿途都會圍滿了群眾,他們都想上前觸摸佛像,通常會把前行的路圍得水洩不通。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伴隨著響亮的號角聲,一年一度的曬佛節揭開序幕。巨大的唐卡佛像遮蓋有黃色絲布,當僧人們緩緩的掛起絲布,佛像一點一點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那一刻現場沸騰了起來。虔誠的人們跪拜在佛像前,不時地磕頭,口誦經文,爭獻佈施,祈求得到佛祖的保佑,希望家人生活安康。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02

跳神舞

跳神舞又稱金剛舞,是甚深密法,藏族人民都相信它具有“見即解脫”的功德。藏區各大寺院在新年祈福大會及特殊節慶之時,用歌舞的方式表達佛、菩薩、神變幻化度眾生。舞者通過形象力很強的動作來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祈願。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這一天,藏族同胞會把自己家最值錢的物品和最漂亮的衣服穿出來,不是曬寶炫富,而是出於對大自然饋贈的感謝,對神靈的感恩。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03

酥油花展

酥油花是一種以酥油作為原料塑造各種各樣藝術形象的雕塑藝術,主要作為供品供奉於佛像前,表達佛教徒的虔誠信仰,宣揚佛法的莊嚴殊勝。

酥油花雖名“花” ,卻並非限於“花”,它的題材多樣,內容豐富,主要以佛祖金剛、高僧大德、度母飛天、歷史名人、飛禽走獸、花鳥魚蟲、亭臺樓閣等為主要造型,組成雕塑群,形成完整的立體畫面,從而展現佛教故事、藏族歷史和現實生活等相關題材。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酥油花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首先由有佛學造詣和繪畫技藝高超的藝僧按選定的主題和故事情節畫出草圖,然後依次經過扎骨架、做胚胎、敷塑、裝盤等製作工序,將塑好的酥油花按設計總圖固定在木板上或特製的盆內,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供人觀賞禮敬。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酥油花是一種由虔誠信仰而生髮的藝術。由於酥油在高溫下容易變形,甚至融化,因而藝僧們製作酥油花一般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為了雕塑成功,他們必須不斷把雙手放到冰水中浸泡,等到雙手徹底冰涼至幾乎麻木後再開始雕塑。經年累月,大多藝僧的手關節都有不同程度的傷病,沒有對佛教的虔誠信仰,很難想象有人能夠有這種自我犧牲精神,所以酥油花是信仰和藝術的結晶。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每年的正月十五,塔爾寺都會舉辦酥油花燈會,這是塔爾寺一年中最為隆重、熱鬧的一天。在燈會開始前,朝拜的信眾便會身著盛裝,圍繞塔爾寺磕長頭,虔誠的信徒會磕完十萬個長頭,才進殿朝拜。

觀賞酥油花燈會還包括一系列宗教儀式,如誦經、點酥油燈、旋轉經筒、懸掛經幡、獻哈達、放風馬、佈施等等,這些儀式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民眾、感染民眾,將寺廟和民眾在信仰的情感紐帶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藏文化丨藏族新年祈福大會


信徒們希望通過純潔而虔誠的禮敬行為和儀式感應佛菩薩的慈悲願力,祈願佛菩薩的法力加持和賜福,從而能夠早日脫離苦海,獲得永恆覺悟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