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蝙蝠身上的病毒是哪来的?生下来就有么?

tonesleave


蝙蝠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之一,携带了一系列令人生畏的致命病毒,其中六十多种能够感染人类,比如埃博拉病毒、汉坦病毒、溶血病毒、SARS冠状病毒、狂犬病病毒、尼帕病毒、拉沙病毒、亨尼帕病毒、伊波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蝙蝠全身都可能携带病毒,包括唾液、血液和粪便。由于蝙蝠会飞,所以它们可以远距离传播这些病毒。

蝙蝠身上的病毒并不是新病毒,所有这些病毒在蝙蝠中已经传播了数万年,数千万年甚至更久,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病毒已经成为蝙蝠生态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与蝙蝠共存,而蝙蝠通常不会受到病毒的伤害。

科学家相信蝙蝠已经进化出对病毒有更温和的反应,使蝙蝠不会死于它们携带的病毒。一项研究表明,蝙蝠只会受到它们携带的病毒的轻微影响,它们不会产生免疫反应来彻底清除病毒,但病毒也不会复制到很高的水平。另一项研究显示,蝙蝠的飞行能力可保护它们免受一系列已知对人类致命的病毒的感染,包括埃博拉病毒和狂犬病病毒。当蝙蝠飞行时,它们会增加能量消耗和体温,导致体温与其他发烧的哺乳动物相似,可以保护蝙蝠不受感染,就像发烧可以通过增强哺乳动物的免疫反应一样。

虽然蝙蝠可以被认为是病毒的富集场,然而蝙蝠并不是造成疾病爆发的罪魁祸首,入侵者才是,这些病毒在蝙蝠体内已经存在了成千上万年了,不会造成任何问题,然而人类在环境中所做的一切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随着人类和蝙蝠栖息地的冲突,更多的病毒可能会从蝙蝠蔓延到人类或家养动物身上。在过去的40年里,世界各地超过一半的雨林遭到破坏,目前世界上只有15%的热带雨林完好无损。而预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将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们正在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环境,使野生动物现在成了难民。蝙蝠于是开始进入人类栖息地,让它们身上的病毒有机会侵入人类体内,导致爆发病毒感染和大流行。


科学闰土


蝙蝠身上的病毒是哪来的?生下来就有么?

最近都在科普蝙蝠身上携带了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与SARS病毒等等,甚至还有朋友提议将蝙蝠彻底消灭,在现在这个非常时刻有这些想法其实都挺现实的,但事实上的问题是蝙蝠身上真带了那么多病毒吗?这些病毒是蝙蝠与生俱来的吗?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是人的错还是蝙蝠的错?

蝙蝠身上的病毒从生下来就有吗?

这个其实很容易回答,因为蝙蝠身上的所有分泌物,包括血液,尿液和粪便甚至唾液与掉落的毛发都可能携带这些病毒,所以作为蝙蝠下一代的小蝙蝠,那是绝对的携带了这些病毒,甚至它就是下一代毒王!你不用怀疑,它是生来就有!

蝙蝠最早出现在5900万年前,它是最成功的哺乳动物之一,也许另一个物种应该算是人类,但蝙蝠除了会飞行以外,还有因此而带来的多个副产品,这导致它简直百毒不侵!它也会感染病毒,但感染了病毒后不会出现其他动物那样的发烧发炎反应,而是以飞行的高代谢的体温达到类似的效果,另外还有DNA的超强修复弥补高体温带来的副作用!

所以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病毒已经成了其身体中的一部分,病毒不会对蝙蝠的机体造成伤害,两者相安无事!甚至5900万年以来,蝙蝠的体型与结构都没有出现过大的变化,这表明蝙蝠的身体结构已经趋向完美,它可以适应地球上的各种环境,包括炎热干旱的热带沙漠和和阴暗潮湿的雨林,甚至是温带到寒带平原与高山,完全不在话下!而且在数千万年以来的各种环境变化,包括地质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灭绝性事件,蝙蝠都能安然度过,你不得不佩服这实在是一种神一般存在的物种!

每只蝙蝠身上都带了那么多种病毒?

上文刚说了蝙蝠身上携带了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和SARS病毒和MERS原型病毒等等,而且自己一点事都没有,毒王的称谓杠杠滴!但问题是全世界蝙蝠种类有19科185属962种,难道每种都带了那么多病毒?那为什么各地发的病都不一样呢?

全球潜在蝙蝠家族携带的病毒

确实各地的蝙蝠可能携带的病毒种类是不一样的,比如云南的马蹄蝠SARS-CoVs病毒的宿主,非洲的部分蝙蝠则携带埃博拉病毒以及MERS冠状病毒等。

到底是蝙蝠的错还是人类的错?

其实一直以外人类和蝙蝠大都是相安无事,蝙蝠大部分时间都昼伏夜出,都栖息于森林和岩洞,当然也有栖息于木结构房子的屋檐内,但现代房子这种屋檐结构已经无法躲藏蝙蝠,而且跟人接触机会也越来越少,为什么蝙蝠身上携带的病毒传染时间却反而越来越多了呢?我们来看看埃博拉病毒的传染过程就知道。

埃博拉病毒从蝙蝠到人的传播途径示意图

上图是非洲部分蝙蝠携带的埃博拉病毒从蝙蝠到人传播路径示意图,从蝙蝠直接到人的机会并不多,但蝙蝠和非洲丛林中的野生动物接触是非常多的,而人类对于森林资源的渴求导致野生动物和人类的接触增加,比如狩猎野生动物,甚至有捕猎猩猩猴子的传统!

另外对于森林的砍伐使得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活动范围和人类聚居区重叠,这也是另一个无法忽略的因素!更有一个是现代人类交流增加,早期可能局限于某一个区域传播,但现代社会,一不小心就是全球传播,因为交通工具承载下人类活动导致病毒传播效率极高。

一直在宣传,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而现在大家可能有了切身体会!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蝙蝠为什么那么毒?蝙蝠身上的病毒是哪里来的?是生下来就有的吗?

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又可以称它为翼手目动物,因为在翼手目下只有蝙蝠这一种动物。目前对于蝙蝠是如何演化的,还没有准确的答案,发现的最早的蝙蝠化石距今已有5000万年,由于蝙蝠的骨骼脆弱,难以形成化石,到如今发现的蝙蝠化石数量很少,无法描绘出蝙蝠进化的完整图卷。但是,从哺乳动物的遗传谱系来看,蝙蝠的演化历史至少有8000万年了。

蝙蝠为什么那么毒?蝙蝠身上的病毒是哪里来的?

蝙蝠是一种群居动物,在一个有蝙蝠居住的洞穴中至少存在几千甚至几万只不同种类的蝙蝠,在世界上有些著名的蝙蝠洞中,里面竟有百万只蝙蝠,这样就给病毒传播营造了绝佳的环境,往往一个蝙蝠携带了一种新病毒,没过多久整个洞穴里的蝙蝠都携带上了这种病毒。同时,蝙蝠还有着迁徙的习性,不同种类间还有着基因交流,这也促成了不同种类蝙蝠之间的病毒交流,据统计,科学家从蝙蝠体内分离得到了130余种病毒,其中有一半的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的病毒,真可谓是移动的病毒库。

蝙蝠演化历史悠久,很多病毒在蝙蝠的演化早期就跟随着它了,由于蝙蝠体内的病毒与它自身的免疫系统一直处在平衡的状态,所以虽然蝙蝠身上携带了那么多种可怕的病毒,但蝙蝠仍然可以安然无恙,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认为蝙蝠是一生下来就携带了病毒的,但是不多,更多的病毒是以后获得的。

蝙蝠之所以可以携带那么多的病毒,这还是蝙蝠可以飞行导致的结果,为什么说与蝙蝠会飞行有关系呢?我们来说说:

首先在很早的远古时期,至少是5000万年以前,那时候的古蝠可能还没有掌握真正飞行的本领,它们还只是树栖动物,可以在树与树之间滑翔,之后才慢慢地飞向了天空。

蝙蝠的体型很小,散热会比较快,为了维持身体的温度,蝙蝠的新陈代谢速率要很快,这就导致了蝙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提高,倾向于氧化,氧化是生物体衰老和出现疾病的重要原因。不过蝙蝠比较幸运,进化出了对抗氧化应激的DNA损伤修复能力,DNA我们都知道,它是细胞的基础,更是生物体基础的基础,所以只要DNA不出现问题,蝙蝠的寿命就可以延长很多,据统计,蝙蝠的平均寿命可达10-30年,而寿命较长的蝙蝠甚至可以活到40年,如此长寿得益于拥有DNA损伤修复能力。

蝙蝠与病毒共存,不仅是因为有了DNA修复能力,还有蝙蝠在飞行中的平均体温始终维持在38℃-41℃之间,这样的高温对于病毒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更重要的是,蝙蝠的免疫系统起到的独特作用,蝙蝠的免疫系统对于它体内的病毒不会采取过激的免疫反应,类似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把病毒赶尽杀绝,因为我们知道,免疫系统在杀死病毒时如果表现得过激就会对机体产生损伤,既然这样,蝙蝠的免疫系统就与病毒达成了“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

正是由于以上的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蝙蝠体内的病毒始终处于被抑制的状态,有了这些基本条件,蝙蝠才能够携带那么多病毒却仍可以安然无恙。其实吧,归根结底还是飞行惹的祸。


科学船坞


蝙蝠是世界上仅次于啮齿类动物的种类最为丰富的哺乳动物,分布在除两极的所有陆地。同时,蝙蝠又是重要的病毒储存库,能携带至少170种病毒,包括一些人兽共患病毒,如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博卡病毒等。在我国有120种蝙蝠,分属于12个蝙蝠科30个蝙蝠属,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多个地区。

蝙蝠是超过100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其中一些病毒对人类的伤害则是致命的。包括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埃博拉病毒等,然而这些病毒却对蝙蝠没有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

目前一项新的研究发现, 这或许与蝙蝠独特的“全天候”免疫系统有关。科学家认为,可以借鉴蝙蝠的这种能力研究出保护人类不 受埃博拉等致命疾病伤害的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对澳大利亚黑狐蝠的基因和免疫系统进行检测,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研究人员研究了 蝙蝠的先天免疫反应,尤其是干扰素的作用,以弄清楚蝙蝠对入侵病毒的响应机制。有趣的是,研究人员 发现。蝙蝠体内只有3种干扰素,这大概是人体内干扰素种类的1/4。研究团队将两种l型干扰素(alpha和 beta)进行对比后发现,即使蝙蝠没有受到任何已知病毒的感染,它们还是表现出更强的先天免疫反应。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免疫学家米歇尔·贝克博士说:“人类和老鼠的免疫 系统只在应对感染时才开启。 而蝙蝠的alpha干扰素是持续 激活的。对于其他的哺乳动物 来说,免疫响应持续开启非常 危险,因为这对组织和细胞是 有毒性的。然而蝙蝠的免疫系 统却和其他的组织与细胞相安 无事。

科学家认为,蝙蝠之所以能 进化出如此强大的免疫系统是跟飞行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分不开 的。 与同样大小个头、生活在地面的哺乳动物相比,蝙蝠因 为飞行,平均每天消耗的能量是前者的20多倍。结果,它们 体内就产生了大量一种叫“活性氧化剂”的化学分子。 这些分子会不断对蝙蝠的DNA造 成破坏,倘若蝙蝠没有进化 出了一套强有力的DNA 修复机制,它们就很容 易患上癌症。 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比较了两类不同的蝙蝠的基因 组。根据基因组比较,他追溯这些负责探测和修复受损DNA的基 因大约是在8800万年前进化来的,这正好是蝙蝠祖先学会在空 中飞行的时间。他认为,正是飞行促成了这个变化。 这个变化不仅赋予蝙蝠很强的DNA修复本领,还开启了超强 的抗病毒免疫机制。当然,超强的DNA修复本领和超强的免疫系 统,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是互为因果呢,还是仅作为飞 行带来的两个彼此独立的“礼物”,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牛克思


蝠为什么这么毒?毒的不是蝙蝠本身,而是蝙蝠身上携带的众多的可怕的病毒,据了解,在蝙蝠的身上存在马尔堡病毒、SARS、MERS、埃博拉病毒、汉坦病毒、狂犬病毒等一百余种病毒,虽然身上携带了那么多的病毒,但蝙蝠自身并没有发病。据另一项研究报告,在全世界的200余种蝙蝠身上共计发现了4100余种病毒,这是非常惊人的,单从数据上来看,蝙蝠可以被认为是移动的病毒库,蝙蝠确实非常的毒。

虽然蝙蝠携带了那么多种病毒,但蝙蝠并不是害虫,反而它还是益虫,因为蝙蝠在吃害虫方面食量惊人,蝙蝠有两种,一种是食虫蝠,一种是食果蝠,食果蝠专吃一些果实,食虫蝠是食肉的,在食虫蝠中还有一种吸血蝙蝠,吸血蝙蝠的寿命比较长,平均寿命可达12年,在一只吸血蝙蝠的一生中,总计会吸食血液达100升左右。食虫蝠会吃蚊子、夜蛾、金龟子等害虫,那些食量大的蝙蝠在一个小时内就可以吃掉600只蚊子,在蝙蝠捕食的几个小时里,可以吃掉3000只蚊子以及其它害虫。

蝙蝠为什么可以携带那么多病毒,自身却没有发病呢?

这个还要从蝙蝠的演化过程中找答案,蝙蝠是哺乳动物,从不能飞到能飞是有一个演化过程的,而恰恰正是由于这能飞的本领才导致了蝙蝠可以携带这么多病毒而不发病。

由于蝙蝠能飞导致了蝙蝠需要提高新陈代谢率以维持体温,提高新陈代谢率之后导致的结果是氧化应激水平也会升高到很高的水平。氧化应激又是怎么回事呢?氧化应激是生物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出现失衡的表现,生物机体表现出氧化,而氧化是生物机体出现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蝙蝠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对抗氧化应激,蝙蝠在演化路途上具有了DNA损伤修复能力,我们知道,DNA是细胞的基础,细胞又是生物体的基础,当DNA发生损伤时,机体往往就会出现毛病,比如癌症,衰老也是导致的结果之一。

当蝙蝠具有了DNA损伤修复能力之后,就像是增添了一个BUFF一样,蝙蝠不仅很少很少得癌症,寿命也显著地增加了,就蝙蝠这个种类来讲,平均寿命可达10-20年。

由于蝙蝠的能飞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最终被DNA修复能力解决了,这时候蝙蝠也就没有了负担,体温可以始终维持在40摄氏度左右,40摄氏度对于人类来说那就是发高烧了,应该紧急送医的,但是对于蝙蝠来说,这就是家常便饭了,这样对蝙蝠也是有好处的,因为那么高的体温对于病毒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不仅如此,蝙蝠还拥有超强的免疫应答系统,在微妙的平衡下使病毒存


木十一


科学研究蝙蝠至少在地球上存活了五千万年了,身上有一百多种病毒,其中近80种是人畜可以共同感染的!她能存活到现在肯定不是只靠吃蚊子这一点本事的,要是能吃咱们的老祖先早就把它驯化成家畜了,还等到现在让你去炖汤!

珍爱生命,禁吃野生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