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留學美國的蔡康永:UCLA,真正的大學讓人一生受益

01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的自己。”

“人生沒有疆界之處,皆為牢獄。”

“我常常倒下,倒下,可以好好看看天空。”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涉足不同行業,並且能在不同領域都做到優秀。有人善於做事,有人善於說話,可是很少有人做到,既能把事做好,又能把話說好;有人智商很高,情商卻實在堪憂;有人善於與人相處,可說說話做事,卻實在沒有什麼思想深度。

如果說真的有這麼一個人,那就是蔡康永了。

留學美國的蔡康永:UCLA,真正的大學讓人一生受益

主持人,作家,設計師,演員,編劇,導演,大學老師,電臺DJ,影評人,收藏家,製片人,配音員,總編… …

這些看似毫無聯繫的行業,他都有所涉足,並且能夠做的很好。

七度主持臺灣金馬獎頒獎禮,從《真情指數》到《康熙來了》,再到妙語連珠,網絡熱播的《奇葩說》,他的主持既輕鬆幽默,又冷靜深刻;從《那些男孩教會我的事》,到《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他的作品既有很強的實操性,又能小處見大,蘊含著人生的大智慧。2011年,他更是榮登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10位。

善良溫和,謙遜智慧,溫文爾雅,在這個功利浮躁的社會,這樣的品質本就罕見;在競爭激烈而又新人輩出的娛樂圈,這樣的人更是不可多得。也許,這就是蔡康永之所以給人的感覺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是我們喜歡他的原因。


留學美國的蔡康永:UCLA,真正的大學讓人一生受益

02

然而,蔡康永的優秀,除了與生俱來的氣質以外,與他早年的經歷也是分不開的。

1962年,蔡康永出生在臺灣一個富裕家庭裡。父親蔡天鐸是一名成功的律師,為他創造了一流的教育條件。其實,蔡康永身上的貴族氣質,可以追溯到他的祖父一輩。蔡康永的祖父,在民國時期,曾經是上海自來水公司的老闆。他的父親,在來臺灣做律師之前,也曾是當時赫赫有名的中聯輪船公司的老闆。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太平輪》當中那艘沉沒的巨輪“太平輪”,就來自他家。

顯赫的家族,富裕的條件,並沒有讓他變得玩世不恭,自私冷漠。反而讓他有了一顆悲天憫人的心。這一切都與他從小接受的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是密不可分的。

在臺灣,從幼兒園到高中,蔡康永接受的都是精英教育。到了大學時期,有著自己獨立思考的蔡康永開始疑惑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學?

用他的話說,就是當時的大學,不管學生還是老師,都認為這就是一個老師不用盯著管學生的地方,但是沒有一個人,沒有一門課,讓他感覺到大學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閃耀光芒的,通常只是精彩有魅力的個人,很少是一個學校在制度上展現的風華,在治學上展現的氣派。”

於是,在東華大學外文系畢業後,24歲的蔡康永孤身來到美國留學。這段經歷對他的事業和思維方式都產生了很大的作用,更是讓他一生受益。

在經過仔細的斟酌和反覆的對比之後,他最終選擇了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電視研究所攻讀編導製作碩士學位。

事實證明,蔡康永的選擇是正確的。在這裡,他不僅從一個錦衣玉食的小王子,學會了獨立生存,更是明白了大學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大學的一項重要的目標,應該是養成人格,而不是隻‘養人’而已。”

留學美國的蔡康永:UCLA,真正的大學讓人一生受益

03.

作為《泰晤士報》刊登的全球大學排名穩居前十五名的大學,像美國其他的優秀大學一樣,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擁有全球頂級的師資隊伍和濃厚的學術氛圍。

在這裡,蔡康永不僅憑自己的努力申請到了全額獎學金,更是驚喜的發現了這裡和臺灣那些大學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真正能夠幫助人養成人格,完成自我實現。

他就讀的專業,在當時就請到了大名鼎鼎的導演奧森威爾斯駐係指導。此外,學校更會為學生創造出各種機會來幫助他們實現自己在電影方面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甚至會經常讓學生去實踐電影當中的不同職位,從而使他們更好地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在美國留學的這段經歷,對蔡康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視野變得更加寬闊,他的心靈在文化多元的環境中變得更加包容,同時,他的思想也變得更加有深度。

正是他溫潤的性格,良好的家境,東方的文化薰陶加上西方的先進教育,才造就了蔡康永無可取代的獨特氣質,讓蔡康永,成為我們喜歡的蔡康永。


留學美國的蔡康永:UCLA,真正的大學讓人一生受益


04.

那麼在美國,怎樣才能像蔡康永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和學校呢?

首先,要了解美國的核心課程設置(core courses),所謂核心課程,指的是無論選擇什麼專業,都必須要在一定領域內選擇特定課程進行學習,這也就意味著,在選擇專業時,某些基礎類課程,如數學,文學藝術類等相關專業是無法避免的。因此這就要求對於一個專業所在的核心課程有所瞭解。

其次,一定要記住,個人興趣固然重要,但是也要充分考慮到自身對於學習壓力和學術研究能力的承受能力。有的同學僅憑一時興趣,在對於一個專業缺乏足夠了解的情況下就選擇了某一專業,反而讓自己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留學的優勢,達到很高的學業水平。

最後,還可以嘗試一下測評工具,用數據分析的方式找到自己真正擅長的專業。比如霍蘭德或者MBTI,在經過相關的數據比對後,做一個職業興趣的測評,從而找到真正適合的專業。

但是,即使是沒有找到適合的專業,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為美國的學校對於學生的自主選擇,也是有很大的包容性的。這一點和國內的大學有著很大的不同。

在美國的很多學校,選擇了某一專業後,都可以試學兩到三節課,如果覺得不合適,可以隨時重新選擇。即使是上了一段時間,如果覺得自己不夠感興趣或者不適合自己,也可以換專業,據調查有60%的美國學生曾經換過專業,很多學生上到大二大三也會重新選擇專業。

當然,如果你同時對於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專業都感興趣,也可以選擇讀取雙學位,為以後的就業增加更多的籌碼。

一個人只有跳出舒適區,才能真正得到學習和成長。而留學,對於年輕人來說則是最好的成長機會。作為全球頂尖學府雲集的國家,在這裡學習的經歷,會對以後的就業甚至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產生很多的啟發和幫助。

正如蔡康永說的那樣,“LA的留學生活,是我的獨家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