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天文馆里,有这样一件展品。

它小到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细节,小到可能会被来到此处的观众错过。它就是位于北京天文馆的“月球陨石展区”内的一块月球岩石

这块小小的灰黑色岩石,来历可不小。它是美国的“阿波罗”号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在1978年,美国赠送给中国1克月球岩石中的一半。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国家将这1克岩石交给了欧阳自远院士研究,他和团队仅用了0.5克,就完成了研究分析。剩下的0.5克样本,欧阳自远将其赠送给了北京天文馆。

正是这块微小的月球岩石,开启了中国的探月之旅。而这块月球岩石研究透彻的欧阳自远,就是中国探月首席科学家,被人们称作“嫦娥之父”。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1935年,欧阳自远出生在江西吉安一个经营医药生意的家庭。聪明好学的他,1952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准备报考大学,家人都希望他能去学医。

也是这一年,新中国提出实现国家现代化,号召青年“唤醒沉睡的高山,献出无穷的宝藏”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欧阳自远,他立下志向:“我这一辈子就要为国家找矿。”于是,欧阳自远违背父母希望从医的意愿,毅然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勘探系。

从此,他一生与矿石结下不解之缘。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北京地质学院时期的欧阳自远

在离开北京地质学院,考到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后,他继续自己的地质研究,并到偏远的矿床进行研究工作,时常冒着生命危险下到正在施工的坑道中观察采集矿石。

而一直低头找矿的欧阳自远,因为一件事开始仰望星空。

1957年,随着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欧阳自远意识到以后的地质学必将与探测地球、行星的观测结果相关联,于是他把精力放在了陨石、月球和行星地质研究上。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欧阳自远(右二)讲解陨石研究工作

但他不懂天文学,也不懂宇宙太空,能自己学的就抽出时间学习,不懂的就去请教专家,不能上太空,那就从陨石开始入手研究。

二十多岁的欧阳自远成为了中国最早研究陨石的人。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阿波罗15号带回的月球岩石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的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时,向中国赠送了1克“阿波罗”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品。

就是这么一块小小的石头,让欧阳自远第一次接触到了月球。

这1克岩石,其中0.5克被作为岩石样本收藏,另外0.5克,就用于科学研究。

欧阳自远说:“就那么0.5克的石头,我们花了4个月全面解剖,发表了14篇论文,我们把它是什么,它的年龄多少,它有哪些东西,全弄清楚了。美国人也佩服,没想到中国居然解剖得这么清楚。”

从此,他的目光从土地,转向了遥远的月球。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欧阳自远处理月岩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1993年,欧阳自远正式向国家提出“开展中国的月球探测”设想。

但想让大家支持探月登月哪有那么容易,有人认为他这个提议很荒唐,甚至有人说他不切实际。地球上的事还有那么多事要做,开发西北,振兴东北,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的问题没有解决,去折腾那个月亮干什么?

可欧阳自远坚信:中国能搞,而且一定能搞成!

于是,这位老人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四处科普演讲,无论是面对政府机关和研究院,还是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他都耐心地科普月球,讲解登月的意义。

顶着质疑和被嘲笑的压力,终于在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绕月探测工程成立了项目,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欧阳自远被任命为中国探月首席科学家。

1978年到2004年,从他第一次接触那块微小的月岩,到“嫦娥工程”的启动,已经过去26年了。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2007年10月,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发射。

“嫦娥一号”最终进入环月球轨道时,欧阳自远和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抱在一起,两位古稀老人泪水直流。

当身边的记者采访他时,他只哭着说:“绕起来了!绕起来了!”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欧阳自远与孙家栋在嫦娥一号入轨后激动相拥

2010年10月,“嫦娥二号”卫星试验新的奔月轨道;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开始工作;

2018年,“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

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1月3日,“玉兔二号”开始工作。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互拍,五星红旗闪耀月背

“五战五捷”,嫦娥工程的成功和不断推进,其背后是欧阳自远以及团队成员们的几十年的研究和艰苦奋斗。

中国探月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的成就却让西方国家都为之“汗颜”。欧阳自远谈到,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嫦娥系列一次次突破困境,靠的是谁?只能靠自己。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做火箭、做卫星、做‘嫦娥’,别人一个元器件都不卖给你,就是要封锁你,或者说就是要扼杀你。我们只有一条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中国人只有直起腰杆、挺起胸膛,自己去克服这些难处。

如今,80多岁的欧阳自远院士依旧每年都会做几十场科普讲座。科普知识,唤醒大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尤其是孩子和年轻人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追索。

面对观众的提问,他总是坚持站着解答,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更像个亲切的老朋友。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他说,自己是幸运的,有多少默默无闻的科学家,甘愿做石子为后人铺路,一辈子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探月梦,如何从0.5克岩石开始

被陈列在

北京天文馆玻璃窗里的月岩

见证了中国

探月梦的艰苦历程

而正是有欧阳自远这样

老一辈的科学家们

我们祖国如今的科学事业

才有今天的繁荣

中国探索宇宙

探索未知的步伐不会停止

未来

中国还要飞得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