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諸葛亮身邊的三大“保鏢”,下場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是誰?

豫薦你,豫薦歷史新說——三國篇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諸葛亮是蜀國劉備方最核心的人物,地位僅次於劉備。可以說,"復興漢室"的大業全系諸葛亮一身。所以從出茅廬起,劉備就派了專門的"保鏢"來保護諸葛亮的安全。

​諸葛亮身邊的三大“保鏢”,下場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是誰?

諸葛亮一生只有一次深陷險境,而諸葛亮巧施空城計,化解了這次危機。縱觀諸葛亮一生,我們會發現,有三個人都曾經擔任過諸葛亮的"保鏢"。

被"保鏢"耽誤的傳奇武將——趙雲


​諸葛亮身邊的三大“保鏢”,下場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是誰?

  • 保鏢的最合適人選。

做為五虎將之一的趙雲,武功高強,心思縝密,執行能力強,特別適合充當"保鏢"的角色。而趙雲一生似乎就是和"保鏢"槓上了,先後保護過劉備、諸葛亮、劉備家眷、劉禪等。以他的才華,充當先鋒,鎮守邊關,統帥千軍都過猶不及。所以許多看過三國的網友都會為趙雲鳴不平,認為劉備和諸葛亮大材小用,辱沒了他的才能。

  • 劉備對趙雲的態度。

趙雲最大的官職應該是中護軍。中護軍在漢代屬於重要的軍事長官,掌管、主持選拔武官、監督管制諸武將。三國時擔任過此職的人分別有趙雲、陳到、周瑜、李嚴、蔣濟、夏侯玄、司馬師、費禕等。可見劉備諸葛亮其實也並沒有忽視趙雲,給他的官職份量還是比較重的。其實在小編看來,能把全家老小和諸葛亮的性命託付給趙雲,其實也就相當於將大漢的命運都壓在趙雲身上,可見在劉備心目中,還是很認可趙雲的。

  • 諸葛亮對趙雲的態度。

從趙雲的年齡來看,是比諸葛亮大十幾歲的,所以可能在諸葛亮的心中,趙雲更像是一個老大哥,任勞任怨,默默的保護著自己。諸葛亮也不願趙雲深陷險境,更不願看到五虎將僅存的趙雲戰死沙場,更希望他能安享晚年吧。

​諸葛亮身邊的三大“保鏢”,下場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是誰?

  • 趙雲的理想。

趙雲做為一個武將,他渴望的是戰場,他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匡扶漢室",甚至在他年老時,也一直希望能充當先鋒,在戰場上殺敵,發揮自己的餘熱。70歲時,趙雲一人槍挑韓德父子5人,也算是死之前一場華麗的落幕。

  • 趙雲之死。

趙雲終究沒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了病床上。每次小編看到趙雲臨死前,還心心念唸的喊著"北伐!北伐!"時,都不免會感到觸動。是啊,大丈夫當死在戰場之上,不應該死在病榻之上。

或許,戰死沙場,才是對一代戰神趙雲最好的歸宿。死在病榻上,似乎侮辱了趙雲的夢想,對他來說,也算是很悲慘的吧?

半個"保鏢",言過其實——馬謖

​諸葛亮身邊的三大“保鏢”,下場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是誰?

  • 諸葛亮的接班人。

不知從何時起,諸葛亮身邊多了馬謖這麼一個人。諸葛亮原本與馬良交厚,而馬良是荊州士族的佼佼者,諸葛亮一度想培養其為自己的接班人。可馬良偏偏在跟隨劉備征討東吳的時候戰死了。當時所有人都知道,"馬家五常,白眉最良"。可馬良死後,諸葛亮一時也找不到好的接班人。慢慢的,馬謖成了諸葛亮府上的常客,和諸葛亮幾乎形影不離。

  • 諸葛亮和馬謖的關係。

諸葛亮之於馬謖,亦父亦兄。馬良之死,讓諸葛亮對馬家產生了些許的愧疚,所以對待馬謖,他充當了馬良的角色,像一個兄長一樣。而從年齡上來看,諸葛亮又像是馬謖的父親,對於他寄予很大的希望,不僅帶在身邊悉心教導,還將守街亭那樣的重任交託於他。而馬謖對諸葛亮的感情也是十分深厚。他在諸葛亮身邊,不是"保鏢",勝似"保鏢"。相信,如果諸葛亮遭遇危險,馬謖一定會用命來保護諸葛亮的安全吧。

​諸葛亮身邊的三大“保鏢”,下場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是誰?

  • 馬謖之死。

可能是姜維的出現,對馬謖的地位造成了威脅,莫大的壓力,讓馬謖不得不主動去尋求立功的機會。然而終究還是辜負了諸葛亮的這一份信任,而被劉備的一句"言過其實"一語成讖。街亭的大敗,撕碎了諸葛第一次北伐的夢。不知道馬謖在死的時候,是否明白自己敗給的到底是"紙上談兵"還是那虛榮的心?

尚未嶄露頭角,就已隨風歸去。"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被自己最親近的人殺死,也是極悲慘的。

繼承遺志,赤膽忠肝——姜維

​諸葛亮身邊的三大“保鏢”,下場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是誰?

  • 諸葛亮嫡傳弟子

姜維本身資質非常好,加上馬謖的死,諸葛亮估計也後悔當初沒能把自己所學盡傳馬謖,不然馬謖也不會失了街亭。這一次,諸葛亮絕不會錯過。他在有生之年,隨時隨地將姜維帶在身邊,並在臨死時,將《兵法二十四篇》及研發的新式武器"諸葛連弩"傳於姜維,可以說,諸葛亮在姜維身上傾注了全部的心血,把大漢復興的希望押在了姜維的身上。而姜維也像是諸葛亮的"保鏢"一樣,努力的保護著諸葛亮,保護著蜀漢。

  • 掙扎在夢與現實之間。

姜維是個三觀極正的人,品格十分高尚。加上他是降將,得諸葛亮知遇之恩,更是對蜀漢赤膽忠心。"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恩師的遺志,也正好是自己的理想,夢想總是那麼的完美。

而現實是,姜維並不像諸葛亮一樣,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他面臨的處境要比諸葛亮複雜的多。從諸葛亮死到蜀漢滅亡的二十九年裡,姜維真正掌權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年,前十二年是蔣琬,中間七年是費禕,姜維在權力爭鬥的夾縫中努力生存著,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風雨飄搖的蜀漢。受盡排擠,仍忠貞不二。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諸葛亮身邊的三大“保鏢”,下場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是誰?

  • 英雄末路

一個人很難決定歷史的成敗。諸葛亮如是,姜維亦如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姜維就像是諸葛亮的影子一般,為蜀國流盡最後一滴血。你無法想象在蜀國已經投降的情況下,姜維如何絕境求生,"一計害三賢",使得當時最頂尖的鄧艾、鍾會都死在此計之下,當然另一個就是他自己。成則匡扶社稷,敗則同歸於盡。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姜維都不算是最後的輸家。

當姜維最後喊出:"我計不成,乃天命也!",然後自盡時,我終於無法忍住自己的淚水。姜伯約,錯的並不是你,而是全世界。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

點關注,不迷路!

​諸葛亮身邊的三大“保鏢”,下場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