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囧妈》: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爱你,但我不明白你要什么”

出门能带半个家、怕你吃不饱不停地给你嘴里塞吃的、事事都要担心操心,你如果不领情,她会秒炸:“我是你妈,我不管你谁管你 ?”

看完《囧妈》,真的感慨:同一个世界,同一款妈妈


《囧妈》: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爱你,但我不明白你要什么”

01、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影片中,原本要去美国出差的徐伊万,阴差阳错地陪母亲卢小花踏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车。开启了6天同住一个车厢,360度无死角被“妈妈的爱”环绕的爆笑旅程。

几十年没有在一起生活的母子俩,因此而生出了许多啼笑皆非的闹剧。

一开始,不光是徐伊万,连屏幕外的我都惊到目瞪口呆。

母亲卢小花带的东西简直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不光吃的很丰盛,还能做面膜、泡脚……


《囧妈》: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爱你,但我不明白你要什么”

除此之外,母亲操心的地方也有很多:几点该吃东西,吃什么;几点该喝水、喝哪几种水,一样都不能错。

徐伊万对别人太冷漠,她要管;徐伊万对别人稍微热情一点,她又担心儿子作风不正……


《囧妈》: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爱你,但我不明白你要什么”

徐伊万终于忍不住了,对她说了这样一番话:“你的心里住了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你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事实上,在妈妈的眼中,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她们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虽然在我们看起来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但她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瞎操心”下去。

她们爱子女到极致,只是一不小心可能就成了控制。

02、你爱我,可你不懂我

子女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永远是一个在啰嗦唠叨,另一个拼命想要逃。我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好,不愿跟她们沟通。可父母却总觉得自己管子女是天经地义的,我不管谁来管?

事实证明,父母和子女的思维方式的确不同。

“固执”的卢小花坚持选择坐6天的火车去莫斯科,因为:火车要开126个小时,能经过很多地方,而且平均下来是每小时29.36元,性价比多高啊。

在徐伊万看来,自己母亲的行为又何尝不是“作”?放着轻松舒适的飞机不坐,非要在火车上熬6天;在家安享晚年有什么不好,非要花2万块,参加个什么莫斯科演唱会……

我们似乎永远想不明白,她们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就像她们也猜不透我们是怎样想的一样。

《囧妈》: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爱你,但我不明白你要什么”

虽然徐伊万和母亲彼此关心,但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和距离,三两句就可能吵起来,过后又懊悔不已。

和父母无法沟通有多绝望?

有网友答,和父母无法沟通,无非会经历大吵大闹,到歇斯底里,再到沉默无言。

可是沉默无言,只会伤害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

爱,有时候很难分清对错。

你用你的方式爱我,我用我的方式爱你,只是出发点不一样而已。

《囧妈》: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爱你,但我不明白你要什么”

03、子女和父母的相处,也是一场修行

在火车上,卢小花的唠叨,曾让徐伊万忍不住质问:“你到底有没有听到我在说什么?”

有同样苦恼的大有人在。有位网友就说,她妈妈“无微不至”的控制让她心生厌烦。该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什么坐姿吃饭、什么时候喝水,这些小事都会引起争吵。

虽然,最后她坚持了自己的立场,但也把妈妈气哭了。

她知道妈妈很爱自己,但相处就像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需要彼此理解和体谅。

影片中的徐伊万,一开始是反对母亲去莫斯科的,对于母亲年轻时候错过莫斯科演出的遗憾,可以用嗤之以鼻来形容:“那只是你的遗憾,不是别人的遗憾”。

可当历经艰辛,终于赶到了莫斯科,看到母亲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母亲心底那最后的执着。


《囧妈》: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爱你,但我不明白你要什么”

我爱你,但我不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这才是亲情中最大的悲哀。

我们总说父母和自己之间有代沟,那无非是子女走得太快,而父母已经跟不上我们的步伐了。而他们的执着和梦想,我们又从来不曾在乎过。

我们深爱彼此,却总是希望对方按照我们的意愿而活。

影片中徐伊万跟妈妈说不上几句就甩出“你别管”,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与我们自己又何其相似?

所以:

如果你真的爱我,请不要嘴上说着放手,手上又紧紧拽着绳子不愿松开;

如果你真的爱我,请坐下来,安静地听我说一说我的梦想;

如果你真的爱我,请给我一个坚实的拥抱,然后默默站在后面支持我……

如同徐伊万最后说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亲子关系,不是光花钱就可以的。

因为在这一段漫长的岁月中,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需要学习和摸索,都需要共同成长。

对父母多一点关爱,因为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琐碎的老头、老太太……

请记住:付出,不是为了互相伤害!

菈妈:自由撰稿人,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