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在垂钓中,竿梢为什么要入水呢?

刘世好


台钓是20世纪80年代由台湾钓友来大陆参加钓鱼活动切磋钓技而带过来的一种钓鱼方法。

台钓钓鱼非常讲究细节,大到钓鱼人的坐姿,小到主线子线的粗细,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规定。就比如竿梢入水,在台钓中这个非常小的细节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也是制约渔获多少的一个因素。

竿梢入水有三点好处。

1、浮漂信号准确。竿梢入水之后,可以使风线没入水中,浮漂不受风线的牵制没有外力制约,鱼吃饵咬钩产生的外力,第一时间被浮漂接受,浮漂反应信号准确灵敏,钓鱼人伺机抬竿刺鱼。

2、风线受风力水流影响小。在有风天气,风吹水面使水产生荡漾流动,这时竿梢入水风线没入水中,可以减小水面荡漾的波纹对钓线的影响,也就是钓鱼人所说的走漂现象。

3、鱼钩刺入鱼嘴更加深入牢固。竿梢入水钓鱼人抬竿刺鱼时,由于竿梢与风线、水线、子线处于一个捷径,可以使刺鱼的力道有效地传递给鱼唇,鱼钩易刺透钩牢。

以为是本人对竿梢入水的一点理解,能够与钓友互相学习。


鱼中乐666


这是为了保持钓线在水中的最佳状态,是为了防止竿梢以及风线的无意摆动牵动钩饵发生移位。

有一次野钓,我旁边不远处有一位新手钓友,不时的在说鱼的吃口很轻,但是扬竿并无鱼。看见我这边时不时就上鱼的状况,这位钓友就邀我帮他看看是怎么回事,我站他旁边让看着他挂饵抛竿,他用的就是台钓法。他抛竿后立即就将鱼竿架在竿架上,任由水面上和竿梢之间的风线随风移动,浮漂渐渐的被移动的风线拖曳的没入水中。见状,这位钓友就说:“你看,鱼的吃口太轻,慢慢的拉黑了。”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是鱼儿在咬钩,而是水面上和竿梢之间的风线随风移动拖曳线组而造成的浮漂下沉的情况,是由于钓者抛竿后忽略了风线对钓组的影响而造成的。

还有一种情况,在正常的天气中垂钓时,特别是阳光充足时垂钓,水面上的钓竿会在水下映出倒影,尤其是竿梢部分,这个倒影的摆动很容易对入窝觅食或者游荡的鱼儿造成惊吓和干扰,鱼儿本身就胆小警惕,竿梢摆动的倒影对垂钓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排除这种倒影的干扰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竿梢没入水中。

因此,在台钓中,有经验的钓者为了防止竿梢以及风线对垂钓构成的不利影响,便在抛竿调整好钓饵的落点的过程中都会将风线和竿梢埋入水中。

综上所述就是野钓鱼倌对于在台钓中,竿梢为什么要入水的个人经验分析,希望可以对钓友们有帮助,如见解不妥,还望有经验的钓友不吝指点。


野钓鱼倌


当我们在户外垂钓过程中,总是把杆稍压到水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有些新手在垂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好心的钓友提醒他,让他把杆稍压到水里说这样好钓鱼,但究竟为什么好钓鱼,对于我们新人来讲就不知道了。本期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为什么要把杆稍压到水里,压到水里的作用是什么?

首先,当遇到有风天气的时候,如果杆稍没有压入水中,鱼竿就会左右摇晃,鱼漂就会出现走漂现象。所以把杆稍压入水中,可以避免鱼竿左右摇晃,漂相更清晰。

在台钓过程中我们都知道鱼天生胆小,如果不把杆稍压入水中,就会出现倒影,在我们频繁换饵,或者在有风天气的时候,倒影会把鱼吓跑,最终也会影响鱼获。

把杆稍压入水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会当我们把杆稍和主线同时压入水中,大线此时处于绷紧状态,在我们提竿的时候无疑会加大力度的传递。提竿的力度大,刺鱼的力道也跟着加大,无疑会让鱼钩的钩尖更快更准地刺鱼。

我们该如何的把握杆稍的入水深度呢?

在没有风也没有浪的时候,竿梢入水的深度只要在五公分到10公分的范围内都是合理的。在风力较小水浪也不大的时候,竿梢入水的深度要适当高一些,大概十公分的样子就可以。

这里要提醒各位一句,竿梢入水的深度不能比钓目到鱼漂脚步的距离大。因为如果竿梢入水太深的话,很容易给作钓带来一系列的麻烦。都有什么麻烦呢?

一是特别容易拖延刺鱼的时间。

二是很可能让鱼漂在承受难以承受的压力的同时,鱼线受损或者断裂。换句话说,就是不但有让钓友措施提竿刺鱼良机的可能,还有让鱼线受损鱼漂损坏的危险。当然如果竿稍入水过浅,也是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的。

总之,竿梢入水这项工作是作钓之中必不可少的,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都是不需要置疑的,所以钓友要把握好竿梢入水的程度。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再下面留言给小编,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最后祝大家端午节期间鱼获多多!






农民社


垂钓中压竿稍入水是很常见的现象,每次看到这样的钓友都给人一种很专业的感觉,抛竿、压线这一连串的动作里面有很多细节,恰恰是细节可以体现出钓鱼的熟练度,倒不是说竿稍必须要压入水中,只是通过竿稍控制风线状态(浮漂与竿稍之间的线)。竿稍压入水中肯定是有道理的,我来谈下竿稍压入水中的原因和动作要领,以及什么情况下建议竿稍入水。

竿稍入水的原因

1、降低风浪和水面漂浮物对浮漂的影响

钓鱼遇到有风天气十之八九,这种天气有利有弊,风浪可以让水中溶氧量增加,鱼在氧气充足时更容易开口。但是风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对风线的影响,顾名思义,风线就是水面上随风摆动的这一段鱼线,风线在随风摆动时会对鱼漂有一个顺风方向的牵引力,这个牵引力会使浮漂移动,这就是为何我们发现越钓越近的原因,除此之外风线的牵引力会抵消掉部分鱼吃钩时向下的拉力,导致浮漂信号不准确。

在有些流动且不太干净的水面,例如一些小河沟,水面漂浮物顺流而下时,如果风线漂浮在水面,漂浮物碰到后会带着风线一起流走,影响垂钓,这时只能重新抛竿。

2、控制风线呈直线状态,抓口刺鱼直截了当

我们在抛竿出去后,如果不压线入水,风线在水面的状态要么是弯曲下垂,或者慵懒横躺。中鱼后,提竿因为线不够直接,会有略微的延迟,这个时候会对鱼钩在第一时间刺鱼造成影响,像鲫鱼、鲤鱼吃口都是吞吞吐吐的,没有及时刺鱼的结果就是跑鱼。而且风线弯曲,在钓快鱼比如竞技赛时会影响上鱼效率。

结合以上的经验,我建议必须压竿稍入水的情况有:

  • 大风天气,水面有风浪

  • 钓流水
  • 钓快鱼

如何正确的压竿稍入水

首先我们在抛竿时尽量打八分满(抛的过满钓起来会比较吃力),当浮漂在水中开始直立时,将竿稍压入水中5到10厘米,注意不要压的太深,压太深在浅水时容易惊鱼,其次会牵引浮漂移动,偏离钓点。然后保持竿稍深度向岸边轻轻拉动鱼竿,这样可以很快速的将剩余的水面风线带入水中,拉动距离具体视风线入水情况而定。

总结

总的来看需要压竿稍入水的几率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钓鱼人都是这么操作的,这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通过反复训练做好压稍的细节,减少垂钓的不良影响因素。影响台钓结果的环节很多,当我们理解其中的原理,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么做的原因了。


工作之渔


我说一个反驳意见吧,其实我并不赞同台钓需要把线压水里,因为我感觉这个只所谓台钓的规则,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或者说没有好处。

说真的,我也玩台钓,我就线不压水,一次有个哥们说兄弟,你是台钓,要把线压下去。我就说,兄弟,把线压下去我看见你拉着好累哦,最关键我看他根本钓不起来几条鱼,还一大堆自认为自己懂台钓的理由。然后我给他说,兄弟你知道为什么台钓要压线吗?原因是有风的时候,台钓一般是竞技钓比赛比较多,因为比赛人多,有风不压线入水,波浪影响漂是小问题,主要问题是线吹过去会影响隔壁的钓友很有可能缠线,为了规避这一风险,所以台钓要求线需要压入水。但是这个做法真的对吗?哥哥我觉得肯定不一定的,要说手感线在水里和线在水面,提杆那个中鱼的几率和感觉是截不同的。

所以每次钓鱼我看见一些玩台钓的,风平浪静的,一个人一片地钓鱼,还把线压入水中,我就感觉着急,一点不灵活,还以为自己很会玩台钓,自我安慰!

总结不管你是玩什么钓,所谓的台钓、传统钓、海杆打鲢鱼等等,只要有风有波浪就都可以把线入水,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然水面不干净,线就被风吹跑了。如果风平浪静,或者鱼情很好,扔下去鱼就吃钩了,就不要去做那些无谓的动作了,看着着急,等你把线弄下水,我都上一条鱼了。所以在水面不影响钓线的时候,不要把线入水,会降低中鱼率和上鱼率速度,更关键还可以节约一点身体能量!

所以钓鱼我只佩服起风把线压入水的,如果风平浪静还在那里那些杆子一前一后的拉的,以后别做了,看着着急,十有八九钓不到几个鱼,因为只懂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也知道肯定有人反驳,不过个人观点,感觉有理的不防试了再说。


AAA务实精进


我们在做钓鱼这项运动的时候,鱼获还是至关重要的,竿梢入水也是也是为这个共同目的—鱼获。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竿梢入水的原因和竿梢入水过程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竿梢入水的原因分析:竿梢入水(一般以竿梢入水10-20cm为宜),其实是和台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要领相关联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压线”,就是把“风线”压入水中。1、压风线入水,免受和减少风、水流的干扰,使浮标传达的鱼讯、每次抛竿后钩子到底的位置都更加准确;

2、即使无风且不“走水”,风线漂在水面上的浮力对漂的调目和钓目都有干扰;

3、风线入水,将风线向下拉直,与水线形成一定夹角,角尖顶端的漂能更好的反映鱼汛;

4、竿梢入水,由于水的阻力,使得起竿动作更容易掌握,不至于力道过猛而出现“飞线”等情况。

二、竿稍入水的注意事项:

1、竿稍入水的深度不能比钓目到鱼漂脚步的距离大,如果竿稍入水太深的话,就会导致下面的问题出现:

一是特别容易拖延刺鱼的时间。

二是很可能让鱼漂在承受难以承受的压力的同时,鱼线受损或者断裂。换句话说,就是不但有让钓客措施提竿刺鱼良机的可能,还有让鱼线受损鱼漂损坏的危险。当然如果竿稍入水过浅,也是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的。

2、竿稍入水太深,要排除以下几种个别的情况。

一是因鱼情而无需风线入水;

二是风力很大,浮漂漂移太厉害,需要将竿稍入水深一点,以减小风力对浮漂的摆动。

三是有些钓场环境比较特殊,需要竿稍入深水;或者其它情况使钓者故意加深入水深度。

3、竿稍入水深度的建议:在无风无浪时,竿稍入水的深度为三到五公分;在微风浪小时,竿稍入水十多公分,但不能大于漂脚到钓目的深度。


渣渣看球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垂钓中竿稍不一定非要入水,相反有的时候不入水更好。

先说说为什么竿稍要入水吧,两个原因

1、起风的时候防止线被吹动,这个也是大部分人压线的原因。如果线不压入水中风一吹很容易飘,会影响浮漂产生虚假信号(风浪如果过大还会使浮漂左右移动)

2,容易切线跑鱼,这个原因大家经常遇到但不容易想到。风线压入水中后起竿是有阻力的(包括竿稍入水部分也有阻力),所以你提竿时发出的力有一部分是被水的阻力消耗掉了;换句话说如果不压风线,提竿的力量直接作用于鱼钩容易导致切线

如果你不信下次钓鱼可以试试不压风线,起竿的时候是不是特别轻松,毫无阻滞感

为什么说不一定非的入水

1、没有风浪线在水面上不会飘动,不压没关系

2、只要起竿时注意点,不要发力过猛自然能避免切线跑鱼

为什么有的时候不压竿稍反而更好

压竿稍的目的就是为了压线,但凡事有利有弊,接下来说说弊端

1、如果你钓快鱼(比如飞铅钓水皮),下去就来下去就来的那种,肯定是不压风线更节省时间

2、如果你钓行程,本身就是抓浮漂下降过程中的信号,而压线瞬间浮漂会往上顶几目,对于钓行程来说会错过一些信号(可能错失鱼口)

3、不压风线刺鱼更快,更容易刺透鱼嘴。

钓鱼很多时候没有绝对,我们要客观看待问题,能钓上鱼来才是王道


钓鱼阁


我们首先要搞明白竿梢入水是为了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入水而入水那么就是毫无意义。

竿梢入水的作用主要有:

①压风线

②让竿能更稳定

压风线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风,水流,水面漂浮杂物,对风线产生影响导致浮漂不稳定,从而造成假信号的出现,甚至是走漂黑漂。

竿梢入水可以让钓竿相对的更加稳定,提高抗风能力,防止风力造成的竿梢摆动。

值得注意的是竿梢入水不可过深,会增加抬竿刺鱼时的阻力,造成刺鱼不及时导致空竿。

至于如何压风线或者说风线应不应该压。这个完全取决于个人,没有什么固定手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达到想要的目的就好。

个人建议:可以在浮漂站立时,略微把杆梢压入水中,往后抽一下竿就好,至于力度,幅度。应该是既能把风线压进水中又不会导致鱼饵脱落为准。钓鱼千变万化,说的不好钓友多指点。





渔人青峰


虽说竿稍入水是台钓的招牌动作,但是竿稍入水不入水其实关系并不大,只是看在什么地方什么天气钓鱼而已。比如 ,流水中钓鱼,无风的时候钓鱼,有风的时候钓鱼,流水的时候钓鱼,下面简单了解下为什么需要压水线和不需要压水线。

一、静水中钓鱼、无风的时候钓鱼

静水的水域,或者没有风的水域是不需要压水线的。压水线是为了方便钓鱼,而在静水中无风的时候对来于钓鱼已经很方便,没必要六个指头挠痒,白费气力。



二、流水中钓鱼

流水中钓鱼也是需要竿稍入水的,不入水的话水流带动风线,很容易造成浮漂移位。再加上流水中一般夹杂着垃圾、水草等杂物,这些水面漂浮物很容易撞到主线上,从而带动主线移动,这时候压水线可以减轻他们的危害。


三、有风的时候钓鱼

当遇到有风的天气时候,如果杆稍没有压入水中,风吹动水面形成波浪,从而带动浮漂,就会出现浮漂移位现象。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把杆稍压入水中,没有了主线的带动浮漂自然也就不会移位,漂相更清晰。

另外,杆稍入水还有一个作用就当我们把杆稍和主线同时压入水中,大线此时处于直线状态,我们提竿的时候无疑会加大力度的传递,从而快速刺鱼。


那么竿稍入水多少合适呢?微风的情况下一般建议将竿稍沉入水面10公分一下就可以了。风大的时候竿稍压入水面稍微多一点。


光头鱼司令


钓鱼人,经常抛竿,各有各的习惯。好的钓鱼习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上饵、抛竿、压线等。

你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竿稍入水?这个问题我来详细的回答你。

钓鱼的时候,我们首先是上饵。把饵团装在鱼钩上,然后一手持竿,一手护饵,将鱼饵抛入水中。其中当饵料落入水中的时候,等待浮漂树立起来,我们就要进行压线的动作。然后把鱼竿放在杆架上,此时就需要把竿稍没入水中。

我们学钓鱼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些老钓手教我们钓鱼时都会说到这个步骤,那到底什么是为什么?为什么竿稍没入水中?相信很多新手钓鱼人都不太清楚,只是懵懵懂懂照做而已,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说说“竿稍没入水中”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杆稍到浮漂之间的这段主线(称风线,通过压杆稍的方法,快速轻轻的压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让风线不浮于水面。

一、\t由于风线会受到刮风、流水以及水面杂物的影响,从而牵动浮漂,造成浮漂信号不准确,反应不灵敏。

二、\t如果不风线浮于水面,线组不会拉直,提竿会力量不能快速传递到鱼钩,影响中鱼率。

三、\t避免风浪和水面杂物等外界因素影响,保证浮漂信号灵敏准确。

四、\t拉直了主线,提竿力量能瞬间作用到鱼钩,保证中鱼率。准确的动作,保证钓点的准确性。

竿稍没入水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饵料入水后不要马上压线,应等浮漂将要翻身时压线。目的是风线两头同时压入水中,并能保证钓点的准确性,之后就必须让竿稍没入水中。

二、竿稍不要入水太深,防止惊到鱼群。

三、竿稍不要入水太深,起竿费力,还会带很多水出来,弄湿鱼竿和自己的衣服。

四、竿稍不要入水太深,会出现夹角,影响浮漂的钓目(特别是风线较短的时候),一旦动鱼竿或是水流冲击等其他原因,极易出现浮漂上顶的错误信号,从而影响中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