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些老人无儿无女,他们死后谁埋葬他们,求解?

沈孟栋


您好!

这是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而且未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老龄化社会,去世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很多地方这类老年人,包括失独的、鳏寡孤独的、甚至孩子是智障残疾的,都会面临老无所依、百年无人安葬的困境

这里有两个背后的逻辑:一个是谁有权利,一个是谁可以尽义务。权利,是指是否具有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帮助老人养老和处理后事的“资格”;义务是指是否愿意出于情分、情怀愿意帮助这些老年人。

以下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做一个说明。并给出现有的解决办法。

先说说权利

我们先举个例子:

这样的老年人去世,需要火化,没有自己的亲生子女、没有配偶,可能有远房亲戚。这里的问题就在于:远房亲戚是否有权利替老年人签字,进行火化?

其实这就是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客观的讲,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不是监护人,即便是沾亲的人,也没有权利做这一件事情。

我们再现实一点,还是这个例子:假设远房亲戚签字了,未来老人去世后的财产如何处理?是亲戚们分掉、还是归公?

我想,绝大多数家庭,亲戚们都不太乐意老人的财产归公,那么,他们有权利、或者资格分么?

这都是摆在面前的很现实的问题。

再说说义务

现在很多地方,赋予街道、居委会一些“扶老敬老”的权利,针对这类“特殊”老年人,会有一些专门特定的服务,例如日常慰籍、死后协助安葬等。

注意:这是从国家、政府的层面,出于对此类老年人关怀的角度出台的一些要求。所以,老年人去世之后,可能就会由这类机构义务协助处理。

但是,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么?还是那个问题:

  • 帮助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费用从哪里出?全部是免费的么?

  • 机构义务“帮忙”,是否也要征求其远房亲属的同意?万一亲属们有不同意见怎么办?

  • 老人留下的遗产如何处理?或许干活的时候没人帮忙,等分财产的时候就纷纷出现了,义务和权利如何形成对等?

  • ……

所以,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政策支持,这类老年人老、病、死、葬、财产继承等,都是一系列无解的难题。

如何处理?

这里给出一些建议,也是现行一些地方已经在进入实践的做法:

1.老年人可以在生前指定好监护人。

这在2017年10月1日颁布的新的《民法总则》里面明确规定了:老年人可以指定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作为其监护人,叫做“意定监护”。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意定监护人就具备了法律上认可的权利和义务。起码在帮助老年人的时候,是有法律保护的。

这里给出的建议是:可以选择有公信力的机构(例如,政府部门直管的社会组织,不要寻求商业组织),要比指定个人更为可靠!

2.明确好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老年人面临的,不仅仅是殡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生前如何保护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如果没有监护人,住院看病、住养老院、包括最终的殡葬过程,都无法实施。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老人要赋予监护人什么权利、要其承担什么责任?

这里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供参考:

  • 作为监护人,可以帮助老年人进行医疗救治、入住养老机构、殡葬等的签字,可以为老年人进行担保。

  • 可以在老年人授权范围内,帮助老年人支取其存款费用。这一点着重说一下:老年人对于监护人,不能仅仅要求其尽到义务,涉及到老年人必要的费用花销,还是要由老年人支付更为公平。那么,在老人不能身体力行的情况下(例如,昏迷),监护人就有资格或者权利动用老年人自己的财产为其进行救治(这也是为什么上面提到的、选择公信力机构的原因:有监管),以确保老年人的钱财完全用于老年人身上。

  • 老年人去世后的财产分配。监护人可以根据老人的意愿,对其身后的财产进行处理。例如,老人打算把财产留给侄子,那么这个监护人就要根据老人意愿,有权利帮助其完成财产分配。

3.最后针对这类的老年人,再提醒几句:

  • 对于自己身后事的提前安排,非常重要,把上述建议做到前头。

  • 掌握好“公平”原则。义务归义务,权利归权利,但是要做到权利和义务对等。对别人提出要求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对对方的“奖励”和保护。


一纸家书


我无儿无女,且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对于死后的事情我早有安排,第一、重病绝不抢救,绝不给医院送钱;第二、死后绝对不埋葬,骨灰由我侄子拿回老家,撒到父母墓地跟前,生是父母的儿,死也要回到父母身边。第三、如果孩子们没时间,那就由火葬场工作人员把我的骨灰撒了就行,树下、河里……哪都行,只要不污染环境!


王沛山


我亲历的三位无儿无女单身老人的埋葬方式。

甲,于姓老人,一辈子给人扛長工,老了用一辈子的积蓄买了二亩地,盖了三间土房。老人死后,全村各族中管事人集体操办丧事。卖了老人的房和地,全村男女老少集体办丧事。除了全村人的三天吃喝费用,其余都花在老人的丧事上。

乙,李姓老人,也是无儿无女一辈子单身。老人家有一个小院和几间房子。老人老了就从近支族中找了一个子侄做为自己的继子。继子除了老了抚养外。老人死后,负责打蹯,摔盆和丧葬费用。老人的小院和房子归继子听有。后来葬礼还算风光。

丙,陈姓老人,年轻时身体就不太好。也没留下什么遗产,60岁后就住到了县民政局办的养老院。那年老人去世,民政局出了些丧葬费,村委会又拿了些补助。村红白理事会出头给老人办了葬礼。举行了还算隆重的悼念会。,村干部讲了话,亲朋好友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人死了总要妥为安葬的。


朱增林呀


你担心人死后的事是多余的,我不关心我死之后的事。

我死后如果有人把我风光大葬我是不知道的。

我死后如果有人把我丢到深山里喂野狗我也是不知道的。

我已死,谁怎么处置我,我怎么知道,我真的无所谓谁怎样处置我。

我关心的是我活着的时候我过的好不好,有没有做大坏事。

在我活着的时候,问心无愧,尽我所能好好活着就行了。


一个人清静过完下半生


一些老人无儿无女死后谁安葬?

一般是和他有亲戚关系,且生前关系好的人帮助安葬。

我多年前在一个地方国企上班,一个四十多岁,没有结过婚的临时工因病去世了。去世时,他的两个在地方有影响的亲戚找到单位,让单位适当照顾一下。单位当时的效益也不好,正面临破产改制。综合考虑后,单位让和那个临时职工一个车间职工帮助火化,安葬后,死者的一个侄儿以自己的名字给他的叔叔立了墓碑。

这个没有儿女的职工就是这样安葬的。

因为去世时还在单位上班,单位的职工在单位的安排下可以帮助安葬。如没有单位,或者退休多年,只能是他自己的亲戚帮助安葬了。


说就说吧


村委会。

我们乡的五保户,没儿没女,都是村干部乡干部时不时去探视的。

最有印象的就是我家屋后的那位五保户老人。

他年轻时没娶到老婆,反而六七十的时候娶过好几个老婆,说是娶,也没正正经经地摆酒领证的,都是过来住一起生活在一起。

为什么说他娶过好几个,其实都是来一个跑一个,而且还是卷了他的钱财跑路了的。他年轻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过,攒下些家产,然后开了一个碾米机店,专门给人碾米,收入不错!可是他喜欢娶老婆,娶了一个人家把他钱连夜卷走了,他隔一段日子又去娶一个,都是五十多到六十多的,一看都知道不是过日子的,跟他还带点亲戚关系的亲戚来叫他不要娶,他不听,还骂人,所以他那些亲戚就再也不管他了,连最后他死了也没给收尸……

再说说吧,他还能动还能赚钱时倒是时不时有那些老女人在身边,后来老了病了,最后个老婆趁晚上他睡着了把他的存折现金还有值钱的东西全都卷走了,他的碾米机店也关了。

后来经常看到他家的灯是亮的到门是关着的,里面偶尔传出几声声响,再后来灯是亮着的但是没有声响了。有人去敲门没应,村委会的干部去把门砸开才发现人死了好几天了,殡仪馆的人过来把人抬走火化了,但是骨灰一直没人领……

虽说真的很可怜,但是他如果不跟那些亲戚关系闹僵,留点钱财防老,老了病了起码不保证说那些亲戚有多真心实意,但是也还会去看看他,不至于死了好几天都没有人知道,还是邻里邻舍去敲门才发现。


你我的喵了个咪


按我说只顾活着就行了,哪管死后的事,真是操多心了!我村一孤鳏老人生前村里给他盖的房子,粉刷雪白他不愿住,偏要住在自己危房里,村干怕担责住与他好说歹说才搬进去。住几年死了,村里全体干部为他送葬,书记亲自抬棺,比有儿有女的还风光!


一介农夫828224395745


给自己留点钱,等临终了叫上亲戚,叫他们帮忙料理后事,把灵牌送到寺庙里,余剩的钱给他们生活,简单化就可以,全国也就我们汕尾至潮汕才拜祖宗的习俗;其他地区也就过国内几个大节,不像我老家,每个祖宗忌日都要拜,三碗米饭,两.三个菜;一年下来拜得让人怀疑人生


黄碧媛hbf99999


国家富裕了,社会发展进步了,无儿无女不用担心,由民政部门或者乡镇政府负责,后事处理的很好,有的征求直系亲属意见,进行处理,无儿无女的人赶上了千载难逢的盛世中国,这是你们的福祉,真的不用担心。我就住在村上,我附近有五个五保户走了,后事由村委会处理的很好。


飞飞539


我虽是生在旧社会,但在新社会长大,再说受大家庭的影响,我的思想还是比较新潮的。我一个舅舅和舅妈还有女儿女婿都同时签订好了捐遗。两位老的已去世,女儿女婿今年不过六十岁左右,只剩一位他们二十多岁的儿子。所以我认为人死后,可以捐遗,火化后骨灰撒到河海里,或埋在树根下,或随殡葬处怎么处置都可以。其实有子女的,即使买了墓地,若干代后,难道还会有谁会记得你?只要活着开心,死后无所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