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宣統帝退位後,100多萬清軍下場如何?有一支軍隊為抗日立下大功

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中,任何一個王朝都需要強大的武力做支撐,否則統治階級無法安穩,然而大家也都知道,每當一個王朝末期的時候,一定是軍備廢弛,軍紀不明,並且軍隊作戰能力低下。據史料記載,大清王朝在滅亡前夕,可是足足有100萬人的軍隊,辛亥革命一聲槍響,各省紛紛宣佈獨立,大清王朝瞬間就土崩瓦解了。坦白來說,此時這100萬清軍將士,都被迫失業了,那麼宣統帝退位後,100多萬清軍下場如何?熟悉清末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晚清時期清軍的來源主要是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便是清朝賴以生存的基礎,也就是滿洲八旗軍,第二個則是北洋海軍。在這裡要說一點的是,甲午戰爭戰敗之後,清廷又開始重建北洋海軍了,第三部分則是袁世凱創辦的北洋新軍。

宣統帝退位後,100多萬清軍下場如何?有一支軍隊為抗日立下大功

自從滿清入關之後,由於十分優待滿人,導致八旗子弟開始貪圖享樂,整日遊手好閒,軍隊作戰能力大幅度下降,到清末時期,八旗軍基本上已經毫無作戰能力了。坦白來說,如果不是漢人創辦的鄉勇,如曾國藩的湘軍,還有李鴻章的淮軍,也許大清王朝就會被太平天國攻滅。而新的北洋海軍,後來歸於民國政府管轄,其中薩鎮冰將軍,還一直在培養中國海軍人才,實在是了不起。在抗日戰爭中,這支清末的海軍,在抵抗日軍的入侵中,為抗日立下大功,死的十分悲壯,值得全國人民尊重。1894年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被日軍全殲,清政府開始轉向創辦新式陸軍,後來就建立了所謂的北洋新軍,這支軍隊的兵源主要是湘軍和淮軍。袁世凱成為了新軍的統帥,清廷全權任命袁世凱為練兵大臣,然而袁世凱可是一個梟雄,他在軍隊中樹立了自己崇高的威望,並且成功將北洋新軍訓練成為自己的私家軍。

宣統帝退位後,100多萬清軍下場如何?有一支軍隊為抗日立下大功

這其實也為袁世凱日後武力逼迫宣統帝退位奠定了軍事基礎,後來辛亥革命爆發之後,由於袁世凱實現了權力的和平過渡,最終成為了中華民國大總統。不過可惜的是,他居然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稱帝,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反對,最終死在了臭罵聲中。而北洋新軍,這支袁世凱依靠的重要軍事力量,在他死後也開始四分五裂,裡面的大小頭領紛紛自立門戶,這也就是北洋軍閥的來歷。為了爭奪地盤和人口,這些軍閥彼此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混戰,如直奉戰爭等,後來北伐勝利之後,北洋政府覆沒,這些軍隊也就成為了南京國民政府的正規軍。還有一些,不願意被規矩所束縛的,更是成為了危害一方的土匪和惡霸。

宣統帝退位後,100多萬清軍下場如何?有一支軍隊為抗日立下大功

筆者認為,袁世凱在清末時期,武力逼宮,並且實現了權力的和平過渡,貢獻還是很大的。大家要知道,歷朝歷代如果要實現權力的過渡,基本上都要流血與暴力,然而袁世凱卻實現了和平過渡。除此之外,他還在清帝退位詔書上,增加了一筆“合漢滿蒙回藏五族為一中華民國”,避免了邊疆的分裂,基本上接管了大清帝國的全部版圖。這件事可是居功至偉,但我們也必須承認的是,他最後居然敢於稱帝,當時民主與共和已經深入人心,袁世凱最大的錯誤就是稱帝。而且,在中國近代史上,河南省出現了不少傑出的人才,果然是中原文明的發源地,實在是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